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资中唐明古渡——附罕见的罗汉洞500罗汉旧照

资中唐明渡沱江南北两岸各建一塔,分别为苍颉塔和三元塔,至今尚存。一方一圆,一黑一白,隔江对峙,蔚为壮观,很早就有“双塔锁江”之称。

资中唐明渡两岸高耸入云的双塔

苍颉塔和三元塔,是资州先辈“倡文尚教”的“文风”之塔,是资中重要的历史人文古迹,资中历史文化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实物见证,于 1982年经资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经四川省政府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北岸的“三元塔”,因位于高山观寺院,故也称“高山观塔”,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塔高31米,下宽6.2米,呈四方形,四角攒尖顶,共七层,面江置门。门高2.05米、宽1.03米,由此入内沿中心柱回旋而上,每层可四周眺望。沿59级踏道至顶,举目远眺,水色云天,绿树青山,古寺古佛古牌坊,尽收眼底。资中籍状元骆成骧青年时代常登临塔顶看书学习,欣赏古渡风光,并赋诗赞誉这里的美景。塔身由青砖砌成,塔砖厚实,长35公分,宽21公分,砖上烧刻有“联捷三元”字样,寓意此塔建后,资中便能出一个连中三元的人物,后来骆成骧果然连中三元(解元、三元、状元),成了清王朝267年中唯一的四川籍状元。

资中唐明渡北岸“三元塔”

江南岸的“苍颉塔”,与“三元塔”对应,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系清代状元骆成骧之父骆文廷为纪念其子中状元出资修建。以传说中的“造字圣人”苍颉为塔名,显示资中人杰地灵,文风鼎盛。此塔身为圆形,珠宝顶,砖石结构,共五层,高25米,石基高0.28米,塔中心从底至顶部有一中心柱,因其表面呈白色,故又称“白塔”。塔上有清末著名书法家、川南“字妖”、资州直隶州学正(相当于今省辖市的教育局长)包汝谐题字。

每当春天来临,这一带春光融融,江水如练,江面波光粼粼,风帆点点。两岸青山绿树,彩霞浮云,山光塔影,风景如画,景色奇妙。若驾一叶轻舟在此野渡,如临蓬莱仙境,此乃资中八景之一的“古渡春波”。明代蜀府教授苏秉彝诗曰:“渡头有客唤扁舟,白鹭忘机水上浮。极目春波光荡漾,一时佳景似瀛洲”。明人夏宏写《唐明古渡》诗云:“遥望岷山玉垒东,渡头春涨日初融。晴穿杨柳丝丝绿,暖蹴桃花片片红。老我素非乘桴客,知君才是济川功。武陵仙子如相问,咫尺灵台有路通。”

资中唐明渡南岸“苍颉塔”

清嘉庆十五年(1810)任资州直隶州州牧的刘炯(顺天大兴县人)诗云:“东风吹春来,绿皱大江水。粼粼鸭万头,掀然势如此。两崖竟中断,一叶疾于矢。普渡往来人,卬须唤舟子。凫鹭避远滩,春锄立沙沚。到眼慈航存,彼岸近尺咫。岂学子产舆,济人向溙洧。实至名自孚,小惠殊可鄙。鸳鸯六十一,古堰今则圮。安得疏凿兴,坐令黔黎喜。浩荡从东流,挹注无时已。笑指碧波中,飘出桃花蕊。”

清嘉庆十六年任资州训导的苟珣(新津人)诗云:“鸭头新水溶溶绿,奔放龙门不可触。龙门渡口孰去来,昔人揉橹轻鸥浴。此间利涉岂病民,桃花流水别是春。独有逆贼从斯锢,仓皇败走龙门渡。因知冯夷与炳灵,江壮风涛非无敌。于今承平永安澜,问渡何须更盘桓。风帆之外沙鸟上,一叶如矢飞惊湍。试与泛舟寻往事,烟光满目碧云寒”。

今天,从这些先贤的颂诗中可以想象到昔日唐明古渡的景色是多么的美啊!同时也表明“古渡春波”自古以来就是资中著名的一大自然与人文景观和游览胜地。世界著名画家张大千绘出的《四川资中八胜图》,其中就有“古渡春波”一景。曾先后数次在巴黎新加坡台北展出,2014年3月至5月首回祖国大陆,在深圳成都等地巡展。

张大千1956年绘的资中唐明渡“古渡春波”

2018年4月18日,韩国KBS电视台一行7人到资中拍摄佛教历史文化纪录片,拍摄了东岩罗汉洞拈花微笑图等摩崖石刻造像及颜真卿《大唐中兴颂》石刻。还拍摄了重龙山古北岩摩崖石刻造像、唐明渡三元塔。他们对资中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大加赞赏,认为资中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希望以后再来更深刻更透彻地了解资中。

资中县城东门外至唐明渡五公里内有珍贵的古东岩摩崖石刻造像、唐明渡双塔,有唐代书法大师颜真卿书法石刻、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768—831年)的丈夫、资州太守郑钢的摩崖诗和清末著名书法家“字妖”包汝谐题字,以及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彩笔下的资州八景之一“古渡春波”,这些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是资中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应该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唐明渡“双塔锁江” 风景美如画

附∶罕见的罗汉洞旧照

照片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驻资州传教站代表满里先生摄于1900—1920年期间。照片真实地反映出昔日罗汉洞形象逼真、神态各异的500罗汉塑像。照片仅作宣传,请勿下载。

(来源:资中古城春秋

Hash:b0cff4329cf32231ac0b930b896f5c503cbac2b8

声明:此文由 资中广播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