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新绛县城内北街顶端最高处。寺容雄伟、气魄非凡,唐塔耸立,风景宜人,是瞻拜佛祖,净化心灵,避暑游玩的好地方。

该寺始建于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初名碧落观。唐咸亨元年(670年)改称龙兴寺。至唐会昌五年(845年),由于武宗李炎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寺内的建筑损毁殆尽,唯只塔院寺幸存。北宋时,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寓居而使这块风水宝地身价倍增,由原来的“龙兴宫”易名为“龙兴寺”。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用两年努力,加固塔基248米,新建了“碧落碑亭”,翻修了元代遗物“大雄宝殿”,使破烂不堪的龙兴寺焕然一新,满院增辉。全国佛学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的鎏金大字“龙兴寺”,更使该寺美名远扬。

龙兴寺知名度猛增的原因除悠久的历史外,主要是寺内藏有“三宝”。 “一宝”是篆书刻石“碧落碑”,它是我国境内仅存的一块唐代小篆碑,书法特异,笔法工整,文字奇古,后人难以认读,历经千余载,此碑伴着神奇的传说和魁力招来了历代文人墨客前来鉴赏摹拓,驻足忘返。“碧落碑”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永远是书苑墨海中闪光的珠宝。

“二宝”是宋金彩塑三世佛”。彩塑艺术是晋南大地上遗留不多的稀世珍品。主佛中为“毗卢佛”,西为“释迦佛”,东为“卢舍那佛”。前排为普贤、观音、地藏、文殊四大弟子。彩塑面庞丰满,姿态端庄,眉目清秀,衣纹潇洒流畅,不愧为宋金时代的代表作。 

 “三宝”是直指蓝天塔顶冒烟的唐塔。此塔建于大唐,据碑记载,原为八级浮屠,清乾隆年重包外皮,且增高为十三级,呈八角型,高达43米,全部青砖砍磨砌成叠涩而出,登塔俯瞰,南岭北山风光尽收眼底。神秘的塔顶曾多次腾烟,青云直上,一连数日,这一不解之谜,迷惑了海内外多少探奇者的心灵。游“龙兴寺”登塔瞭望已成旅游一大快事,甚至登塔一望,终生不悔。

纵观该塔,结构精巧,体态秀丽,姿容壮伟。若值和风丽日,远天碧净,仰望宝塔,直指蓝天,颇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若是清夜来临,明月高照,银辉涂塔,景影相辅,虚实相见,极富诗情画意。当然,如能登上宝塔,一览古城新姿,山川风貌,也是一种极好的享受和乐趣。

纵观该塔,结构精巧,体态秀丽,姿容壮伟。若值和风丽日,远天碧净,仰望宝塔,直指蓝天,颇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若是清夜来临,明月高照,银辉涂塔,景影相辅,虚实相见,极富诗情画意。当然,如能登上宝塔,一览古城新姿,山川风貌,也是一种极好的享受和乐趣。

来源:运城阅读季

Hash:91bcda1b6a29ccb0e17622b36ac5c55c36c0b912

声明:此文由 新运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