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水墨宏村,南江的文化之魂,藏在云浮的最美乡村

广东有很多著名的古村落,渝帆去过的也有不少,比如自力村开平雕楼)、黎槎村(八卦村)、石塘村丹霞山下)、塘尾村(东莞石排)、翠亨村(中山伟人故里)……等都非常不错,但广东很大,著名的古村落远不只这些,尤其是这次参加“广东人游云浮乡村”之后,一路走过多个美丽的历史乡村,更是深有感触,所到之处,每一个地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位于郁南县兰寨古村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个历史悠久,英才辈出,人杰地灵的古村落,拥有很多明、清时期的老建筑,而且都保存得很好,还是郁南县著名的侨乡,从这里走出去的人,有的通过科举考上了状元、进士;有的人远度重洋,成了富甲一方的华侨

兰寨因兰花而得名,但整个村子的人都姓林,其实叫他林寨也是可以的。之所以叫兰寨,据说在明朝时期,从福建迁徙而来的该村林姓祖先林正己在屋前屋后、山边田野都种植了兰花,又因兰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是高洁美好的象征,于是他便把村子取名为“兰寨”,并一直沿用至今,寓意深远。

兰寨村并不大,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的北面,村子里有常住人口约1500人,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东历史文化名村”等,兰寨在历史上在南江流域拥有较高的地位,从这里走出了大量的商贾名流,所以兰寨还被有关专家称为“南江文化之魂”。

兰寨的古建筑很多,位于村口不远处的福生大厦便是其中之一,据村里的工作人员介绍,福生大屋又名四和堂,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被改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集中展示郁南县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修建福生大厦的主人叫林胪名,当地人尊称他为四眼公。四眼公生于道光年,晚清秀才、国学生员、军工六品、水晶戴顶,是大生堂药房经纪人。四眼公的四子做竹席和米铺生意发迹致富,然后出资让四眼公建了福生大屋。该屋的灰雕、木雕壁画等都工艺精湛、题材丰富。对研究南江历史建筑艺术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的福生大屋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生大厦往前就是一组名为双桂堂的建筑,这个名字与重庆梁平的双桂堂同名,虽然兰寨的双桂堂名气远不如有着川中禅中祖庭的重庆双桂堂出名,但却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故事,此双桂堂建于清朝雍正年间,乾隆初年由文夫公买下。大屋由村中最有名气的父老命名,该父老认为,林氏九牧公中最出色的人是蕴公和藻公,两兄弟少负大志,应试前一起发誓定要考取功名,结果两人中一甲进士。为纪念二林一同折桂,让子孙学习,大屋遂命名为双桂堂,双桂亦说明是姓林人家。

双桂堂前有一副对联,据说是由三罗一带最有名气的书法家罗广滔所写,上联为北郭未高谢眺望,下联为东溪窃比杜陵廉。对联意在教谕后辈子孙做人要谦逊、要提升个人修养。 现在的“双桂堂”被改造成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兰寨写生基地作品展示馆”,用于展示基地写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著名艺术家黄格胜、罗一平和书法家陈永正、李卓琪为作品展示馆题字。

瑞往前行,是兰寨的又一个重点建筑——瑞昌大屋,该屋又名十德第或葆善堂,始建于民国初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由当地著名乡绅、秀才、兰寨族长、正己学校创校校长林葆初及其儿子林景芳建造。是南江流域岭南艺术古建筑典型代表,是兰寨南江文化基地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该屋是一座具有岭南特色建筑风格的青砖瓦古木结构的中式庭园建筑。

离开瑞昌大屋,边上是以前的兰寨当铺,现在已经改为南江典当文化展示馆,再往前拐个弯是一个小型广场,边上是兰寨另一个地标建筑——安宁庙,该庙是为纪念张元勋平瑶功绩而建造的“安宁庙”,是古百越文化的遗存,经专家考证,庙内的几根石柱使用的就是云石,是我国最早使用云石的建筑,充分体现了云石文化在南江建筑的作用。

安宁庙的外面,有一棵古老的大榕树,外面立有石碑,名为状元树。据说该树是由晚清状元林召棠亲手栽植,所以被人们尊称为“状元树”,也称“状元许愿树”。榕荫无边,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是村民娱乐、悠闲的好场所。相传林召棠青少年时,其父林泰雯举家到东安县任教谕。当时,兰寨村林姓人家是南江流域的名门望族,崇文重教,经常特邀泰文前来学校讲学,召棠随行共学,并与林姓人家共同生活。因大家同祖同宗,故同拜祖宗。清道光二年,召棠回兰寨拜祭林姓祖宗时,在安宁庙前种下这棵榕树,祈求下年高中并一生安宁。清道光三年,召棠果然高中状元。上京赴任前,召棠专程回兰寨报喜,并拜祭林姓祖宗及这棵榕树,此后,这棵榕树被喻为状元树。

再往前行,便是兰寨最大的祠堂——林氏宗祠,该祠建于乾隆初年,至今已有370多年历史,是林正己的孙儿为纪念太公从福建迁往兰寨的标志性建筑。整座宗祠属于三进房屋结构,古朴精致。中堂以青砖铺成“人”字型道,取名状元道,意为纪念林召棠高中状元,是人上人,而走过此道的人亦会成为人上人。门前竖立的大石板上刻着“状元及第”、“明经进士”等字样,记录着林召棠何时考取进士、状元的时间。

林氏宗祠的前面立有两根功名旗杆,这种旗杆是封建时期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树立的旗杆,一般上只要贡生以上资格即可。功名旗杆由旗杆夹、旗杆组成。旗杆的上半部,若是状元,上半部做三个四方斗。其他进士做两个四方斗,举人做一个四方斗,贡生没有斗。而林氏宗祠前面两根旗杆各有三个四方斗,说明村子里以前出过状元,也就是晚清状元林召棠,实为吴阳(广东吴川)霞街村人,祖籍福建莆田,其父亲林泰雯,在1785年间在东安县(今云浮市区及云安县)任教谕,婚后于次年生下林召棠。不久,林泰雯又到连滩兰寨村任教,林召棠也在兰寨村读书,并常到村中南江河边的小凉亭苦读,与当地林氏家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加上林召棠的祖上与兰寨林氏同宗同祖,所以他也可以算是从兰寨走出去的状元。

兰寨的古建筑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建筑之外,还有状元亭、状元碑、正己学校、状元及第展示馆、进士碑、状元及第牌匾等众多文物古迹。这些古老的建筑大多有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而且各不相同,每一组雕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的是历史典故,有的是教导后辈的仁孝忠义类的内容。此外,兰寨还有元朝末期留下的古城墙(长约25米、高3.5米),以及古街巷4条,古井一口,各类清末古建筑三十余座,是岭南地区明清古村落和南江文化的杰出代表。

Hash:af7e7e8dae69d3f41aa3681f618705c84a61606a

声明:此文由 渝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