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怀古

关注精彩内容

作者:吴中

武备废弛,国无宁日。纵观中华历史,不禁掩卷沉思。奉行睦邻友好,却诱列强环伺。妥协软弱,难阻滚滚铁骑。

治国之道,文武相持。确保经济繁荣,应有相当武力。能战可言战,敢战则战止。强军方可安民,仗剑才能扶犁……

【破阵子】钓鱼城幽思

蒙古南侵烽火,

中原 北拒呼声。

万里为杀戮地,

数 十年飘狼虎旌,

萧萧战马鸣。

滚滚胡尘谁阻?

滔滔汉水难平。

北 狄常轻南 国志,

无 敌骄师终 折兵,

哀哀心底生。

北、十、狄、国、敌、折,为入声字。

《唐宋词格律·龙榆生著》破阵子词牌,唐教坊武舞曲,六十二字,上下片三平(庚·青)韵。

上片:1127年,北宋首都东京汴梁(河南开封)为金国所破,宋徽宗赵佶及钦宗赵桓被俘,史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即位(宋高宗)后,放弃两淮,退居江南,建都临安浙江杭州),是为南宋。面对北方强敌,主战?主和?莫衷一是,争论不休。最终主和占了上风,纳贡称臣,暂求苟安。为了讨好强敌,南宋助纣为虐,助蒙击金 。1204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创建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元太祖)。(成吉思,蒙语意为“钢铁般坚硬”;汗,蒙语意为“国王或皇帝”。从此,开始了不断向外扩张之路。1251年,蒙哥汗继位(元宪宗),其时已灭西辽,西夏,金,大理,大部南宋已入囊中。

下片:蒙古灭掉西夏,金后,挥师南下,大举进攻中原腹地,沿途均遭到各地汉族军民抵抗。游牧民族兵峰所至,大片国土沦丧。在蜀地主帅余玠,钓鱼城守将王坚顽强拼搏下,坚持抗战36年。直至1259年,钓鱼城之战中,蒙哥汗命丧于斯。蒙古各路大军返回,争夺汗位。1260年,忽必烈胜出继位(元世祖)。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大元,建都燕京,改名大都(遗址位于北京朝阳区)。元朝开疆拓土,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南海,东北到鄂霍次克海,西南西北新疆西藏云南。统治89 年之后(1279~1368),元被朱元璋义军推翻,改国号为大明。

【七律】凭吊钓鱼城

谁斩天骄上帝鞭?

蒙哥饮恨在合川

三江汇聚堆城阙,

十万同仇斗 狄蛮。

南 国温情失地易,

北夷野性役人难。

何时边塞无烽火,

铸剑为犁可种田?

十、狄、国,为入声字。

《诗词格律概要·王力著》七律(三)平仄

首联:钓鱼城,位于四川合川,南宋四川军民在此抗击蒙古军队长达36年。数千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不甘久居贫瘠苦寒之地,总是觊觎中原富庶文明之乡。不断以号称天之骄子的骁勇善战之师,滚滚铁骑横扫掠夺内地,甚至远至欧亚大陆。

上帝之鞭,泛指匈奴王阿提拉和蒙古可汗铁木真等游牧民族首领,依仗强大的铁骑武力,夺取土地与财富,驱赶着人们四处奔逃。

1259年,蒙古大王蒙哥汗,率领数路虎狼之师,分进合击中原腹地, 出入如无人之境,却受阻于合川钓鱼城下。久攻不克,命丧于斯。征战欧亚战场的各路统帅如忽必烈等,罢兵北返,争夺汗位,从而改写了欧亚战争的历史与地缘政治格局。

颔联:三江,指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之地涌起数百米高的山岭绝壁,成为易守难攻之军事重镇。几平方公里土地可以耕种与屯兵,并有充足水源。三江交通便利,有增援人员及物资供其长期据守。城阙,指城门之上的瞭望塔楼。十万,指当年聚集于城中的十余万南宋川籍军民。他们因地制宜,万众一心,以命相搏。并以机动灵活的战法,扬长避短,与敌周旋。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及游牧民族的统称。

颈联:中华文化信奉孔孟之道,推崇仁德教化,倡导礼仪之邦。承平日久,安于享乐,疏于武备,常招外族侵略蹂躏。夷,古代泛指东方和匈奴,金,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历史已经证明,使用武力征伐,攻城掠地似乎容易,要让中原汉族臣服于心却很困难。

尾联:数千年来,屯垦戍边的中原汉族将士,枕戈待旦,保卫家园。烽火,指古代边关要塞烽火台上燃烧之烟,敌人入侵时向远方报警。只有外敌入侵的危险消除,再无烽火点燃,各民族和平共处,便可化武器为农具。但是这美好的愿望与幻想总成泡影,而是不断地被血腥现实所打破。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已给人们以沉重警示:落后挨打,忘战必亡!仗剑才能扶犁,敢战方可止战。

【七律】孤城挽歌

中原富庶仰人文,

如画河山陷恶邻。

五岳衔悲桑梓破,

九垓涂炭众生沦。

孤城壮举惊天地,

守将忠诚泣鬼神。

号角边声摧晓梦,

英雄故事慰风尘。

《诗词格律概要·王力著》

七律(一)平仄(真)韵

首联:有宋三百多年,历经十六个皇帝。中原大地,礼仪之邦。锦绣繁华地,纸醉金迷时。上起君臣,下至庶民,举国上下,沉于享乐。而北方游牧民族觊觎中原,虎视眈眈。不经意间,大片富庶国土沦于敌手。

颔联:宋理宗时期(1242)年,北方铁骑所向披靡,兵锋指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故乡国土,惨遭蹂躏。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泛指华夏大地。桑梓sangzi:《诗经》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为家乡的桑树与梓树皆为父母所种,应表敬意,借指故乡。九垓gai:指中央至八极之地,泛指全国。

颈联:面对侵略,奋起抵抗者不乏官民。巴蜀军政主持余玠,在域内依据地形山势,修建了系列坚固屏障城堡。尤其是有十万军民之众的钓鱼城,更是固若金汤,坚守长达36年而不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大军进攻钓鱼城,欲拔除灭宋多年未遂的眼中刺。守城主将王坚,副将张珏,带领军民拼死抵抗。最终蒙哥死于重伤之后,从而改写了历史。此战之后二十余年,又几次抵抗住蒙古军队的进攻。最后一个守将王立,在南宋灭国,皇帝被俘,首都沦陷,大势已去,面临断粮的形势之下,为保钓鱼城十万军民性命,在得到蒙古将军投降便不屠城的承诺,放弃抵抗,开城投降。要么为保个人名节,而致满城皆屠。要么为保十万百姓,留下后世骂名。忠耶?奸耶?争论不休,且由历史评说。

尾联:宋朝历史经历了经济发展,文化勃兴,艺术繁荣。历代帝王缺乏励精图治的高瞻远瞩,忠臣良将得不到重用,边侵不断,狼烟滚滚。国力连年内耗,对外轻信安抚,养虎为患,终致亡国。而力主抵抗的韩世忠,岳家军,辛弃疾,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钓鱼城守将等,在国破家亡的沧桑岁月中,成为回响在华夏大地上,一曲曲慷慨激昂的时代悲歌。

作者简介

吴中远,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老年病专家,医系七八,华西学子。行医已有年,驱病尚无期。闲来侧身文史,兴至操觚行笔。诗词联赋,书法同栖。

文字编辑:秋实

Hash:2f7c13a86930c7f80f048498a2c17b262f6c741a

声明:此文由 永远的华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