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这个镇隐藏着两处红色遗迹,背后有着这样的故事...

宁化红军长征最远的出发地。85年前的1934年10月初,红三军团第四师及军团医院,少共国际师、中央直属炮营,红九军团后方机关等中央主力红军14000多人从宁化县淮土镇淮阳村、凤凰山、大王、隘门及曹坊镇的滑石村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我台记者再走长征路,在当地干部群众带领下,来到淮土镇隘门、大王等村探访当时的红色遗迹

出镜记者 李铭哲:

现在我所处的位置就是淮土镇隘门村八岭寨的寨门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寨门口长满了茅草,寨门大约有我一个人的身高,据当地村民转述这里曾经是一个土匪的窝点,但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被红军消灭掉了,并且把这个位置定位为警戒的哨位口。

淮土镇隘门村八岭寨距淮土镇10余公里,站在哨口,山下乡间小路一览无遗,隘门村各小组,江西石城屏山村和珠坑村尽收眼底。

淮土镇隘门村村干部 王兴良:

当时(八岭寨)土匪头子张策庆(音),都是在我们凤山片流窜,我们这边村里也有一个俗名叫番背子的也在跟他一起(当土匪),后来1934年,红军在我们这里迂回了很多次,在这隘门村驻扎,特别是石城阻击战后,过来这边休整,看到我们老百姓有土匪扰乱,就派出部队消灭土匪,把这里也当作了一个哨位。派了一个连在这边驻扎。

据群众介绍,八岭寨光寨墙就有四五百米,最高外墙有三米多高,由于荒废了数十年,已经淹没在了灌木茅草当中。据村民口述传说,八岭寨还发生过一些红军的小战斗。

淮土镇隘门村老村支书 王荣长:

听我们村里老人传流,那个时候红军住在那边,红军一百来人在那边,土匪围上去攻打,(红军)几个人把那个大石头撬下来,把那个土匪搞掉很多,那时候没有很多的枪炮,全部用石头砸下来,(土匪)他们就不敢上去了。

同为红军长征出发村的大王村,也有一座村民保护的红军桥。

出镜记者 李铭哲: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万余人)从隘门村、大王、凤山村等村落集结起来向江西(于都)转移,我身后这条小路就是他们转移的必经之路,而被村民们亲切的叫做红军桥的这里也见证了这段沧桑历史

红军桥如今静静躺在小溪上,屋桥修建时间隐隐可看到民国十八年字样。

淮土镇大王村百岁老人 王荣榜:

(那时候)屋桥上,很多人在卖米丸子,上山(自然村)那里也很多人卖米丸子,七八口锅,(那里桥上)一天到晚(红军人马)急速跑过。屋桥上、茶亭下是写了(标语),我都还记得茶亭下写了什么“粉碎敌人五次围剿”,这几个字我还记得,还有什么“百胜百战的工农红军万岁!”

淮土镇大王村党支部书记 王应征:

听失散老红军王富添讲,红军在这边经过的时候写满了标语,后来,村民怕国民党回来会烧毁红军桥,所以就把红军标语全部拆掉了。

一亩就收入上万元,种植这种药材成了宁化安远农民致富新门道!

编辑:邱水林 主编:许定斌 审核:张林勇

Hash:b3bf4d0c22ee8564f193daa70bd5581f92262760

声明:此文由 宁化广播电视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