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骷髅王,以冢中枯骨装饰马鞍的魏文帝心腹

今天为读者朋友介绍一位东汉末期政治人物——王忠。

王忠之履历,反映了汉末灾荒动乱下的个体、在乱世中漂泊求生的经历。

其本人无独立列传,甚至连字号也失考;只能从同书其他人物传记的吉光片羽中、略窥一二。

① 董卓之祸

王忠,扶风人(扶风,今陕西宝鸡扶风县,汉末属司隶校尉部)。年轻时代的王忠在扶风做亭长,即今天的“社区治保主任”。

三辅暴乱,当自董卓上洛(189)始、至献帝东迁(196)止。这七年间,兵连祸结,百姓罹难。皇帝也在权臣挟制下,颠沛流离;天子从洛阳被绑到长安,又从长安被绑到弘农,最后被曹操挟持到许县,成了一枚人肉橡皮印章,美其名曰“奉天子以讨不臣”,实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时(194-195)三辅民尚数十万户。(李)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魏书六》

三辅。即冯翊,扶风,京兆;长安地区屏障。

王忠为扶风人(同郡著名人物还有法正、孟达)。长安动乱,三辅也不可能独善其身。王忠的社区治保主任也干不下去了,索性加入逃荒大军,随饥民一路南向武关,颠沛求生。

② 人相啖食

当是时,天子百官也饥寒交迫,在李傕、郭汜的淫威下,吃些臭牛骨和糟糠粗菜。天子想讨一口白米饭吃都不可得。

诸侍臣皆有饥色,时盛暑热,人尽寒心。(献)帝求米五斛、牛骨五具以赐左右,(李)傕曰:“朝餔上饭,何用米为?”乃与腐牛骨,皆臭不可食。--《献帝起居注》

甚至从长安逃回洛阳后,饥寒交迫的情况也无法减轻分毫,天子食不果腹,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因为长期断水断粮、竟然成批成批地倚着墙壁、困饿而死。

天子入洛阳,宫室烧尽,街陌荒芜,百官披荆棘,依丘墙间。州郡各拥兵自卫,莫有至者。饥穷稍甚,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魏书六》

这种情况下,指望着人类维持着物质丰富社会下的尊严和体面是不可能的。何况王忠还不是随皇帝车驾而行、而是跟随饥民一路流亡的。

绝境之下,王忠也无法幸免地吃了死去同伴的血肉,以求得一线生机。

王忠,扶风人,少为亭长。三辅乱,忠饥乏啖人。--《魏略》

自此,王忠有了“食人魔”的恶名。

③ 入仕曹魏

初平年间(190-193),娄圭在南阳,替刘表招募饥民入伍;与逃难中的王忠相遇。王忠不愿投奔刘表,凭借亭长出身的些许武力和领导才能,王忠率饥民反击娄圭,还夺了数千残兵。遂将兵马北向、投奔曹操。

操大喜过望,拜忠中郎将(汉末官制紊乱情况下的一种中级军官)。此后,王忠随曹公南征北讨,军前效死。

(忠)随辈南向武关。值娄子伯(即娄圭)为荆州遣迎北方客人;忠不欲去,因率等仵逆击之,夺其兵,聚众千余人以归(曹)公。拜忠中郎将,从征讨。--《魏略》

建安四年(199),刘备趁东征袁术之机,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举郡叛曹。曹公大怒,遣王忠、刘岱(非兖州刺史刘岱,同名人物)讨伐徐州。结果左将军勾结袁绍,袁绍派骑兵队前来助战;袁、刘联军大败王忠,忠死伤惨重,狼狈奔回。

(袁)术死,备杀刺史车胄,引军屯沛。(袁)绍遣骑佐之。太祖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魏书六》 ④ 曹丕作弄

王忠的政治立场,从现存遗留史料看,是站在曹丕一边的。

《吴质别传》曾记载王忠、曹洪共同出席宴会,赴宴者皆曹丕心腹:曹真、吴质、朱铄。其中曹真是曹丕最为倚重的宗室族兄,吴质和朱铄是曹丕四友之二(另外两位是司马懿和陈群)。宴会上吴质倚仗皇帝(曹丕)宠爱,竟然找了几个戏子,当众嘲笑曹真肥胖、朱铄瘦弱;曹洪和王忠劝阻,结果火上浇油,致曹真、吴质拔剑相向,最终不欢而散。

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朱铄性瘦。(吴)质召(倡)优,使说肥瘦。(曹)真负贵,耻见戏,怒谓质曰:“卿欲以部曲将遇我邪?” 骠骑将军曹洪、轻车将军王忠言:“将军必欲使上将军服肥,即自宜为瘦。”--《吴质别传》

曹丕知道王忠出身三辅,因饥寒交迫曾经吃过人肉。

曹丕做太子时,某次君臣出行,路过乱葬岗;曹丕竟然恶作剧,叫随行的戏子,从坟冢间挖出骷髅,拴在王忠的马鞍上。

忠进退失据,面红耳赤,曹丕和随行侍从抚掌大笑。

(文帝)令俳取頉间髑髅系(王)忠马鞍,以为欢笑

王忠成了名副其实的骷髅王。

五官将(即曹丕)知(王)忠尝啖人,因从驾出行,令俳取頉间髑髅系忠马鞍,以为欢笑。--《魏略》

注:俳即侏儒艺人。

⑤ 参与劝进

建安十八年(213),曹公进位魏公。劝进大业,王忠参与其中。

於是,中军师陵树亭侯荀攸、前军师东武亭侯锺繇、左军师凉茂、右军师毛玠、平虏将军华乡侯刘勋、建武将军清苑亭侯刘若、伏波将军高安侯夏侯惇、扬武将军都亭侯王忠……等劝进。--《魏公劝进表》引自王沈《魏书》

王忠此时为扬武将军(官位 )、都亭侯(爵位)。

扬武将军,两汉杂号将军。

在此特别强调一点,“杂号将军”不等于“杂牌将军”。除固定的八重号及四征四镇等将军,其余名号将军皆为杂号,战时设置,战后收回,位阶二千石,同郡守。

著名扬武将军:满宠、张绣、郭淮、法正、邓芝、吴景等;皆魏蜀吴三国腹心之臣。

注:都亭侯,即没有固定食邑,但可领取俸禄的亭侯。亭侯,高于关内侯,低于县侯和乡侯。

王忠以一介“骷髅王”,竟然做到扬武将军、且劝进表中位次紧随夏侯惇(魏朝首任大将军)之后。足见仕魏十数载,颇建功勋,深受宠信。

王忠之后罕见记载,但以《吴质别传》,“来朝”可知,王忠至少活到黄初年间(220-226)。还经历了曹丕四友之一的吴质,与曹真、朱铄翻脸的闹剧(本文第五部分)。善终而死。

⑥ 结语

王忠起于闾阎,出身行伍。在汉末乱世,命若飘絮,身如浮萍,颠沛流离,莫知所向;后随曹公征伐,百死无生。虽然最终侥幸得以善终,也始终被当年食人恶名所困扰。

王忠的命运,其实是汉末乱世小人物的典型代表。

天下土崩,丧乱流离,人性之凶烈、人命之微贱,窥豹一斑足见全貌。慨叹乱世之酷烈,也应珍惜当下之和平,把握手中之分秒。

我是胖咪,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加关注,我会定期更新原创三国类文章。

Thanks for reading.

Hash:2c41b65d6ac2ddff2361d04dcdaadb165e414a32

声明:此文由 胖咪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