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龙台遗址发掘简报

2011年6月辽宁锦州市锦凌水库建设工程开工在即,辽宁省文物考古所研究所对水库淹没区的龙台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800平方米。现将发掘情况介绍如下。

一、地理位置和遗址概况

龙台遗址位于锦州凌海市板石沟乡大牛屯东约1.5公里处,东南距锦州市区约14公里。遗址位于一个北高南低的坡地上,北侧为断崖,断崖下即为小凌河(图一)。遗址西北角临近断崖处有一座烽火台,现存高约5米。中心地理坐标:北纬41° 17′78″、东经120°97′92″,海拔75米。

二、地层堆积

受地貌限制,遗址发掘分为两个区:I区位于烽火台东侧,西北距烽火台约30米,布5×5米探方22个(图二);II区位于烽火台南侧,北距烽火台约20米,东距I区约30米,布5×5米探方10个(图三)。两个发掘区地层堆积都较简单。

I区以IT0201南壁为例(图四)。

图一:龙台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龙台遗址I区探方平面图

图三:龙台遗址II区探方平面图

图四:IT0201南壁剖面图

第①层,耕土层,黄色沙土,土质疏松,厚30-40厘米,出土较多夹砂灰陶片、布纹瓦、瓷片及少量夹砂红褐陶片。

第②层,扰土层,黄褐色,土质较硬,厚10-20厘米,出土少量夹砂灰陶片和布纹瓦。

第③层,辽金时期文化层,黑褐色,土质较硬,厚5-25厘米,出土较多夹砂灰陶片、布纹瓦和瓷片。I区遗迹均开口于此层下。

第④层,黑色,土质较粘,厚5-10厘米,未出土遗物。

④层以下为生土,黄色,土质较粘。

II区以IIT0104南壁为例(图五)。

图五:IIT0104南壁剖面图

第①层,耕土层,黄色沙土,土质疏松,厚10-20厘米,出土少量夹砂灰陶片、布纹瓦、瓷片。

第②层,扰土层,黄褐色,土质疏松,厚10-25厘米,出土少量夹砂灰陶片。

第③层,扰土层,灰褐色,土质疏松,厚10-25厘米,出土少量夹砂灰陶片。

第④层,辽金时期文化层,黑褐色,土质较硬,厚25-35厘米,出土大量夹砂灰陶片、布纹瓦、瓷片及少量夹砂红褐陶片。II区遗迹均开口于此层下。

第⑤层,黑色,土质较粘,厚10-15厘米,未出土遗物。

⑤层以下为基岩。

I区①、②层与II区①、②、③层相同,均为耕土层和扰土层,出土遗物较乱,包括辽金、明清及现代遗物。

I区③层与II区④层相同,为辽金时期文化层,出土夹砂灰陶片、布纹瓦,白瓷片、铁器等辽金时期遗物。

I区④层与II区⑤层相同,土质较粘,不出遗物。

此次发掘的收获主要以辽金时期时期遗存为主,另有少量青铜时期遗存,下文以时代先后顺序分别予以介绍。

三、青铜时代遗存

在对遗址调查和发掘中,采集到较多的青铜时代遗物,但在发掘区域内仅发现两座该时期灰坑,即H12、H15。

(一)遗迹

I区H12位于IT0404探方南部,开口于③层下,打破生土,其南侧压在IT0403北隔梁下,未全部揭露。灰坑已发掘部分平面呈不规则形,直壁,平底。坑内堆积不分层,为灰褐色沙状土,土质疏松,夹杂有少量石块,出土夹砂红褐、灰褐陶片及石铲、石斧、石凿等。口径长约1.92米,宽约1.40米,深0.24米(图六)。

图六:H12平剖面图

I区H15位于IT0404探方北部,开口于③层下,打破生土,被H14打破,其北侧压在北隔梁下,未全部揭露。灰坑已发掘部分平面呈半圆形,直壁,平底。坑内堆积不分层,为黄褐色沙土,夹杂有少量石块,土质较疏松,出土夹砂褐陶片、石铲等。口径长1.2米,宽0.9米,深0.3米(图七)

图七:H14、H15平剖面图

(二)遗物

1.陶器陶系以夹砂红褐和灰褐陶为主,不见泥质陶。器表以素面为主,纹饰见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器形可辨有鬲、盆、钵、罐、纺轮、网坠等。

