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园城市新样板

12月2日,记者走进位于咸安区肖桥村的钱瑛社区公园,只见桂花樱花乌桕苍翠挺拔;羽毛球场、休闲步道贯穿其中;花草丛里,太阳能路灯四处点缀。

过去,这里是一片臭水塘,但凡有人路过,都得捂住口鼻。“如今只要不下雨,我就来这儿锻炼,谁让咱家就在公园里呢!”居民李先生笑称。

去年,肖桥村以纪念革命先烈钱瑛为主题,投资330万元建设社区公园,今年5月正式竣工,大受周边群众的欢迎。

咸安的城市化初期,资源、信息、人口的聚集导致高度密集现象,挤压着建筑空间、交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近年来,该区的做法是通过“绣花”“织补”的方式见缝插绿,大力推进类似于钱瑛社区公园甚至更小的景观绿地,打造“口袋公园”。

“十三五”期间,咸安城区先后建成十六潭公园、潜山公园、青龙山公园、淦河公园、桂花公园等综合性公园,以及学子园、拓荒园、石景园、冯京园等25处社区公园。此外,还有一批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列入“十四五”规划。

一座座公园建成开放,是咸安全力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成果。

“绿色,是咸安的底色;宜居,是咸安的气质!城区建城市公园,乡村建郊野公园,打造全域大公园,我们致力把全区1503平方公里都当成公园来建设。”咸安区委书记李文波说。

打造全域大公园,需要抓铁有痕的力度。

2017年起,该区关闭、叫停非煤矿山35家,投资8775万元,分三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仅桂花片区一地,就种下植物10余万株,播撒草籽45万平方米。

去年,发起“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投入6000余万元进行“五线五治”,宝塔村郭家湾等一批美丽村湾脱颖而出,成为农旅观光好去处。

今年,打响“长江流域禁捕百日攻坚战”,在西凉湖与淦河实施十年禁捕,斥资2000余万元回收拆解461艘渔船,精准帮扶引导渔民“洗脚上岸”。

“硝烟”背后,是咸安不破不立的决心,是处处因地制宜的细心。

大洲湖历史上曾是围湖造田的牺牲品,如今随着大洲湖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启动,一场退田还湖之战打响,28亿元投资、29平方公里规划用地,将在咸安北部空间再造一处湿地大公园。

该区还充分发掘资源禀赋和人文内涵,“十三五”期间,依托萝卜文化高桥镇建成白水田园综合体开门迎客;依托桥文化,马桥镇建设曾铺文旅综合体让一季游变四季游;依托名人文化、湖鲜文化,打造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去年顺利通过国家林业草原局验收。全区环境空气优良率从2016年的76.5%跃升至今年的95.1%,森林覆盖率较“十二五”期末增加1.03%。

咸安,已由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森林城市,朝着更高层次的“全域大公园”崛起。

来源:咸宁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饶敏 吴文谨 李娉

特约记者:胡剑芳 李星

编辑:吕 希

监制:陈 凯

Hash:7ce467e22fcbe37f0ecee4008f05182aa1700ab6

声明:此文由 咸宁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