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这就是黑河哺育下的额济纳胡杨,美的令人窒息!

黑河古称弱水,流到内蒙境内又称额济纳河,在没有看之前,总认为它是一条潺弱的溪水,蜿蜒流淌,时不时断流的小河,直到金秋时节,背起行囊、避开人流,顺着额济纳河沿岸进行了一次河水、戈壁、胡杨沙漠的深度体验,才深深的体会到黑河也是一条奔流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大河。从祁连山居延海绵延八百余公里,时急时缓,既有峡谷隆隆的涛声,也有戈壁潺潺的流淌,到额济纳境内依然宽阔壮美的穿行在广袤戈壁上,哺育着两岸大片的胡杨。在这片极度干旱的戈壁沙漠中,有这样一条大河不能不说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刘怀锋摄影

刘怀锋 1967年生,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副调研员,阿拉善盟摄影家协会会员,业余摄影爱好者,擅长风光摄影,照片多次在阿拉善日报等报刊上发表。

沿黑河两岸星星点点的分布着片片胡杨,它们追随着黑河的水流在沙漠里,塑造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大漠深处的树木,每一道根脉、每一条枝干、每一片树叶都写满了生命的谕示——有关死亡和活着的艰难选择。靠近河岸的胡杨都长得郁郁葱葱,远离河水的胡杨,即使已经倒下化做枯木,也依然挺立着,哪怕是半枯半生也屹立不倒,等待着涅槃重生。

胡杨林的生命,就像是一团不熄的火焰,仅仅依靠着信念和渴望,以及一点点的水分,就可以同恶劣的自然斗争下去,抽出鲜嫩的枝叶,在烈日下默默地站立,为众生撑开一片浓郁的树荫。

秋天的胡杨最是辉煌富丽,它深植大漠、饱经黄沙、寂寞孤独,忍受着戈壁荒漠的恶劣环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固守着三千年不变的信念,演绎了一曲“沙漠脊梁”坚韧顽强的生命赞歌。

文字摄影:刘怀锋

编辑:丸子

审核:彭燕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阿拉善新报》官方微信

Hash:f661776ccbff2392063f408d3ff7228379df01c8

声明:此文由 阿拉善新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