鬲口沿残片较少,鬲足较多。标本I采:4,口沿残片,夹砂红褐陶,圆唇,敞口,唇外侧饰一周附加堆纹并在附加堆纹上压印花纹,矮领,领部以下残。残高7.1厘米,壁厚0.9厘米(图八:1)。标本I采:2,鬲足,夹砂红褐陶,腹部及足尖部均残损,素面。残高11.1厘米,直径5.1厘米(图八:8)。标本I采:13,空心鬲足,夹砂红褐陶,表面施绳纹。残高5.7厘米,壁厚0.8厘米(图八:4)。

盆标本IH12:4,夹砂红褐陶,侈口,圆唇,弧腹,腹下部及底部残。腹部饰数周弦纹,在弦纹带之间拍印绳纹,绳纹经过抹平,不清晰。口径34.7厘米,残高11.3厘米,壁厚0.6厘米(图八:6)。标本IH12:5,夹砂红褐陶,上贴附一鸡冠状器耳,器表饰弦纹,在弦纹带之间拍印绳纹,绳纹经抹平不太清晰。残高7.2厘米,壁厚0.6厘米(图八:3)。

钵标本IH12:6,夹砂红陶,敞口,方唇外侧回泥呈叠唇,腹下部及底部残,素面。残高6.5厘米,壁厚0.9厘米(图八:2)。

罐标本I采:8,夹砂灰褐陶,仅存底部,下腹弧收,底为台状底。腹部饰细绳纹。底径6.8厘米,残高4.9厘米,壁厚0.7厘米(图八:7)。标本IH12:7,夹砂红褐陶,侈口,尖唇,唇外侧回泥呈叠唇状,束颈,颈部以下残,叠唇和颈部饰抹平绳纹。口径35.0厘米,残高11.1厘米,壁厚0.9厘米(图八:5)。

纺轮标本IT0101③:5,夹砂红褐陶,花瓣状,中心厚,边缘薄,中间有一圆形穿孔,系制作时直接戳刺而成,边缘有压制的沟槽。直径5.7厘米,孔径0.5厘米,厚1.8厘米(图九:9)。标本IT0502②:1,夹砂红褐陶,整体呈陀螺状,平面呈不规则圆形,中间厚边缘薄,中心有一对钻的圆形穿孔。直径4.6厘米,孔径0.7厘米,厚2.7厘米(图九:10)。

图八:出土青铜时期陶器

1.陶鬲(I采:4)2.陶钵(IH12:6)3、6.陶盆(IH12:5、IH12:4)4、8.鬲足(I采:13、I采:2)5、7.陶罐(IH12:7、I采:8)

网坠标本IT0204②:1,夹砂黄褐陶,两端均残,中部有一穿孔贯通。残长4.1厘米,圆径1.2厘米,孔径0.6厘米(图九:11)。

2.石器磨制石器较多,打制者较少。器形可辨有铲、斧、凿、磨棒,锄、饼、镞等。

铲均较扁薄,顶部平,有窄肩。标本IH12:1,直刃,刃部有残损。长13.3,宽8.1厘米,厚0.8厘米(图九:1)。标本IH15:1,肩部以下残。残长9.8厘米,宽7.8厘米,厚0.9厘米(图九:5)。

斧标本IH12:2,顶部较平,刃部有破损,两侧有密集的崩片痕迹。长9.8厘米,宽5.4厘米,厚3.6厘米(图九:6)。

凿标本IH12:3,整体呈长方体状,顶部较平,两侧边平直,刃部残。残长6.4厘米,宽1.6厘米,厚0.9厘米(图九:4)。

磨棒标本I采:16,整体呈圆柱体状,仅存一半。残长9.2厘米,直径6.3厘米(图九:7)。

锄标本I采:1,整体经打制呈亚腰形,顶部较平,刃部较钝。长17.6厘米,宽13.2厘米,厚3.0厘米(图九:2)。

饼标本I采:12,整体经打制呈圆形,两面局部磨制。直径10.5厘米,厚0.8厘米(图九:3)。

镞标本IH12:8,燧石打制,整体呈弧边三角形,凹底,边缘、底边两面琢压而成。长2.2厘米,底宽1.3厘米,厚0.3厘米(图九:8)。

图九:出土青铜时期石器

1、5.石铲(IH12:1、IH15:1)2.石锄(I采:1)3.石饼(I采:12)

4.石凿(IH12:3)6.石斧(IH12:2)7.磨棒(I采:16)8.石镞(IH12:8)9、10.纺轮(IT0502:1、IT0101③:5)11.网坠(IT0204②:1)

