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白貌美气质佳,你永远猜不到定窑印花有多美

让我们从一件器物开始说起~

它的局部,繁复精致,神态逼真。

另一个局部,设计独到,细节丰富。

这是什么呢?

让我们请摄影师把镜头拉远一点点~

这是我们去年ROSE节上的一件重器——北宋定窑白釉印花狮子绣球螭龙纹盘,釉色牙白,纹理清晰,细节丰富,画面布局极为精彩。

定窑地处河北曲阳,该片土地蕴含耐火土及次生高岭土,含低铁及钛,有利于烧出洁亮白釉。定窑白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北方白瓷体系里面的最主流窑口,曾经还一度承烧宫廷用瓷。

在宋代各大窑口中,定窑以装饰见长。印花、刻花、划花、剔花、贴花等各有特色,各有其趣味。而在定窑瓷器中所使用的各种装饰技法中,以印花最受人称道。在宋、金时期所有使用印花装饰的瓷窑中,定窑以高超的技艺独占鳌头,被推为“印花之冠”。

什么是定窑印花

印花是定窑传统的装饰技法。定窑印花装饰出现在北宋中期,成熟于晚期,流行于金代。

在晚唐时期,定窑就已生产一些印花的器物,比如海棠式杯、四方倭角盘等。

△五代定窑白釉印花海棠式杯、四方形倭角盘

曲阳县涧磁村出土

不过这些器物都是模印简单的花纹,此时定窑的印花只是学习、借鉴金银器加工中的“锤揲”工艺,主要也只是用在模仿金银器造型的器物上,使用范围窄,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是一种独立的装饰技法。

△五代定窑白釉印花花口碗

ROSE节展品

到了北宋后期,定窑将模印成型与印花工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印花白瓷的产量迅速提高,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一个品种。

定窑印花工艺的关键是制作印花模具。模具的原料与白瓷基本相同,拉坯成型后根据设计在模具表面描绘纹样,然后采用刻花、划花技法进行刻制。

△缠枝菊花纹印花模具

曲阳县北镇村出土

用刻好花纹的模具将纹饰翻印到坯体上,只要模具刻工精细,图案美丽,产品也就同样美丽。

△“莲塘风光”印花模具

曲阳县北镇村出土

定窑印花工艺的出现与使用,在给我们带来更多样的花纹的同时,也减少了工匠的工作强度。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速度。

定窑印花可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

定窑印花工艺虽然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复制粘贴工具,可是定窑的印花器物从来都不是千篇一律的。印花图样之多,严谨的构图,丰富的题材,定窑印花也是最能代表定窑艺术风格的标志性产品。

植物类纹样

植物纹饰可以说是定窑印花中最常见纹饰了,缠枝牡丹、缠枝菊花、缠枝石榴、缠枝石榴、四季花卉纹,应有尽有,任君挑选。

△印花花卉纹线描图

△四季花卉纹印花模具

曲阳县北镇村出土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缠枝花卉纹花口盘

ROSE节展品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缠枝花卉纹花口盘

玫茵堂藏

△北宋至金定窑白釉印花缠枝牡丹纹盘

台北故宫博物馆

△金定窑白釉印花缠枝菊花纹碗

故宫博物院

动物类纹样

动物纹饰印花则更加生动。除了常见的水禽、鱼纹,经典纹饰“狮子滚绣球”也不得不提。自宋代开始,瓷器上的狮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以往凶猛威武的狮子开始变得活泼可爱。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狮子绣球螭龙纹盘

ROSE节展品

△北宋至金 定窑白釉印花狮子绣球盘

台北故宫博物院

神禽瑞兽类

龙、凤、螭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其中,螭纹在宋代定窑瓷器上大量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与宋代尚古之风有关,螭纹是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

△印花“螭纹”线描图

△螭纹印花模具

曲阳县北镇村出土

△北宋至金 定窑白釉印花螭龙牡丹纹花口盘

临宇山人旧藏

婴戏图

定窑瓷器中的人物类纹饰相对较少,常见的多为婴戏图。婴戏图又称“攀枝娃娃”,其构图形式是几个活泼可爱的娃娃攀爬于缠枝花卉或缠枝瓜果涧。

△北宋至金白地褐彩剔花枕,枕壁模印攀枝娃娃

定州市出土

△北宋至金 定窑白釉印花“婴戏图”碗残片

定窑涧磁村遗址出土

博古图

博古图纹饰是定窑独有的一种装饰纹样,多见于定窑印花瓷器上,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尚古之风。

△印花“博古图”线描图

△北宋至金 定窑白釉印花“博古图”碗残片

定窑涧磁村遗址

定窑印花自北宋后期开始表现高度的成熟,不仅内容丰富,在纹饰布局、印花技法等方面也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平,呈现了宋代装饰纹样的丰富以及宋人的生活美学。

Hash:46f567c50e4e38ec35a68b4708fb6292f87a59bf

声明:此文由 杭州宋庄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