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老城 | 记忆在光影中定格,乡恋在门巷中绵长!

图片来自于网络

弄堂接着弄堂是如今一个个的故事

呼唤连着呼唤是童年一寸寸的光阴

斑驳的老墙,被屋檐筛过的流年里

门上的一副对联,是对未来的期盼

奶奶的一把蒲扇,门口的一条土狗

我们只隔着一个梦,在芜湖老城

漫步古城

照片留住了时光、留住了时空

留住了多少人心心念念的过往

照片让时光不再流逝

让过去可以用手触摸

那气息四处弥撒,有了一份久违的感动

古城·模范监狱

△环城东

芜湖有个老城区,这从街道名称:环城东路、环城北路、环城西路、环城南路可以看出来,尽管这几条路或者不直,或者不相交,但基本给定了老芜湖城的框架。

△小狗探出了头

为啥这么说?因为老城被拆得干干净净了!来之前为了找到几处网友们提到的古迹旧址在百度地图就看到这一景象:露着黄土的空地、长着青草的荒地,间或有几座孤零零的建筑

△一头是古城

宽宽的环城西路西侧是一整堵临时的墙,墙上房地产、学校的广告,里面围起来的就是被拆得没剩下什么了的老城区,越过墙能够看到一些树头、房顶。

△这里想到了戴望舒

很快来到缺口,里面果然是一片废墟啊!没有路牌,但有一条还算是柏油路的小路,顶多是胡同的宽窄吧,但是古城更多的是像这样的青石板路。

△模范监狱的外墙

只走了几步,右手边就是个破败的大门脸,高大的墙,横向也长,看不到后面,不知道是否只剩下这一面墙,我想起网友说的老芜湖监狱。

△模范监狱曾经的门

开始于接受西方监狱概念的晚清,不知道是也不是,但从正门上刷的旧标语看“炮轰公安局捣*”、“坚决砸烂工*处”之类的看,如今这里的门已经土封起来了。

△模范监狱的侧面外墙

大约是要保留下来,把后加盖的部分拆除,有点像现在正在翻修的三中,这里之前是“衙署前门”,据说是从宋代开始直到清朝这里都是朝廷署衙的所在地,

记忆在光影中定格,乡恋在门巷中绵长!

为什么远去日子中的破旧

比眼前繁华的鲜亮还要令人感动

因为这些陪着我们祖辈生活的场景

正在加速死亡,这是属于我们的故事

古城·衙署前门

△从衙署前门看完全被拆毁的老城区

衙署前门,正是门市部门前的十字街向北的位置,前门的石砌高台,很明显下部是旧石,而上部是新修补的石头和木头。

△衙署前门的墙

虽然不能说旧石来自于宋代,但其磨去尖锐棱角的浑圆也能看到岁月的痕迹。

△衙署前门的方楞木为门头过桥的方式

石质门常呈拱券式,比如北京的那些城门,故北京话里爱说城门洞,这里却不是,两个石墩上塔横木,专家说这是宋代的遗构。

△衙署前门石基底部的雕花

衙署前门的高台内侧基脚处有若干幅雕花,都是植物,而且很是模糊,大多不可辨认,这大约是没有重刻,但也不会太过久远,南方风化得比较厉害。清代官服上的禽兽有品级的讲究,不知道官衙的雕刻有没有。

太平大路上留下的屋

刚才的十字街在衙署前走到了尽头,然后向两边延展,向西去应该是“太平大路”,这是芜湖网友最常提到的地名,有一位这样写:“一头出口是米市街,米市街47号,就是我家。所以,我家一出门,对面就是太平大路。另一个出口就是后家巷,往北门方向。这条路是我去二街的必经之路。一条长长的巷子,两边的人家都是什么人,我不知道,就知道路上有一户是两层洋楼,和我家的北窗户遥遥相对,古城拆了。好在这两栋楼都是保护建筑。还风雨飘摇,等待修旧如旧。”虽然至今还是一头雾水,但向二街方向肯定在衙署的西边。

△太平大路巡查单

△钟家庆故居

下面蓝色的字仿佛不是修缮部分所写“钟家庆故居”,沿途不时有高墙被保留,某处还贴了“巡查记录”。

△太平大路上华牧师楼

最后在与九华中路交汇处,看到被围起来的“华牧师楼”(取汉姓华的洋牧师,非华人牧师),这是能够打入古城区的唯一一座洋教建筑。另一处就是离古城不太远的圣雅各教堂,这两处都属于基督教,可见它比更古老的天主教更圆通。

这些都拆掉就将少了很多生活的味道

如果都是大同小异的钢筋水泥大厦

我们还能记住什么?