四、辽金时期遗存

此次发掘共计发现辽金时期灰坑23座,房址4处。

(一)遗迹

1.房址共4座,破坏严重,范围较模糊,分南北两排,呈东西向分布,南侧F1、F2、F4,北侧为F3。

I区F1,位于IT0101西部。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和基岩。房址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平面呈长方形,由灶、烟道、部分炕体及室内活动面构成。房址通长4.46米,宽3.48米。灶台位于房室中东部,北以烟道与火炕相连,平面近圆形,直径约1.22米,残高0.15米,顶部石块和布纹瓦覆盖;灶眼位于灶中部,平面呈圆形,直径0.6米;灶膛平面呈亚腰形,接近灶门的一端有盖石,长1.08米,宽0.40-0.65米,深0.25米,壁面烧结坚硬且较厚;灶门位于灶南侧,长方形平顶,顶部有盖石,宽0.37米,高0.25米;操作坑平面近方形,火烧痕迹明显,长1.06米,宽0.94米,深0.25米;烟道共有3条,并列排置,于西侧交于一处,三条烟道形制大致相同,宽约0.15-0.25米,深0.15米;活动面位于灶的西侧,烟道南侧,其南部被破坏范围不清,平面残呈长方形,长约2.31米,宽约1.50米,深0.15米(图十)。房址活动面、烟道、灶址内出土较多夹砂灰陶片、布纹瓦及铁镞、铜钱、瓷器等遗物。

I区F2,位于IT0201西北角。开口于③层下,打破生土和基岩,被H10、H11打破。房址北高南低,因破坏严重平面形状不明,由灶、烟道、部分炕体及室内活动面构成。房址通长4.06米,宽3.26米。灶台被H11打破,仅余西北一角,平面形状不详,深0.25米;灶眼亦遭破坏,形制不明;灶膛平面呈亚腰形,两侧有立石,立石面和火道壁被烧成红褐色,长约0.85米,宽0.40-0.65米,深0.30米;灶门位于灶西侧,平面长方形,宽0.39米,高0.29米;操作坑平面近方形,火烧痕迹不明显,长约1.05米,宽约0.96米,深0.25米;烟道共有三条,并列排置,于北侧交于一处,三条烟道形制大致相同,宽约0.1—0.15米,深约0.1米;出烟口平面呈圆形,直径0.30米,深约0.30米(图十一)。活动面范围不清,推测位于灶址北侧和烟道西侧的基岩上。房址、灶址和烟道内出土少量夹砂灰陶片和布纹瓦。

2.灰坑23座。平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三种;坑壁多为直壁,少数弧壁;坑底以平底者居多,锅底状和不平者较少。

I区H4,位于IT0402东部,部分压在隔梁下,未全部揭露。开口于③层下,打破基岩,被H3打破。坑口形状呈不规则形,直壁,平底。坑内堆积不分层,为褐色土,夹杂有黄色小石块,土质较疏松,出土大量夹砂灰陶片、少量瓷片及铁匕、铁钉、铜钱等。发掘部分长径2.27米,短径2.04米,深0.32米(图十二)

图十:IF1平剖面图

图十一:IF2平剖面图

图十二:IH3、IH4平剖面图

II区H4,位于IIT0104东北角,开口于④层下,打破基岩。坑口形状呈椭圆形,弧壁,底不平。坑内堆积不分层,褐色土,夹杂有大量的黄色料礓石块和红烧土粒,土质疏松,出土较多夹砂灰陶片和瓷片。口长径2.10米,短径1.66米,深0.35米(图十三)

图十三:IIH4平剖面图

II区H8,位于IIT0105南部,部分压在隔梁下,为全部揭露。开口于③层下,打破基岩。坑口形状呈椭圆形,直壁,平底坑内堆积不分层,为褐色土,夹杂有大量黄色料礓石块和红烧土粒,土质疏松,出土较多夹砂灰陶片、铁锄、铁铲、铁钉等。已发掘部分长径1.60米,短径1.34米,深0.46米(图十四)。

