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鉴

《唐鉴》

原文:贞观元年,帝谓太子少师萧瑀①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②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③,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

注释

①太子少师:官名,职责是辅佐皇太子,并协助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隋、唐时多为荣衔,表示对大臣的恩宠。萧瑀(yǔ)(575-648):字时文,南朝梁宗室后裔,隋炀帝萧后之弟,降于李渊,被封为宋国公,深得李渊信任,官至尚书右仆射。太宗即位,任尚书左仆射,曾向太宗建议实行分封制,后与房玄龄、杜如晦争权,诬告房玄龄结党谋反,遭太宗斥责,自请出家而又食言不往,削爵贬为商州刺史,不久又被太宗召回京师,复爵而卒。

②京官五品以上:泛指中央高级官员。唐代九品官制中,五品以上与五品以下官员相比,拥有更多特权,如全家免除徭役等,且更易得到提升的机会,属于官员中的上层。

③中书内省:官署名。中书,唐代中书省的简称。内省,指门下省。皆在皇城之内,官员便于皇帝召见,唐高宗时更将中书、门下由皇城迁进大明宫内。

译文

贞观元年(627),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朕年少时爱好弓矢,得到了良弓十几种,自以为没有能超过它们的了。最近拿给制弓的工匠看,他们说:‘都不是最好的用料。’朕问其原因,工匠说:‘木材的中心纹路不正的话,整个材料的脉理就都不正了,弓虽然有强劲,但射出去的箭就会不正。’

朕这才明白以前对弓的挑选还不精到。朕用弓矢平定四方,可对弓箭的认识还没有达到极致,何况天下的事务,对它们能全部知晓吗?”

于是下令京城官员五品以上者,轮流到中书省值夜班,多次接见他们,向他们询问民间疾苦以及政事得失。

原文:臣祖禹曰:《传》曰:“国之将兴也,君子自以为不足,其亡也,若有余。”太宗因识弓之未精,而知天下之理己不能尽,询谋于众而不自用,此其所以兴也。

译文

臣下我范祖禹评论说:《国语·晋语》里说:“国将要兴盛,君子自以为不足,国家将要灭亡,则自以为有余。”太宗通过认识弓不精良,而知晓自己不能尽晓天下之理,向众人咨询而不刚愎自用,这就是他能使大唐王朝兴盛的原因。

文章来源:

《唐鉴》宋范祖禹 卷二唐太宗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一)——从“头”说起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二)——脂泽粉黛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三)——大唐遗宝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四)——粟特风情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五)——云想衣裳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六)——熠熠铜镜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七)——长安娱乐

从《长安十二时辰》解读大唐风华(八)——玉盘珍馐

彩陶|跟着祖先学制陶,教你称霸陶艺

彩陶|人面鱼纹盆 子非鱼,却知鱼之乐

玉杂 | 小棍棍的数学大智慧“问君能有几多筹”

金银|唐朝银饼饼的自述,请叫我富贵儿~

青铜 |来自西周的关爱提示:勤洗手 少生病

玉杂|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水晶多曲长杯

杂器| 理科钢铁直男的爆款数学课,速来围观

壁画|您的好友唐墓壁画邀请您:像爱护文物一样爱护动物

金银|穿越千年的绝美头饰

玉杂|隋唐玻璃器:愿你通透 纯净 无瑕

金银|从秦公一号大墓金器一组浅谈秦国金器

青铜 | 龙的自述

青铜|函皇父鼎:我就是我 是颜色不一样的青铜器

青铜器|带你走近秦国的“大橙武”——青铜剑

玉杂| 皇后之玺背后的传奇故事

金银| 是时候亮出我的“走龙线”了

金银| 一条铜蚕见证一条丝路

金银| 原来你是这样的银碗

金银| 白富美专用唐代高级香包——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金银 | 女为悦己者容

玉杂 | 来自大唐的无线“兔标”

漫画| 华夏创始人黄帝的故事(壹)

我知道你好奇壁画保护与揭取的秘密……

陕历博里的诗词大会,周秦汉唐的诗词打开方式

(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Hash:e2cc03498b5cc6f0bd7302c15efdd87b4a285ba0

声明:此文由 陕西历史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