千篇一律的改造,拔地而起的浮躁

我们的灵魂该往哪里歇脚?

古城·东内街

△东内街上的门

继续往西走,过罗家闸小区,若干栋四五层高的老旧楼房,这里是老城区里不多的被整片保留的建筑。

△东内街上的荒院

然后继续是全部推掉建筑的空地,站在屋基隆起的埂上望进去,原来的屋场里草已经长起来,有一条脚踏出来的小径,轻风吹过,似乎有些声响,大有《聊斋》的气氛。

△东内街上仍被信仰的庙

不久路边的一堵墙挺立着,整个立面被烟熏黑,上面是被拆的屋顶披下来的篾条之类的东西,干吗不拆掉呢?墙角有蜡烛、香焚尽的痕迹,或者因此得以保留吧。

△东内街与太平大路交叉口上留下的旧店铺

走到一个小小的十字口,东北角有一个二层的小楼,被保留着,它的一层有三个门,随街角分别开向十字街的两面和对关交叉点的斜面,即使一层的门楣上没有“门市部”之类的旧招牌,也很容易被认出。

△太平大路上留下的屋

十字口的西南边稍远的地方,有一栋正在修缮的小楼,西北边有一栋已经修完的小楼,统统都在杂草中。

△正在维修的工人们

这一个个孤立的建筑,或者在不远的将来会被一串新修的冒牌传统建筑串联起来,共同组成芜湖老城景区,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古镇一样,没想到在这里我们回退到原型。

我们试图寻找失去的乡音与歌谣

游离在这片故土上空的曾经

是童年?难忘?还是遥远?

失去是曾经记忆中最深,不过怀念是一种牵挂

就让“她”成为故事吧~

古城·桥圣雅各教堂

△花津桥圣雅各教堂

跨过九华中路这条可以算作老城区南北纵穿的中线,向南寻找网友所说的长街,问来问去大约就是地图上标的“西内街”,但它比我们从花街进入老城区的“东内街”靠南,照理这样两条街道应该是从一点向两端延展,比如北京的东西长安街苏州的东北街和西北街。

△老长街

长街在网友的叙述中,是连接租界地和老城的街道,所谓串连华洋吧,“小时候经常在那条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上溜达闲逛,听老人们说这是一百年来经无数人踩踏出来鹅卵石”,可现在“照片中是多次修缮和鹅卵石被人卖给苏州人之后的水泥铺设再造的样子”,我们只走了一小段长街,两者都不是,铺着地砖,街上也没有什么人,也许没有到真正的核心区?

绿树成荫

从环城西路向北去,因为那条梧桐树的小街蛮可爱,印象中法梧蔽日的街道应该属于南京那样中等的城市,不宽但也不窄,没想到芜湖老城区的街道上也有,而且芜湖旧城街道竟然这么窄,也难怪政府可以拆得毫不手软,估计老百姓也没意见,而且作为旅游区,体量也挺合适。

△圣雅各教堂平移后正在安装的管线

快到二街时向西转,花津高架桥边就是圣雅各教堂,与租界里的天主教堂比,它简直就是儿童搭的玩具嘛,就这还要花那么大力气整体移动?

△圣雅各教堂平移后垫起来的屋角

在学校的边上建外国主教公署、中国主教公署,这办公与教堂之间的距离可是有点远,大约先到的天主教和英国驻芜湖的派出机构比较有势力吧,美国人来了,只好见缝插针了,而再后来来的日本人,干脆就到青弋江南边去建领事馆了,既不在租界里,也不在老城区。

记忆中芜湖老城

离去

也是芜湖老城

Hash:2cc39b68a7a5f5bb939c310fdedfa66303e90270

声明:此文由 芜湖第一帮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