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一村”大旗头:慈禧太后赐建古村落,岭南仅此一处!

佛山三水大旗头村古建筑群聚集、小巷纵横,是粤中地区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这里的古建筑群是建筑学、民族学、历史学等研究我国古代农业聚落文化广东文化地理的实例,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图为俯拍三水大旗头古村全景。佛山日报资料图

1

“广东第一村”

在岭南,最具广府韵味的古建筑就数镬耳屋了——屋顶两侧各筑有一道高高隆起、状如镬耳的山墙,一如江南徽派建筑的马头墙。

岭南规模最大的镬耳屋古建筑群,却偏偏建在一个小村落——佛山三水大旗头——它占地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以五座祠堂和家庙为前列,前后相连、左右贯通,200多座一式的硬山顶镬耳屋坐西向东呈梳式布局,整齐划一,规模宏大,历经120多年的风雨,至今你仍能感觉到它曾经显赫一时的豪气。

大旗头村位于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北偏西2公里处的,2002年,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其与江苏周庄安徽西递等12个古村落一起,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大旗头村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第一村”。

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已有100多年历史。佛山日报影友俱乐部 刘世辉摄

历经百年沧桑,大旗头古村依然相对完整地保留着连片的广东传统民居。佛山日报资料图

该村民居、祠堂、家庙、第府、文塔、广场、池塘兼备,风格统一。佛山日报资料图

在岭南,最具广府韵味的古建筑就数镬耳屋了——屋顶两侧各筑有一道高高隆起、状如镬耳的山墙,一如江南徽派建筑的马头墙。大旗头村是镬耳屋建筑群规模最大的。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建筑群内部布局采用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式。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2

慈禧太后赐建的古村落

大旗头村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原名大桥头,盖因该村旁侧河涌建有大桥,即称此村为大桥头村。至清光绪年后,该村郑姓第六代世孙郑绍忠(曾任广东水师提督,加兵部尚书衔)死后葬于村西南向的老虎岗,由村里远眺,绍忠墓如大旗飘展,后人遂改此村名为大旗头,并沿用至今。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郑绍忠被赏加尚书衔,并赐“寿”字、大锻帽缨。当慈禧太后得知他家境贫寒,母亲去世后回乡守孝时也只能“蜗居”在低矮的泥屋后大受感动,当即赐银6万余两,懿旨在其老家大桥头修建镬耳屋。于是,一组规模浩大的镬耳屋建筑群,就这样突兀在这片穷乡僻壤的田间地头,成为岭南独一无二由慈禧太后所赐建的古村落。

村中留存的房舍多为清朝时期建筑,约有200余间,由清代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所建。佛山日报资料图

直至现在,大旗头郑氏遇到喜事和重大节庆,都会回到郑氏宗祠大排筵席以示祝贺。佛山日报资料图

郑氏后裔回到大旗头村拜祭先人。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古村机关满布、防盗设施十分完善。大旗头村四间大屋都由防盗系统,一层砖、一层铁栏杆、一层石柱、再一层砖组成屋子的墙体。丁铨摄

3

大旗头村的人文风情

大旗头村建筑风格独特,是一个祠堂、家庙兼备,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其建筑特色“镬耳式建筑”,内部布局采用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二廊”式。前临半庙方扩,扩基砌以石坎,突出部分状如壶嘴;扩边有一笔形古塔——文塔;塔下有两方石;大者高三尺许,如砚,小者方块状如印,组成一个明显的“文房四宝”齐全的人文景观,寄希望后代“读书做官”之意。

大旗头村中还有五座家庙,分别为:裕礼郑公祠、郑氏公祠、振威将军庙、尚书第、建威第,寺庙中均有文物历史介绍和神像供参拜。

尚书第正门历经百年仍不失威仪。佛山日报记者张弘弢摄

大旗头村内,百年榕树下,悠闲的村民。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村头两棵百年古榕旁建有一笔形古塔——文塔,村前池塘为墨,村前麻石广场为纸,池塘旁晒坪为砚,组成了“文房四宝”人文景观,寄希望后代“读书做官”之意。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古村落标志性的镬耳山墙景观极具美感。 佛山日报资料图

如今到大旗头古村参观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村里有三四条里弄,乃当时的交通要道,里弄里每户人家的门前,都安放有一石板。佛山日报资料图

新年期间,大旗头村举办节日活动,孩子们在古巷中欢呼雀跃。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元宵佳节,大旗头村举办活动,热闹非凡。佛山日报资料图

大旗头村每年都会举行古村文化系列活动,群狮采青、高桩狮、粤语相声、百人武术、超跑车展、特色手信展、美食嘉年华等精彩节目相继上演。佛山日报记者唐易婷摄

市民在村口榕树下观看粤剧表演。佛山日报资料图

游客在游览建威第所改造而成的村史馆、名人馆。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4

人杰地灵的大旗头村

该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比较有名的有: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粤军将领郑润琦、抗美援越烈士郑绍杭、二级战斗英雄郑志安等人。

郑绍忠像,大旗头村的古民居建筑群是由郑绍忠在清光绪年间统一建造。佛山日报记者周春摄

第三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佛山美丽文明村居建设调研行走进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古村。当天,院士专家到大旗头古村参观调研,讲解员为院士们介绍古村的基本情况。佛山日报资料图

随着大旗头村名气蒸蒸日上,越来越多媒体到这里做直播,介绍古村落。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南粤古驿道・2018世界定向排位赛暨亚洲定向杯(广东三水乐平站)在三水区乐平镇举行,参赛选手在大旗头古村内比赛。佛山日报资料图

三水区乐平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江纵队抗日联络点暨大旗头村红色驿站揭牌启用,市民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佛山日报资料图

市民结伴而来,在大旗头村巷子里拍照留念。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作家们走在大旗头古村的村道上,记下所见所闻。佛山日报记者梁楚欣摄

这个由清代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统一建造,完整保存5座祠堂、府第建筑,以及49套民居的古村落,在广东近18万个自然村落中独占鳌头,如今又不断焕发新春,成为名副其实的“广东第一村”。

插 播

来源丨佛山日报、视觉佛山

编辑 | 余晓敏

Hash:ae61e9aaaadc73badd16cec4550fd98b56ec900b

声明:此文由 畅享乐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