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土三千年古墓,5天后出现“蹊跷”,考古队:去北京请专家

引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

历史的长河洗尽铅华,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并非璀璨明星一颗,而是散落漫天的繁星一片。这些星子有的明亮,如我们如数家珍的唐宋盛世;也有的燃烧尽了,便黯淡下去,与无边夜幕融为一体,难寻踪迹。事实上,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朝代,华夏的历史中不知还有多少一闪即逝的小国,没有文献记载,没有考古发现,一直沉寂在茫茫大地之下,沉睡不知多少个岁月,也不知是否还有现世的一天。

有的很幸运,在其他文献记载中留下姓名,于是有人追寻;也有的是机缘巧合,因为偶然间的考古线索,重现天日,在历史上重新有了姓名,不再是空白一片。比如2004年山西运城县境内发现的一座三千年古墓,就揭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古国历史。

2004年,山西运城县境内,一个名为横北村的地方突然多了一群外乡人,行为鬼祟,村民莫名。直到不久后一个宁静的夜晚,村民被一声沉闷的,疑似爆炸声的巨大声响惊醒。这声巨响宁静的夜晚村民被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惊醒,联系起最近出没于横北村的陌生面孔,村民第一时间报警。经过警方核实,这确是一起盗墓案件,可惜盗墓贼早已转移,古墓已经被炸开,9个盗洞直通地下,3号大墓地面更是还留存有一批青铜器和玉器,应该是盗墓贼慌乱中来不及运走的,从现场留下的文物看,这座山西古墓,恐怕有三千年的历史。得到消息的省考古队很快赶到横北村,展开抢救性的挖掘工作。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这个占地35000平方米的古墓中出土了文物14000余件,包括铜、陶、蚌、贝、漆、玉以及织品。其中,当得起国宝的青铜器和玉器就有十多件,文物等级之高世所罕见。规格如此之高、数量如此丰富的陪葬品,墓主人的身份让一众专家有了猜想。而1号墓中出土的25件青铜器,让专家们的猜想落到了实处。青铜器中有一个铜鼎,内壁上刻有:倗伯乍毕姬宝旅鼎,即倗伯为毕姬做的礼器。由此可知,墓主人是毕姬,倗伯的夫人。而倗伯的身份,是倗国的国君——由此,一个消失于历史长河三千年的古国,这个史料从未有过记录的倗国,终于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

可就在考古工作进行到第5天时,考古工作陷入了瓶颈。考古队队长更是明言,迅速致电北京,请专家到现场指导发掘。虽说三千年前的一个诸侯国国君和夫人的墓葬群对于史学研究来说确实意义重大,但是考古队的反应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古墓中有“蹊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发掘时,考古队队员们在一号墓主墓室发现了一片面积很大,留存完整的红色织品。虽说留存三千年的织品珍贵,但还不至于考古工作为之暂停。但偏偏,它是“荒帷”。

“荒帷”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棺罩。先秦史籍《周礼》《礼仪》等文献都对它有过记载,然而在之前的考古工作中,从未在周代墓葬中发现“荒帷”的踪影,一直无法进行考古证实。这次大面积保存完好的“荒帷”的发现,终于能够与记载相佐证,同时也让人们得以看到西周时期“荒帷”的真面目。

受限于当时织造工艺的影响,这块“荒帷”由两幅布拼接而成,每幅布宽约为80cm,完整时高度应为1.8m-2m。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幅,图案中间是大凤鸟的侧面昂首形象,大风鸟前后则是上下排列的多只小凤鸟。同时考古人员证实,这件丝织品是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也是保存最好的、面积最大的墓室装饰图案的一件事物,堪为稀世珍宝。

结语

罗伯特·凯利在《第五次开始》中说,考古学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宏大而模糊。每个个体生命的构成最终都会合流为某种意义上的宏大叙事。考古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通过对“个体”的发掘和研究,去还原一个时代。华夏的历史漫长而宏大,这不仅仅是史书和课本告诉我们的,也是那些重见天日的文物告诉我们的。它们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走过了多漫长的道路,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而考古工作,就是将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甚至被历史遗忘的文化,重新带回来。考古工作很了不起,如果不是考古,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三千年前还有一个诸侯国,名叫“倗国”,不知道它也曾繁华过。这群与天斗与地斗与盗墓贼斗的考古工作者们,小心翼翼地把尘封的历史重新带回地面,等待我们这些后世人漫步博物馆时,去了解、去探索。而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鉴往事,通古今,看未来。

参考文献:

《临江仙》

《第五次开始》

Hash:680649e2bce169a0705a25bc93cbda04ecb1800f

声明:此文由 蓝天的思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