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智慧 文武南庄

大西高铁继续沿汾河南下,山西母亲河因太岳山脉遇阻而停顿,所以列车也将会放慢奔驰的速度。游客可以乘此机会,在距离高铁介休东站不过20公里的盘旋山路旁,与介休市千年古村南庄来一个不期而遇的约会。

历史上介休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汇地,南庄则成为退守绵山最后的壁垒。因为紧邻绵山张壁古堡,所以有人将南庄村形象比喻为满弓搭箭时最为锐利的箭头,锋芒指向广袤的晋中平原。南庄又似绵山山脉伸出的一个拳头,身先士卒迎接北方彪悍民族的入侵。

南庄村由来是因为与北庄村相对,一条沟壑将南庄与北庄两个村子赫然分开。古时候,人们以吊桥架起天堑通途,北庄连着太原,南庄连着临汾。战时则壁垒森严,和平则官道坦途。于是昙鸾从南庄走过,一直走到交城,走出净土圣宗;李世民从南庄走过,一直走到了长安,走出了一个盛唐;朱元璋从南庄走过,一直走到南京,走出百年繁华。

南庄村内还有南北两座庙,河龙庙与真武庙遥相对应。庙内古柏参天,彩绘动人,石基、石墙与村内建筑浑然天成。民宅中砖雕石雕木雕随处可见,虽然时光把这些民间瑰宝吹落的七零八落,但金奎院、银奎院、书记院、阴氏老院为代表的十多个院落及其他古建民居依然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渗透着先民生活的信息。

当然,南庄村有自己的性格与风骨。在南庄的东门墙上,还赫然刻有出自清代我国最早的村规民约,衣冠不整者以及牛羊牲畜禁止入内的告示,因为古代村内排水工程依托了东高西低的地势,村民们不愿意让牛羊秽物依次污染零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八十间民宅和戏台、古庙。

其次,南张村三面临渊,南高北地。青龙压过白虎,风水学上的死地。但这样的死地,南庄村硬是承接了绵山顶上残留下来的一丝惨淡阳光,经历历史上无数次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顽强的保存下来,当然不止于斗拱下的斑驳,不止于墙角上的青苔,而是千年未变的古村古貌。

古戏台建在了村西,高高在上的巍峨平衡了风水学上的弱势。至少从明代开始,南庄的先民们就以此中心,敬天地,慰鬼神。但人们更愿意在这里守望脚下万千沟壑中株株青苗。于是在戏台之外,就有了明代路中凹陷的道路和清代的水库,用以汇集村内的雨水,在干旱的北方去滋润村民微薄的希望。

先民的这种希望还表现在了南庄的城门上,东门曰“迎瑞”、南门曰“浮翠”,连接着村内十字大街和七条小街,而村中央最大石匾镌刻“山海镇”,标志着这个小小古村曾经作为一级政权所在地的历史注释,当然也诉说着当年的文风的充沛和经济的繁盛。

史料记载,南张村过去作为并州(太原)通往平阳(临汾)必经之地,是介休所在州府收取过往关税重要的集镇。因此南张村除了文采泱泱——一个村庄就出现数位举人外,还有鲜为人知的经韬武略。

在村民所居宅院下,有一条幽深的地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甚至可以直达介休,不仅为村民转移提供机会,更为防卫提供了保障。也就是说,在鸡犬相闻歌舞升平的南张村,时刻有一根紧绷的弦。只是后来,中原武备不断向北迁移,南张村逐渐退出了战争的前沿,连同那些精美的建筑和奇绝的村落设计都被人们所遗忘。

2014年,南庄村被国家授予历史文化名村,历史上这个释道相容、文武兼备的古村落,终于又要散发他独特的光彩和魅力了。

Hash:4cdc4d2f54c87df0fb0fc110ecb5113456baf985

声明:此文由 山西王清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