平定县开河寺石窟

开河寺石窟开凿于平定县石门口乡乱流村西魁头山南侧。坐北朝南,分布面积285.1平方米。据石刻题记记载,石窟分别开凿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北齐 皇建二年(561)和北齐河清二年(563)。摩崖造像开凿于隋开皇元年(581)。2013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开凿于断崖上,从东往西,分别为Ⅰ、Ⅱ、Ⅲ石窟及摩崖造像。三个石窟均为四角攒尖顶,三壁三龛式,窟宽1.3~1.5米,进深1.05~1.5米, 高1.4~1.5米。Ⅰ窟窟门呈圆拱龛形,现已毁,八角门柱两侧各雕一力士像,均残。窟门上方凿成横长方形框,其形如一横匾。框内正中雕一圆拱形小龛,八 角龛柱,尖拱龛楣。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像。龛左侧为世俗供养人题名,右侧为北齐河清二年(563)开凿洞窟的发愿文。主室正(北)壁,壁面中部通壁开一龛, 圆角平顶,龛两侧为八角龛柱,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龛下须弥座两侧壁面刻有世俗供养人题名。左(东)壁与右(西)壁均为壁面中部通壁开一龛,龛形制 同正壁,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像。Ⅱ、Ⅲ窟分别开凿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北齐皇建二年(561)。两窟形制、造像与Ⅰ窟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其三壁三龛 均为凸字形,十分罕见。石窟外还雕有附龛,三窟共有大小龛约40个,大小像约76个,题刻5处。

摩崖造像系利用陡直崖面开凿而成,为一组较大的造像。正中是半跏趺坐佛,再外侧为二胁侍菩萨。左侧菩萨下崖面镌刻隋开皇元年(581)开凿摩崖大像的纪年题记。

开河寺石窟虽然洞窟规模很小,造像形体亦不大,但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在洞窟形制方面,开河寺石窟均为方形,四角攒尖顶,三壁三龛式。这种形制 是北魏以来流行的主要窟形之一。在山西其他地区也有较多发现,因此可以视为山西地区北朝时期石窟的基本形制之一。第二,开河寺石窟的龛形颇具特色,第Ⅱ、 Ⅲ窟多作凸字形龛,此类龛形不见于中原北方地区其他北朝的石窟寺,是目前仅见的实例。第三,洞窟上方凿成横匾式的长方框,框内镌刻开窟发愿文,这是目前所 见惟一的实例。第四,摩崖造像主尊佛像作半跏坐姿,这种坐姿的大佛极为罕见,仅在邺城地区石窟中有实例,如北响堂北洞中心柱北壁龛内主尊佛像。半跏坐式是 响堂山石窟表现弥勒佛的一种坐式,故推测开河寺摩崖大佛也应是弥勒佛,其来源于邺城地区的石窟寺。

开河寺石窟开凿于东魏至隋初,约在清朝后期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所有头像均被凿毁。(光绪《平定州志》卷3称寺院佛像“无一完体,相传为流寇所伤”,则佛 像所遭受破坏必在光绪年之前。)虽然如此,但开河寺所有三个洞窟和摩崖造像都有明确的开凿纪年题记,因此是山西中部地区一处比较重要的石窟寺,对于研究这 一时期石窟造像及其编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供稿:阳泉市文物管理处 郝楚婧)

Hash:435138ca8bfdd18ca960b989eb77fccb38e9e5b3

声明:此文由 张少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