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大建安村教育家徐一鉴!

民国教育家徐一鉴

本文来源:天下徐家人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徐一鉴,字子衡,民国时期山西著名的教育家,在五台、崞县、太原等地从事教育生涯三十余年。他的一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徐向前和薄一波就是他的两个得意门生。

徐一鉴先生照片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

续范亭等率军抗日

1906年,同盟会会员续桐溪(崞县西社村人)从山西大学堂辍学返里,在宏道镇创办了川路学堂。同盟会会员康佩珩(五台县五级村人)为校长,徐一鉴为该校教员,主讲国文,兼讲经学。当时高小班的续范亭(曾任晋西北军区副司令)、梁上椿(曾任晋北矿务局长)、刘定庵(曾任晋冀察边区政府委员)等人就是他的学生。徐一鉴在川路学堂执教二年后,考入山西优级师范博物科。1909年底,从该校毕业,名列优等第一名(见《并州官报》第123期)。清廷授予举人,俗称“洋举人”,以别于乡试考中的举人。毕业后,被聘为崞县(今原平市)第一高等小学堂的校长。1912年10月,续桐溪被阎锡山任命为太原巡警道(相当于公安厅长),续聘请徐一鉴与赵丕廉(五台县五级村人)为秘书,代他处理日常事务。第二年秋天,续与阎政见不合,辞职归里,兴办实业。徐则随续回到崞县,担任宏道镇高等小学(原川路学堂)校长。1915年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在五台县河边村创办了一所两等小学校,徐一鉴被聘为校长。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旧址

1919年9月,徐一鉴调任山西省立国民师范任学监(训育主任)。学校的办学方针和重要的人事安排,都是校长赵戴文(五台县东冶镇人)同阎锡山共同决定的。赵不常来校,校务主要由总干事负责。首任总干事是汾阳人张汝苹,1921年张调走后,徐一鉴继任总干事。1925年5月18日,太原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共太原党组织的领导下,举行了反对阎锡山征收房税的示威游行。山西国民师范的学生们并没有参加这次活动。数日后,国民师范爆发了“打倒总干事,赶走班主任,成立学生会,参加省学联”的学生运动,这次运动迫使阎锡山免去了徐一鉴的总干事职务。徐一鉴在山西国民师范任职期间,他的许多亲友出任县长或其他官职,如张侗(五台县东冶镇人)出任辽县县长,徐抡元(五台县永安村人)出任静乐县县长,举人出身的徐永信出任徐沟县县长。他离开山西国民师范后,许多亲友都劝他,凭他的学历、经历以及与阎锡山、赵戴文的关系,也应做个县长、局长一类的官。但是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愿与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而宁愿过清贫的文教生活。适遇主管山西公报馆与山西官书局的王青田(五台县东建安村人)因病去世,于是山西省府任命他继任其职。这两个省府管辖的文教机构坐落在太原市桥头路南的清末濬文书局原址,民国初年该局改称山西官书局。《山西公报》创刊于1913年,每月出16开本一期,刊载省府法令、人事任免等。徐一鉴接管这两机构以后,原班人员未动一人,工作比较清闲,曾兼任山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伦理学教员,后来与徐一清主编五台《徐氏宗谱》。1933年,徐永昌任山西省主席后,调徐一鉴任省府荐任秘书,具体工作是起草文稿。1936年赵戴文继任省主席后,徐一鉴负责监护省府、省主席大印。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徐一鉴生性刚直,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崇尚俭德,生活简朴,粗茶淡饭,一身布衣。他以教书育人为乐,以读书写字自娱。他的言行,受到了学生们尊敬。在五台县大建安村徐氏宗祠,家祠院落围墙均为青砖砌墙,东西两侧居中各有一个木雕古牌楼的大门,两门相对称,两个古牌楼均立有牌匾,内外都有字,东侧牌匾外书”报本”内书”追远”。西侧牌匾反之,这四个大字为木刻草书,字迹矫健、潇洒。东侧门楼外上方。在”报本”牌匾上加悬“徐氏宗祠”牌匾。二进院落包含宗祠正门、东西两侧厢房、正殿等建筑组成。正殿大厅坐北朝南,为联排古建筑,中间高凸两侧稍低,正殿庄严雄伟,石基台阶,木质建筑,古瓦盖顶,脊瓴蛟龙高卧,飞檐挑角,一派尊严。正厅门悬“祖德宗功”大匾,字体浑厚,与正门有力,与门匾“徐氏宗祠”均为当时书法大家赵昌燮所书。正厅内,有两幅他的学生徐向前和薄一波的亲笔题词,对徐一鉴先生表示了缅怀和评价。

徐帅与薄老题词

“纪念徐一鉴先生:一生从事文教事业,培育人才不少。徐向前题,1987年4月”。

“淡于名利、热心教育。为纪念一鉴恩师敬书,薄一波,1990 年6月5日”。

徐氏宗祠族人徐宝瑞所书楹联

Hash:0052d09d2ff8bc43bcf0dcdedc42c4ec91732a6c

声明:此文由 五台人_wtg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