图十四:IIH8平剖面图

(二)遗物

1.陶器,陶系以夹砂灰陶为主,少量夹砂红褐陶和泥质陶,器表素面磨光。器类可见有罐、器盖、纺轮、圆陶片等。

罐标本IH4:5,夹砂灰陶,下腹斜收,平底,素面,器表轮旋痕迹明显。底径10.4厘米,残高4.2厘米,壁厚0.6厘米(图十五:6)。

器盖标本IIH2:1,夹砂灰陶,顶部较平微内凹,蘑菇状钮,素面。口径10.8厘米,高3.1厘米(图十五:7)。

纺轮标本IG1:6,圆饼状,由夹砂灰陶布纹瓦磨制而成,呈圆饼状,中间有一两侧对钻的穿孔。直径9.0厘米,孔径1.2厘米,厚2.4厘米(图十五:10)。

圆陶片标本IF1:7,夹砂灰陶,由布纹瓦磨制而成。直径3.2厘米,厚1.8厘米(图十五:9)。

2、瓷器,白釉瓷和酱釉瓷为主,多数器底不施釉,器表偶见有弦纹。器类可见有碗、罐、鸡腿坛等。

碗,4件。据圈足形态可分为两型。

A型,2件,圈足较高。标本IH7:1,敞口,尖唇,弧腹。腹内壁底部有明显的支烧痕迹,唇外侧饰一周弦纹。圈足及近底部不施釉,余皆施白釉。口径23.1厘米,圈足径7.8厘米,通高7.3厘米,圈足高1.1厘米,壁厚0.2-0.6厘米(图十五:1)。标本IH4:3,仅存器底部分,下腹弧收。除圈足外遍施白釉,腹内壁底部支烧痕迹明显,腹外壁下部有清晰的轮旋痕。圈足径6.2厘米,高4.1厘米,圈足高1.0厘米,壁厚0.8厘米(图十五:4)。

B型,2件,圈足较低。标本IF1:2,敞口,展沿,尖唇,弧腹略鼓。腹内壁和外壁上腹部施白釉,内壁底部可见两个支烧痕迹,外壁下腹部流釉明显。口径17.5厘米,圈足径6.4厘米,通高4.3厘米,圈足高0.8厘米,壁厚0.5厘米(图十五:3)。标本IT0601②:3,敞口,圆唇,唇外侧加厚,深弧腹微鼓。腹内壁施白釉,釉色微黄,底部有支烧痕迹;腹外壁及底部施酱釉,上腹部施一周弦纹。口径19.3厘米,圈足径5.1厘米,高6.5厘米,圈足高0.4厘米,壁厚0.7厘米(图十五:2)。

罐标本IIH4:1,仅存器底,高圈足外撇,器表施白釉,圈足及内壁不施釉,釉色发黄,腹内壁有明显的瓦棱纹。圈足径10.5厘米,残高6.0厘米,圈足高1.1厘米,壁厚0.7-1.3厘米(图十五:5)。

鸡腿坛标本IIT0104④:1,侈口,双唇,束颈,肩部饰一周弦纹,腹部及底部残,周身施酱釉,腹内壁不施釉,可见清晰的瓦棱纹。口径5.1厘米,残高5.8厘米,壁厚0.3-0.8厘米(图十五:8)。

图十五:出土辽金时期陶、瓷器

1—4.瓷碗(IH7:1、IT0601②:3、IF1:2、IH4:3)5.瓷罐(IIH4:1)6.陶罐(IH4:5)7.器盖(IIH2:1)8.鸡腿坛(IIT0104④:1)9.圆陶片(IF1:7)10.纺轮(IG1:6)

3.铁器,种类较丰富,以镞最多,其它有钉、铲、刀、匕、钩、甲片等。

镞,22件,据形制可分为三型。

A型,2件,铲形镞。标本IIH5:1,平锋,扁柱状细铤。长8.0厘米,宽2.6厘米,镞身厚0.2厘米,铤部厚0.4厘米(图十六:3)。

B型,13件,矛形镞。标本IT0301③:1,剖面呈卵形,后部为銎状。长5.9厘米,镞身厚0.2厘米,銎径0.8厘米(图十六:1)。标本IT0301③:2,镞身前部呈矛形,剖面呈菱形,铤部剖面亦为菱形。残长4.4厘米,镞身厚0.7厘米,铤部厚0.4厘米(图十六:2)。标本IIT0105③:1,剖面呈卵形,铤部剖面呈圆形。残长8.7厘米,镞身厚0.2厘米,铤部圆径0.2厘米(图十六:4)。

C型,7件,凿形镞。标本IT0404③:1,扁锋,斜刃,镞身为四棱柱状,铤部剖面呈圆形。长8.2厘米,镞身厚0.7厘米,铤部圆径0.5厘米(图十六:5)。标本IF1:6,扁锋,平刃,镞身为扁长方体状,铤部剖面呈圆形。长9.8厘米,镞身厚0.3厘米,铤圆径0.3厘米(图十六:6)。

