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千年古镇,你所不知道的美景!

千年古镇

东华老街

题 记

岁月悠悠,古巷深深。

古街小巷,是悠悠历史的见证者

它们纵横交错在时光里

把所有的沧桑收藏

今天

随我们踏入白沙古镇东华老街

探寻那些曾繁极一时的岁月

古镇建筑 / 别具特色的吊脚楼

▲航拍白沙古镇

白沙古镇地处渝西南长江之滨,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建镇,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其幅员面积237平方公里,辖24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8万,为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美称和 "小香港"之盛誉。

▲航拍白沙古镇东华老街

东华古街位于白沙城区东部,建于明代,长约1000米,宽约1米许。

▲东华街

这里北望长江,南倚山岭,建筑巧妙地利用依山傍水的地形,灵活地进行布局,多为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小青瓦,开敞有序,朴实无华。

▲东华老街

东华街最著名的是临江吊脚楼。它们建在临江的陡坡、峭壁,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东华老街的吊脚楼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渝的活化石”。

古镇生活 / 巷子里的闲适

石板路蜿蜒曲折,小巷深处别有洞天。甫一踏入,浓浓的古朴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沉淀扑面而来。

有的石阶已经布满青苔↓

与其他熙熙攘攘的古街不同,热闹不属于东华街。这里没有店铺、商贾,早年间充当的角色就是农民前往白沙赶场的过道,后来有了另外的宽阔公路,走这条道的人便少了。

▲东华老街

时光荏苒,如今,街上原著居民或外出打工,或迁居,只留下小部分老幼在此生息。那一道道紧闭的木门之后,不知珍藏了多少记忆。

▲老街居民

最令人怀旧的,是街中一侧的白沙古井。方方的石井沿,直径约1.5尺,有的地方已被趴在井旁看小青蛙的孩子磨得光滑。井壁清幽,长了些许青苔,有凹凸的石块,想来掬一把井水,一定甘甜无比。

▲东华老街上的“白沙古井”

东华街的魅力需细细品味。温暖的阳光洒进巷子,投下一片片金色,老人搬一张木凳坐在门口,享受着安逸的冬日小憩。

▲晒太阳的老人和猫咪

▲惬意生活

另外一些当地“土著”——猫咪和狗,有的围绕在人周边摇尾嬉戏,有的来回巡视“领地”,好不神气。斑驳的砖瓦、一草一木好似都露出温柔的眉眼,时间在这里彷佛流淌得很慢很慢。

▲惬意生活

古镇探幽 / 三王庙、流水寺

▲东华老街

往里走,可以看到三王庙和流水寺。三王庙仅见些许痕迹,沿石壁开凿的佛像不幸被毁,仅余一些刻在石壁上的文字,被浸出的水渍剥脱,难以辨认。

▲三王天子摩崖石刻

流水寺建于清道光年间,香火缭绕,梵音清幽。其供奉的观世音菩萨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前柱上写着一副楹联,上联是“夜听流水,圆通法性归觉海”,下联为“昼看寺前,江中迂回渡人舟。”

▲流水寺

流水寺的得名,源于寺旁的流水岩,岩高约5丈,一股清泉自岩上倾泻而出,叮咚的水声与寺内的木鱼声相得益彰,别有意趣。

▲东华街的落日

你来我往,一年又一年

古街小巷,绵长幽深

悠悠然然,与世无争

静守着时光深处的美好

位于东华老街的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总部园区已经建成,未来,白沙古镇一定会随着影视城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实现千年古街的涅槃。

来源:江津日报

↓↓ 阅读原文,看更多白沙新闻。

Hash:f3ff7f8951eb77ed786800a530691337172223e8

声明:此文由 白沙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