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别山最美河道——霍山马槽河大峡谷......

秋冬时节,枫叶正红。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山霍山西部,泛指西山文化核心区)人,在家乡工作了十多年,但一直没能进到马槽河大峡谷里走一走,殊为遗憾。最近,受户外朋友“原生态、更可爱”说辞的诱惑,利用两个周末,通关了马槽河大峡谷

马槽河大峡谷位于大别山腹地,高山连绵,山峰林立。山脊海拨500~800m 之间,两岸谷深坡陡。从地图上看,马槽河大峡谷,好像一条动感极强的绿丝带,在大山深处飘舞着。作为大别山最美河道,它若第二,没有第一。

大峡谷全长约12公里,涉及3个乡镇3个村。阴林沟叉河以上部分多属太阳乡船仓村,阴林沟叉河以下属漫水河镇南庄村。主河道出口与漫水河交界的地方则属大化坪镇的千笠寺村。

01

马槽河共有十二道拐。

第一道拐是鸡冠山,也就是现在的郑家湾电站(原名鸡冠山电站)拦河坝处,风景秀丽,依山傍水,恰似世外桃源

瞧,鸡头伸进库里,正在喝水。

鸡冠山电站的总设计和总指挥是黄埔17期的何云钧(1917-2000),漫水河镇万家山人,1962年开始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在修鸡冠山水电站时,为勘察地形,他曾5次率工作组翻山越岭于小河流域上、中段,用科学、精准的数据,力主修改了该项工程的预定方案,为国家节省经费十几万元。何云钧还曾以毕生精力研究《易经》,巧用立体几何、三维构象等方法,成功揭释了“河图与洛书”的神秘面纱,中国易经大师。

水库上游纵深二公里,一览无余。库面泛起丝丝水雾,有艘小船正在水面上摇动。温暖的阳光,透过金黄的竹枝和已经掉絮的芭王花,静静地洒在水面上、山谷中,构成了一幅层次感很强的山野图。

下到河床往回看,眼前一亮。远处的山和近处的大坝,倒映在一湾平镜似的碧水中,极净、极美。坐在石头上,心立马静了下来。

河谷里没有固定的路,需要自己选择,一块块的石头就是垫脚石。河中的石头不乏精品,搜集到一起,足可建个马槽河奇石馆。

一块与河道连成整体的石头,凸立水中,天成盆景,曾经千万年的中流击水,成就了它的光滑与秀美。

02

马槽河大峡谷第二道拐在大坝下游二公里处。

今年秋旱,但这并没有导致坝下的河道断流,两岸良好的植被涵养了水源,还是沽沽地往外流淌着。流水潺潺,永不干涸的清泉就这么日复一日地在石板床上舒缓地流着,清澈透明。

当你想象着走下去的河道是不是还这样光滑时,一段类似丹霞地貌的河床突然打乱了思绪。

大峡谷里的弯道大多呈半圆型,是能找出圆心的那种,曲线很美。连接半圆的两条直线又比较长,多在一公里左右,拐过弯道,远山近水,突然出现在眼前,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峰。

二道拐最美的地方叫“大髂一步”,髂,名词属性,字典里读去声,当地人读阳平声,含有动词的属性,就是水多时过河,有的地方需要大跨一步或跳过去。看这架势,不“髂”不行了吧?

03

马槽河第三道拐,是户外活动的一个重要节点。继续前行,众多的美景还是会随着季节的变更换装,一往情深地等待。

拐过弯道,一抹红枫林,静立滩边,阳光打在枝叶上,分外金黄。一泓清水,相伴一旁,静候佳人,随便站在哪个位置,拍下来的都是大片啊。给这个地方起个名:红枫水岸。

04

马槽河第四道拐,小地名叫照镜岩,也有人叫它观音老母照镜,是整个大峡谷最险峻的地方。照镜岩的正面是百多米高的悬崖峭壁,河东岸的石壁,是个长缓坡,很光滑也很漂亮,山里人行走都很困难,对外地人而言,难度很大,手脚并用是正常的选择。

照镜岩的景色与河潭里的积水量成正比。水多时,积水潭的面积增大,倒影的面积相应增大。

走完四道拐,大约需要5个小时,马槽河大峡谷的上半段,你就游完了。大家不要轻易再往前了,因为接下来的五至十二拐,还有7.2公里河道。如果您想一天探完全程,挑战自我,务请提前做好周密安排,人员要少、体力要好、出发要早、饮用要足,否则,只能安排二天的行程。

从水泥路再往上走2公里就到船仓花海的后仓叉路口了。

05

五道拐、六道拐,当地人称狮子爪。山势不高,河道里大小小的圆石头淤积成片,覆盖了青石板河床。转过五道拐正弯,美景再现,火红火红的枫树倒映在水里,一簇簇的小鱼在水里不停地游动。河里的水比上半段明显增多,沾了水的石头特别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进水里。

拐过六道弯,丹霞地貌再现,但面积比二道拐那大很多,很壮观。放眼河道尽头,山尖尖顶着蓝天,线条简捷、硬朗,让人感到一种粗犷之美。

马槽河大峡谷的第七道拐就要到了。两句话形容七道拐: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流动的河水能伴奏。

06

从地形上看,马槽河大峡谷第八道拐好像“龙头”伸进河里正在饮水,风水极佳。

拐过“龙头”,继续前行300米,见一叉河汇入,领队告诉我们叉河叫阴林沟,分为上阴林沟、中阴林沟、下阴林沟三段,景色也很是了得,但时间有限,只能下次再探了。

过了阴林沟叉河就进入九道拐了。刚转过弯,一片芦苇,一湾清水,与远处耸立的崇山峻岭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画。

继续前行,又是一湾碧水,离山更近,倒影入画,枫叶金黄里渗着红。

沿九道拐左岸继续前行,可见岸边有条羊肠小道,往前走几百米,就是十道拐南庄村汪家老屋了,抬头就是大、小石笋峰。

07

出了汪家老屋,道路变得平坦了,可以不再沿河道走了,先徒1公里左右的摩托车道,到了九道拐附近的观音庵,再徒2公里左右能够通行越野车的沙土路,完成了穿越,到漫(水河)大(化坪)路。

可以继续往西步行4公里到同道桥商店休息,小店商品很丰富,停车也方便,可以顺便采购一点当地的石缝鱼、野生蜂蜜、漫水河水豆腐、红灯笼泡椒、黄大茶等。回家后,你就可以在品尝这些美味的同时,同家人和朋友一起慢慢分享回味这马槽河大峡谷风情。

来源:霍山旅游

Hash:7fb8851b2f2000194c36858f6e7ea3385e95271b

声明:此文由 发现安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