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遗址上有座校内博物馆

天宁寺遗址上有座校内博物馆

“以前去博物馆,珍贵的文物都是安静地躺在玻璃罩里,如今在我们的校园里就能亲历厚重的历史文化,还有许多高科技的设备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遗址内涵,感觉十分真切!”宁波海曙中心小学601班的张萁菡同学兴奋极了,因为校园里也有了博物馆。

原来,海曙中心小学建造在天宁寺遗址之上,与校园依首相伴的天宁寺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是我国江南地区现存原体保存最完整的唯一一座唐代密檐式砖塔,也是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为配合学校扩建工程,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天宁寺遗址进行抢救发掘,基本梳理了当年天宁寺中轴线以东相对完整的寺院格局。这些遗迹中的一部分,现亦被原址填埋守护在海曙中心小学这片土地之下。

如何立足百年底蕴与地缘特色,盘活这丰厚的历史资源? 海曙中心小学历时三个月大胆地在校内建起博物馆,成立校内文化空间——探古中心,打造了一座以考古学史为主题的校内体验馆。走进探古中心,历史的细节在墙面娓娓道来,模拟还原的考古现场引来同学们的围观,“小小考古家”的模拟台上同学们正自行操作学习考古步骤;学生与老师共同创作的全息投影仪内,立体的古建筑清晰可见……

“‘双减’政策之下,孩子们对第二课堂并不陌生,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都是校外研学的好去处,但建在校内的博物馆,还是第一次。”海曙中心小学副校长叶华永介绍, 探古中心以“致知力行”教学理念为指引,尝试从儿童视角,构建“考古遗址展示、综合实践课堂、校史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知识空间,通过考古研究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成为了“双减”之下学校探索学生参与性与体验感的重要学习载体。

建在校园内的博物馆更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守护。在探古中心,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为文物装上超声波传感器,一旦靠近超过最近距离警报便会自动响起。为实时监测文物所处环境的温湿度,老师们还指导大家利用掌控板与温湿度传感器搭建简易的温湿度监测系统,一堂堂依托历史故事又融合学科知识的课堂内容丰富且有趣。

海曙中心小学副校长叶华永介绍,接下来,学校还将举办天宁寺考古文物、学生临摹微展等系列特展,开展“沉浸式”考古体验课,通过探古中心拓展课堂学习场景,赋予同学们全新的课程体验。

记者:励彤 通讯员:池瑞辉

编辑 一审:林婷婷

二审:王杨乐 三审:李旭煌

更多关注

●获奖啦!一金二银

●省级示范!海曙这些地方入选

●段塘村安置房一期(玉棠雅苑)抽签定位工作圆满完成!

Hash:0919d3726f2b4e313d37c5ba600f7ddfd12f1614

声明:此文由 一抹书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