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印记)革命遗址普查——发掘红色资源 讲好南海故事

南海是一块充满红色印记的革命热土,至今仍保留着不少的革命遗址遗迹。按照省、市部署,南海区正全面开展革命遗址大普查工作。今天,我们就跟随普查的脚步,到大沥镇的白沙社区探访革命遗址,聆听背后的红色故事。

眼前的这座青红砖屋,是曾任中共南三花工委书记的杜路的故居。在这里,曾经召开了迎接南海解放的白沙会议。杜军红清楚记得,父亲杜路曾经给他讲述的白沙会议等革命故事。1949年6月,中共南三花工委在杜路家里召开会议,根据中共珠江地委“创造条件,开展武装斗争,迎接解放”的指示精神,部署了四项任务。

南海区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资料记载,1946年2月,中共广州市委为了加强对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领导,派杜路任中共南海特派员,以教师身份作为掩护,恢复南海党组织,发展革命力量,开展革命斗争。1949年5月,即白沙会议前,中共南三花工委在里水沈村成立,杜路任书记。

普查发现,除了白沙会议旧址,白沙社区还存有不少红色革命资源比如1928年11月恢复南海县委时作为联络点的陈溪乡(村),1938年救助广州沦陷逃难同胞的杜氏大宗祠。杜路故居所在的南滘村,还有杜国栋、杜国彪和杜福(原名杜国康)等重要革命人物,在村里还保留有他们的故居。

全区革命遗址大普查预计在今年7月完成,届时南海区将根据普查掌握的情况,对区内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资源作进一步的保护利用和活化。

记者:邹颖敏

编辑:蔡梦华

责编:万 芳

监制:何激波

Hash:0468b0bc1530c4fab996b3e3ae4ee5b46673658c

声明:此文由 南海电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