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滑县》红色记忆(二)

《印象滑县》红色记忆(二)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于 1946 年底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在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面前,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滑县境内向国民党军发起了著名的滑县战役和豫北战役。

滑县战役

1946年11月,国民政府河南郑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指挥国民党军队对中共晋冀鲁豫解放区展开攻势,企图打通平汉路中段,以配合蒋介石下令召开的“中华民国国民大会”。面对国军的攻势,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决定发起滑县战役,以破坏国民党军控制平汉铁路的作战计划。

11月19日拂晓,刘、邓下达了滑县战役的命令,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开始向敌指挥机关所在地邵耳寨、上官村、朱楼发起攻击。上官村当时东南两面临水,北面为一望无际的开阔地,东西以陶家、西胡两小村作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1月20日中午,攻克上官村,将敌人全部解决。另一个据点老岸镇因工事坚固,至22日夜仍未攻克,再战不利。晋冀鲁豫野战军在敌增援部队赶到前,携带缴获的大量辎 (zī) 重弹药,主动撤离战区,滑县战役结束。

滑县战役历时四天五夜,打破了国民党军打通平汉路的计划,并吸引了王敬久、王仲廉两集团从东、西两面来援,达到了预期的战役目的。刘伯承司令员对滑县战役中我军所采取的这种远距离奔袭,和首先歼击敌军首脑机关、打乱敌军北进打通平汉线的作战部署,称之为可收速决歼敌之效的“掏心战术”,在全国解放战争史中占有光辉的一页。

豫北战役

1947年3月22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军区部队约10万人,发起豫北战役,进行反攻作战。至4月18日,先后歼敌3.7万余人。从此,除卫南县西南边沿地区偶有伪匪骚扰外,滑县全境、卫南县大部地区彻底获得解放。

滑县烈士陵园

滑县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中州路东段139号。原名为冀鲁豫军区四分区烈士陵园,1944年建于万古村,是为安葬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参谋长胡乃超及四分区牺牲将士而建。1962年迁移至此,并改名为滑县革命烈士陵园。

该园占地面积150亩,是豫北面积最大的烈士陵园。园内主要建筑设施有英烈亭、革命烈士纪念碑、滑县革命斗争史纪念馆、骨灰堂和1707座烈士墓。其中有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参谋长胡乃超、铁骨铮铮的豫北地委组织部长张建亭、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团长曾玉良、冀鲁豫四分区二十一团团长李亚峰、民族英雄张海月、爱民抢险七勇士之一的索东赞等烈士。

英烈亭在陵园中央,是一座八角凉亭,亭柱上刻有悼念烈士的对联。全亭为木石结构,雕梁画柱,彩檩碧瓦。

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2002年,纪念碑正面为毛泽东手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镌刻的碑文:“滑县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大革命以来,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滑县及曾在滑县战斗工作过的优秀儿女,为滑县乃至全国的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大理想,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仅据滑县烈士英名录记载,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即达两千多人,不知姓名的烈士亦数以千计。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又有许多优秀儿女,为捍卫祖国尊严和保卫人民财产献出了宝贵生命。历史表明:滑县这片热土的解放和各项建设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全县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前事无忘,后事之师。为铭记先烈的英雄业绩,褒扬其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之精神,特镌石刻碑,冀后代子孙永远继承先烈遗志,为完成其未竟事业、振兴中华、繁荣滑县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纪念碑平台下为滑县革命斗争史展馆。展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为主线,以文字、图片、文物等多种载体,生动的讲述了滑县人民的革命历程。展馆面积324平方米,馆藏各种文物123件。墓碑分四个区域,围绕胡乃超烈士的墓碑呈扇形掩映在花草翠柏之中。

整个陵园松柏翠绿,肃穆安静,是一个集纪念、参观、瞻仰、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3年被滑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0 年被安阳市政府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 年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编 辑丨苏 蕊

Hash:f71aac396e11e7881ac739f4413019090c25f400

声明:此文由 滑县本地手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