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实录』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玉器探究(三)

东亚列岛上,日本绳文时代中期,曾发现不少辉石玉的作坊,最著名如寺村史晴教授发掘的寺地遗址,出土大量翡翠玉饰演加工工具和半制成品。其中石锤中辉石玉质的占百分之三十。图为日本东北大学青森县笹森町出土绳文时代的辉石玉坠饰。坠饰是由琢制成型,边缘部尚遗留有若干琢制痕迹。

日本青森县出土绳子文前期辉石玉坠半成品。全身可见细致琢制痕迹,一面穿孔未贯穿。

山西柿子滩遗址出土约10000年前的磨盘和磨棒。

兴隆文化玉器上遗留较多琢制痕迹。

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出土由琢制技术制作石斧。

珠海宝镜湾遗址出土琢制水晶毛坯及琢制工具。

间接打击:兴隆洼遗址细石叶。

玉石工艺其一:打制

打制方法有多种。其中如生产细石叶一般是采用间接打击方法。另一方面石器和玉器多采用徒物直接打击法。即一手持原料,另一手持锤状工具直接打击。

直接打击。兴隆洼遗址110号房址玉锛。

兴隆洼遗址17号房址玉锛

以及兴隆洼130号房址玉锛。

兴隆洼遗址出土大小不一石琢(上)及琢痕(下)

玉石工艺其二:琢制。以琢工具在玉石器上垂直打击,形成点状痕,打下屑状粉末。兴隆洼文化时期石器和玉器毛坯都流行使用琢制。石磨盘、磨棒以至石锄两侧及各种人和动物石像,都主要是采用琢制成形。石琢多为圆球状,大小不一。

兴隆洼遗址出土琢制石磨盘、石磨棒、石铲和石琢。

林西县西门外琢制石人。

林西西山石兽像。

隆洼遗址173号房址玉锛一侧的琢制。

玉石工艺其三:切割。以硬片状作锯加吵和水可以切割玉石。

兴隆沟遗址玉锛侧面对向片切割至一半再打断。

兴隆洼遗址260号房址凿(左)及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匕形器(右),两者侧面都留下有片切割痕迹。

切割面的研磨。

三件锛凿侧面由片切割后,切割面再经不同程度的研磨。依图显示由左而右,切割面的研磨愈来愈精细。

兴隆洼遗址118号墓砺石。

玉石工艺其四:研磨。玉石的研磨一般在砺石上加工。

兴隆沟遗址128号房址匕形器。打击痕被研磨平滑。

兴隆沟遗址109号墓弯条形器。器身上有琢制遗痕,亦可见仔细的磨面。

兴隆洼遗址585号灰坑出土石人面。

玉石工艺其四:实心钻开孔。石人面饰大孔的边沿尚可见小孔制作痕迹,有可能是一种多重钻孔技术,即先钻出小孔后再扩孔成大孔。

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出土石人面。

对向琢制的孔(兴隆沟遗址11号房址弯条形器)

8字形穿孔(兴隆洼遗址201号房址匕形器)

实心钻穿孔(兴隆洼遗址125号房址匕形器)

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蚌人面饰。左眼外围部份为未钻穿。

兴隆洼遗址22号房址人头骨牌饰。弧形镂空是由石器工具刮削开孔。

玉石艺其六:刮削。

兴隆洼遗址585号灰坑石人面饰。U字形部份是由石器多次刮削形成。

玉石工艺其七:抛光

兴隆洼文化玉石器抛光技术先进,此件兴隆洼遗址125号房址匕形器表面抛光细致。

兴隆洼遗址585号灰坑石人面饰。人面饰四面都留下很多交错划痕,是在毛坯阶段以石器刮削修整表面。眼部两处开孔可能是由实心钻先打小孔后再扩孔形成。U字形部份是石器徒手刮削面成。

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石人面饰。上列双孔似为系孔。未穿透双孔是实心钻形成,代表双眼。口内镶嵌三角形蚌嵌片,并刻划出牙齿。

兴隆沟遗址采集石人饰。上端破损,口部为刮削开口。

制作中的人面饰。周边未均称,表面有待进一步研磨,口部亦未施工。

制作中的人面饰。周边未均称,表面有待进一步研磨,口部亦未施工。

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人头盖骨牌饰。利用人头部前额加工而成。用石工具在器面上镂孔及刻划纹饰,酷似人面。

兴隆沟遗址23号墓(左)及22号房址(右)人头盖骨牌饰,中央穿孔。

兴隆沟遗址22号房址(左)、10号墓(中)及4号墓璧形蚌饰。

兴隆沟遗址4号墓管。一端有斜凹的部分,可能与串戴方式相关。

兴隆沟遗址4号墓管。

兴隆沟遗址4号墓管。

左下角一根长管出土于22号房址,其他出土于4号墓。

日本青森县上尾駮遗址出土辉石玉翡翠坠饰。

山东章丘小荆山遗址出土约7000年前岫岩闪石玉锛及仿真玉玦饰、骨匕。

广东汕尾市田墘镇出土可能是岫岩闪石玉的琮。

海宝镜湾遗址出土的水晶玦饰。环珠江口一带缺乏闪石玉原料。从4000~3000年前,这里仿真玉环玦作坊甚为兴盛。

中国早期玉玦:黑龙江滕家岗子(左)、内蒙古兴隆沟(中)、江苏祈头山(右)。

1996年越南考古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发掘长睛遗址;2002年上述两单位于Xom Rem遗址发掘冯原文化墓葬,出土软玉玦饰。

越南北部从4000年前初次呈现真玉文化圈。在冯原文化时期北部湾沿海出现长睛、白寺等大型软玉饰物作坊。

兴隆洼文化分布图。

本专辑到此结束。图片资料取自《玉器起源探索 兴隆洼文化玉器研究及图录》一书,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编著。著者:杨虎、刘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有关该书的详细内容,请查阅正版原著。

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玉器探究(一)

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df3f32d5d307b886a8972ff37712d162d7407c18

声明:此文由 中国古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