钉标本IT0201③:4,由铁条锻制而成,钉帽平面呈长方形,钉身细长,剖面呈长方形。长7.9厘米,宽0.8厘米(图十六:8)。

铲标本IIH8:2,铲身内折呈三角状,銎部残,窄肩,肩部以下内凹,铲头部圆弧。长14.5,宽5.4厘米,厚0.5厘米(图十六:12)。

刀标本IT0101③:3,弧背,直刃,尖状短茎。通长14.4厘米,宽4.3厘米,刀身厚0.6厘米,柄长5.1厘米(图十六:10)。

匕标本IH4:2,直刃,柄部残。残长9.7厘米,宽约1.8厘米,厚0.2厘米(图十六:7)。

钩标本IT0204②:2,形似北方草原地区常见的挂缰钩,截面呈菱形。长8.1厘米,宽7.3厘米,厚0.9厘米(图十六:11)。

甲片标本IG1:2,上端平直,下端圆弧,周边排列10个穿孔,穿孔两两成组。长8.4厘米,宽3.3厘米,厚0.2厘米(图十六:9)。

4.铜钱,数量多但种类较单一,多为宋钱,另有少量开元通宝。

标本IF1:1-4,开元通宝,钱文真书,对读。直径2.4厘米,穿径0.6厘米,重3.7克(图十六:13)。标本IF1:1-1,皇宋通宝,钱文真书,对读。直径2.4厘米,穿径0.6厘米,重3.9克(图十六:15)。标本IF1:1-2,皇宋通宝,钱文真书,对读。直径2.4厘米,穿径0.7厘米,重4.0克(图十六:14)。

图十六:出土辽金时期铁器、铜钱

1—6.铁镞(IT0301③:1、IT0301③:2、IIH5:1、IIT0105③:1、IT0404③:1、IF1:6)

7.铁匕(IH4:2)

8.铁钉(IT0201③:4)

9.甲片(IG1:2)

10.铁刀(IT0101③:3)

11.铁挂钩(IT0204②:2)

12.铁铲(IH8:2)

13—15.铜钱(IF1:1-4、IF1:1-2、IF1: 1-1)

结语

龙台遗址青铜时代遗存性质较为单纯,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广泛分布于辽西地区的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其核心区域位于今赤峰朝阳境内,年代从夏代中期至商代。小凌河流域以前所发掘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较少,见有锦西邰集屯①、锦州前西山②等;临近的大凌河流域已发掘遗址较多,有北票丰下③、北票康家屯④、义县向阳岭⑤、朝阳罗锅地⑥、建平水泉⑦、阜新平顶山⑧等。龙台遗址的青铜时期遗存与上述遗址遗物相似,属夏家店下层文化无疑。

龙台遗址辽金时期遗存比较丰富,所发现的四座房址尤其是保存较好的F1对于研究辽金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心腹地的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新的材料。受发掘面积的限制,未能对遗址有全面的了解。

另外龙台遗址在调查和发掘过程中,于地表采集大量青铜时代遗物,但在发掘过程仅发现两座灰坑属于青铜时期,此与晚期人类活动破坏有关。推测如此大规模的破坏应与遗址北侧烽火台修建时大量取土有关,根据该遗址辽金时期遗存保存较好的状况,判断烽火台的年代不晚于辽金时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锦州市考古所

附记:本次发掘领队为白宝玉,参加田野发掘人员有:白宝玉、褚金刚、李霞、王宇、崔雷、尹世丹、马红光、姚志勇等。遗迹线图由马红光绘制,遗物线图由李霞、王宇绘制。发掘过程中得到锦州市考古所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执笔者:褚金刚、刘潼

注释

吉林大学考古系等:《辽宁锦西邰集屯古城址勘察与试掘报告》,《考古学集刊》11集,1997年。

②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锦州前西山青铜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辽宁省道路建设考古报告集》,2004年。

③辽宁省文物干部培训班,《辽宁省北票县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第3期。

④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北票市康家屯城址发掘简报》,《考古》2001年第8期。

⑤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义县向阳岭青铜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3集。

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罗锅地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发掘报告》,《辽宁省道路建设考古报告集》,2004年。

辽宁省博物馆、朝阳市博物馆:《建平水泉遗址发掘简报》,《辽海文物学刊》1986年第3期。

⑧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宁阜新平顶山石城址发掘报告》,《考古》1992年第5期。

原载:《东北史地》 2015年第5期

Hash:1dba499b69d7af8d74de8b7c2cf83c37eddf93f8

声明:此文由 叨叨三国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