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斥资4万亿,人工打造第二条黄河,为何会遭到印度强烈反对?

中国斥资4万亿,人工打造第二条黄河,为何会遭到印度强烈反对?

我国为何要花费如此多的金钱去建造第二条黄河?第二条黄河说建就能建吗?

当我国提出要将西藏的水引向新疆,试图人工建造第二条黄河的想法时,不少国家都称这不太可能实现,因为该工程十分浩大实施起来绝非易事,印度对其更是强烈反对。

该工程的首要目标是如何在青藏高原上引出水流,面对重重山脉又该如何引流,和刚刚完工的大柱山隧道的难度有过之而不及,短短十公里的路程,不仅耗费十二年的时间消耗的金额也超过两千亿。

那么对于规划了这么多年的红旗河,到底为什么迟迟没有动工修建,是因为印度的反对还是有着其他的原因呢?中国投资那么大的资金去修建这样一条运河,对我们国家有着怎么样的好处?

我国的水源分布严重不均匀,东南沿海不时都会产生降雨,而我国西北地区的有时长达几年都不下一滴雨,荒漠、戈壁成了这个地区的代名词,土地风化正在加剧,虽然我国投入不少力量进行改善,例如大面积植树等等。

但西北地区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水源上,只要还缺水,那么干旱、风化情况就永远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通过恢复西北地区的水循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很多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可实施性实在太渺茫了,所以这一设想也只是我们在吹牛吧,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2016年,我们国家就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方案,那就是修建第二条黄河,红旗河。

相关专家认为西南地区的水资源调到西北地区是完全可行的,因为西藏的东北地区有很多水流量非常丰富的水系,如果将这些水资源好好利用的话,新疆的沙漠地区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片绿洲

当初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在提出的时候,也是备受质疑,但是他现在给我带来的好处和深远影响,足以造福几代人,所以中国修建红旗和势在必行,如果这个工程一旦完工,其一年的降水量将达到600亿立方米。

将在新疆地区建设出两亿亩农田和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它不仅可以改善新疆的自然环境,还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这项工程预计需要花费4万亿,其规模比南水北调工程还要巨大,这项工程如果真的成功实施的话,也将是一件利国利民,惊艳世界的旷世奇作,就是因为建造之后优势太多,所以我国对这项工程也是势在必行,只是目前还需要时间。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项工程如果真的实施起来,也将要克服非同寻常的困难,总工程面对的高度差足足有1200多米,期间还要经过众多河流和地区,还有荒漠戈壁,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也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他筹划了这么多年,但仍旧未实施的一大原因,我们国家做事一向是追求稳妥,但凡是一点不可靠的因素,都要考虑进去,也就是说,红旗河工程正在讨论的初级阶段,只不过是还没有确定真正要展开实施,因此人工黄河不是说建就能建的。

印度为何反对我国的建设?

因为印度人认为中国从青藏高原饮水,可能会造成青藏高原整体水位下降,这个虽然是印度考虑的一个点,但是从夏季角度来看,如果红旗河项目真的能够实施,将会很大程度的增加地下水的含量,从而可以减少夏季面对的水灾泛滥的情况。

而印度其实不受红旗河工程的影响,因为其本身就存在旱季缺水的问题,印度缺乏大型水利设施,不能对水资源进行有力的调动,尽管他们意识到这一问题,但是却不好实施,因为印度教文化当中,河水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他们将河流赋予了神圣意义。

这也不时印度第一次阻挠我国发展水利工程,众所周知,中国内陆的多数水源都起源于西部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这里不光是水源,而且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开发基地,西部地区海拔落差大,水源充足,是水能发电站的绝佳之地。

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就明确提出要开发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水电工程,建设大型的水电站,当时印度就曾经跳出来反对,反对的态度也十分坚决。

其实印度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国内的大部分水源也都来自于青藏高原,他们对青藏高原的水源十分依赖,印度认为,如果我们在雅鲁藏布江下游蓄水修发电站,将会影响他们正常使用水源,印度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自己的水利工程不够厉害,他们建造的大多数水利工程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他们自己的水平达不到现在将矛头转向我们,想要阻止我们建造利国利民的工程,实属是痴人说梦。

如果该工程有了可行性,到时候又怎会怕印度的反对呢?建造红旗河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用强大的科技实力工程专业队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实现造福子孙万代的伟大工程。

中国高铁为何不建在地上,却耗巨资建桥梁?佩服国人的智慧!

中国投资147亿!四万人奔赴台湾海峡,建成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

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造不出航母?看看中国如何突破封锁逆袭第一

Hash:954b77e58bc2e5842b2058a63a300773eaca7cee

声明:此文由 正道观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