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到广东河源旅行,发现神秘的明朝古村,八角围屋像微缩皇城

作为爱旅行、爱生活的80后,一向对隐藏于各地的古村兴趣浓郁,最近和朋友到河源市旅行,偶然间发现东源县康禾镇有一座神秘的明朝古村。

这座古村叫仙坑村,从明朝建村至今已有400多年,之所以说它神秘是村里分布着兼顾居住性能和防御性能的八角楼和四角楼,它们是客家围屋的一种,从高处看就像古代皇城的微缩版。仙坑村八角楼前面还有一个半月形水塘,是当地的风水池,不仅是传统文化里的吉祥之地,也是重要的蓄水地。

仙坑村依山傍水,是广东北部生态走廊的秘境村落,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幽静、雅致,就像一位下凡的仙子,拥有较高的颜值。

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时分,正是顺光视角,八角楼、四角楼在光影的映衬下更加气质高雅。

据当地人介绍,仙坑村的开基始祖叫叶仰东,他于明朝万历年间携全家迁入仙坑,经过四代人的用心经营,家业于清朝康熙年间初具规模,田产多达2000多亩。

清朝乾隆年间,叶家开始营建八角楼,这座大楼是东江流域最早的防御性客家围屋建筑群,也是仙坑村最早的古民居,位于村里最好的位置,当地人认为不游八角楼不算到过仙坑村。

这座造型独特的八角楼建筑为四进四横布局,外围起到拱卫中心建筑的作用,正堂前方有一块大埕,大埕前面是照壁,之所以不在正对厅堂的地方开设大门,据说和客家人的风水习俗有关。

八角楼内部古朴典雅,看得出主人一家曾经的财富、地位和风雅。

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虽然山清水秀,但人口密度较低,过去为了防贼防盗防敌,在建造房屋的时候非常注重防御性能,仙坑村的这座八角楼的外围墙大部分是由大约30CM厚的麻石条砌成的,两侧的围墙还建有可供行走的顶部走廊,这种结构和很多古城的城墙非常像。

仙坑村八角楼大门上写的是“石楼”两字,之所以被称为八角楼,主要因为围墙四角设有四座碉楼,护墙四角建有四座炮楼,二四得八而得名。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座建筑的围墙和护墙设有多个射击孔,目的是遇到危急的时候可以作为防御之用。

八角楼前后花了16年才完工,内部共有70多间房,厅堂和房屋通过走廊相连,整体上疏密有度,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建筑智慧。

如今的仙坑村,年轻人相对不多,留下中老年人守护着一方热土,他(她)们性格开朗,热爱音乐,张口就是一首动听的客家山歌,在村口游览的时候,我们就巧遇一个“民间歌后”,一开口就惊艳众人。

生活在仙坑村这样的地方,没有压力,确实很容易收获幸福感。

仙坑村的人口不到3000人,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里曾经被列为贫困村,不过在2019年底已经华丽脱贫了。

当地人朴实好客,和他们交谈感觉很舒服。

村里有一座叫天田坝的网红民宿,由华南理工设计院团队设计,风格简约雅致,开窗就是美丽田园,适合周末和节假日来度假。

旅游贴士:建议自驾车前往仙坑村。

Hash:cbd448057a85920656c7f3a2eeafde877ec67e67

声明:此文由 一路南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