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国内首个明代亲王级壁画墓 墓志相当奇特

【编者按】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在距离郑州市20公里的荥阳市贾峪镇鲁庄村,发现距今531年的明代周懿王墓,墓室内壁有大面积保存较好的彩色壁画。专家仔细识读墓志时发现一个奇特的情况,周懿王墓志竟是由王妃王氏墓志改刻而成。

资料图:墓内的祥云花卉壁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在刚刚举行的明代周懿王壁画墓保护工作专家论证会上,专家认为,这是目前国内首次通过正式考古发掘的明代亲王级壁画墓,意义重大。周懿王墓由寝园建筑、主墓、祔葬墓等多部分组成,其主墓和祔葬墓的排序方式系国内同类墓葬首次发现,对研究明代王墓制度提供了全新材料。

周懿王墓坐北朝南,主墓由长斜坡墓道和砖券墓室组成,单室玄宫,墓室前部有琉璃瓦覆顶的单檐仿木门楼。墓门由内外两层青砖封堵,考古人员在外侧封门的墙底正中发现汉白玉描金墓志,根据志文得知,墓主为明代周懿王。

资料图:周懿王墓顶壁画图案。

专家仔细识读墓志时发现一个奇特的情况,周懿王墓志竟是由王妃王氏墓志改刻而成。“王妃去世后还没有来得及下葬,周懿王也突然因病离世,可能在匆忙之中,把王妃的墓志改刻成周懿王的。”考古队执行领队孙凯介绍说。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主墓墓室内壁布满彩色壁画,以黑、红两色为主,间有青、绿、黄三色。墓室顶部绘有云气,牡丹菊花莲花等花卉,以及鼓、钹、笙、快板、笛、手鼓、琴、腰鼓等乐器。东西两壁画面以云气、栏杆、荷花为主,由于被潮湿的淤泥覆盖,北壁目前仅清理出顶部,画面为歇山顶房屋建筑。

墓室内有两座棺床,东边的棺床是周懿王的,明显高于西边王氏的,显示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墓室已屡次被盗,专家根据出土的大量棺椁残片推测,内棺外壁以红漆髹饰,并沥金粉,内壁贴有麻布。

资料图:工作人员在考古现场拆取周懿王墓内封门。

虽然盗掘严重,周懿王墓仍发现炉、镜、盆、剪、盘、斗、箸、勺等少量铜质明器和一口铅质缸形“长明灯”。

在周懿王主墓东西两侧,目前已发掘出12座祔葬墓,排列整齐,东侧的7座均坐东朝西,西边的5座均坐西朝东。“这种明代亲王墓及其祔葬墓的排序方法系国内首见,为研究明代王墓制度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孙凯说。

资料图:出土的灯台。

祔葬墓中,因出土墓志能明确身份的有两座砖券墓,东侧的周懿王夫人蔡氏墓和西侧的周懿王夫人蔡氏墓。目前发现的9座竖穴土坑墓级别较低,可能是宫人之属。出土随葬品一般有香炉、烛台、花瓶、执壶等铅制品,部分还放置有盘子、碗、盏、香盒、箸瓶等。

“祔葬墓里埋葬的都是周懿王女性伴侣,加上主墓里的王妃王氏,目前发现有13个,她们像生前一样,围坐在周懿王身边。”孙凯说。

资料图:周懿王墓内景。

周懿王寝园坐北朝南,保存不佳。依据发掘出土资料和明代王陵建筑形制资料,专家认为,周懿王墓享殿形制应是面阔五间以绿色琉璃瓦覆顶的单檐歇山式建筑,配殿可能是以灰瓦覆顶的琉璃剪边式建筑。

专家介绍,明王朝对宗室人员实行分封制,周藩始封王朱橚系明太祖第五子,被封在河南开封。周藩亲王共传袭十一世十三王,周懿王是第五任周王。文献记载,周藩简王、靖王、懿王、惠王、悼王、康王、庄王、敬王均葬于荥阳

资料图:出土的筷子、剪刀、香盒等。

专家认为,周懿王墓位置的确定,解决了明代周藩亲王墓位的排序问题,推翻了历代文献的记载,推动了明代周藩王陵的研究工作。

“从发掘情况来看,周懿王墓寝园建筑最后的毁坏是被大火焚毁,可能与明末农民起义军在荥阳的活动有关。”孙凯说。

鉴于周懿王壁画墓体量大、观赏性强,专家建议对其进行原址保护,祔葬墓、寝园建筑遗址等附属遗迹也应在保护之列,相关部门应制定系统的保护方案,共同做好壁画墓的清理、保护、研究和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等工作。(新华社)

Hash:87a2968e516fc7fab31fa5f693ebbc3207ca35a2

声明:此文由 搜狐历史_discard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