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林区最美的边陲小镇,即使穷极一生也要来一次

我这次自驾游的终点站就是中国最美的边陲小镇--阿里河,很多朋友可能都没有听过,因为其地理位置偏北很少有人关注这个地方。阿里河属于我的第二故乡,小学四年级来到这里,参加工作的第三年调到了河北。阿里河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梦想回忆,太多太多的感情赋予了这片黑土地。

阿里河镇是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鄂伦春自治旗北部,平均海拔高度在700-800米,地处东经123·43’~123·45’,北纬50·34’~50·36'森林覆盖率95%,是一个纯天然的氧吧,公路两侧全部被树木青草覆盖,哪怕镇里各家的门前院后不是种满时令青菜就是移摘过来的野果树。进入10月份就渐渐的进入了漫长的冬季,这里冬季白雪皑皑一眼望不到边,是南方朋友梦寐以求的旅游胜地。

鄂伦春旗阿里河东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为邻。南与乌鲁布铁镇相接,西与吉文镇、甘河镇接壤,北以伊勒呼里山为界与黑龙江呼玛毗邻,全镇面积4511平方公里。占自治旗总面积的8.1%,镇辖区南北总长100公里,东西宽47公里,辖37个居民委员会,4个村民委员会。镇内外驻企业有阿里河林业局。全镇由汉、蒙、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13个民族构成,人口约65000人。其中农业人口5392人。四周环山,地势平坦,镇区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为0.1-0.15%,主要河流阿里河流经镇东至镇南与甘河交汇。全镇景色宜人,夏季更是避暑的好地方,气候适宜,是老少皆宜的养生之地。

相思谷森林风景区在阿里河镇南43公里处,该景区占地1180公顷,拥有620公顷,具有寒温带特色的原始林。现该景区辖有鄂伦春风情园,鲜卑山庄、原始生态观赏圈、乳泉溅游览区四个景区,在这里游客可尽情欣赏民族歌舞、品尝风味小吃、全羊大席,乘森林小火车骑马、骑自行车原始森林,采野果山珍。该镇还有著名洞穴嘎仙洞,为鲜卑族遗址。在阿里河镇南侧15公里处的高山之巅是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窟窿山风景区,占地面积645公顷,其主要景点有一座耸立的石峰,从西面望去,它如一艘巨轮,行驶在绿色的海洋上;从北面看去,它又如一座金字塔,立在山顶,傲视群山。在山峰西北面,距地面20多米高的峭壁上有一深洞和嘎仙洞遥相对应。传说,在阿里河密林深处有一条黑蛟,它野心勃勃,要占据嘎仙所居住的山洞,经常向嘎仙挑战骚扰,嘎仙为了整治黑蛟,一箭射中对面山中的石岩上,把石岩穿出个深深洞穴,结果黑蛟被吓跑了。

嘎仙洞

位于鄂旗首府阿里河西十公里处的嘎仙山。它本是天然的山洞,很早就存在,当地鄂伦春人都知道,并流传着许多有关嘎仙的神话。在嘎仙山南侧25米的陡坡悬崖上,赫然一个大洞,洞口张作菱形。洞内宏伟宽阔,穹顶浑然天成,高20多米,有如大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米,足可容纳数千人。洞内幽暗深邃,神秘莫测,使人感到一种威严肃穆的恐怖气氛。这洞就是“千古之迷”的鲜卑石室。《魏书》有石室规模“南北90步,南西40步,高70尺”的记载,但不知它在何处,找不到“石刻祝文”的实证,确定不了石室之所在。而揭不开这一谜底,鲜卑史的难题无法解决,不知有多少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为此付出多少艰辛和心血,却终成憾事。1980年7月30日,深有研究、颇有抱负和毅力的考古者米文平,在自己论证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历四探嘎仙洞,终于发现了刻于443年的石刻祝文,确定了嘎仙洞就是鲜卑石室。石刻祝文的刻词为竖行,通高70厘米,宽120厘米,共19行,12个整行,每行12至16字不等,余为半行,为抬头别行与题名。汉字魏书,隶意浓重,古朴雄健,全文201字。这一考古成就,成为历史性的贡献,意义重大而深远。鄂伦春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2001年进行扩建,占地包括广场21000平方米,展厅由原来的一个展厅扩为五个展厅,建筑面职为3200平方米。5个展厅分别为:兴安猎神、兴安之韵、马背天骄、成就展厅、综合艺术厅,其中兴安猎神展厅生动的反映了鄂伦春民族历史发展、生产经济、生活方式、风俗礼仪、宗教信仰等。

布苏里景区:位于鄂伦春自治旗托扎敏镇布苏里山庄(S301省道290公里处),距阿里河镇23公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军事基地原址,为原布苏里战备军事储备基地。1967年,我国为对抗前苏联,在此投资27亿元,历时8年建成。现在的鄂伦春布苏里景区既有陈列馆、叶剑英元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下榻的将军楼、可储存大量战略物资的地下油库和弹药库、北国第一哨等军事题材等景观,又有学生夏令营营房和食堂等休闲娱乐、教育场所。目前已建成为集国防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可接纳游客参观、就餐、住宿。

图尔其民族广场:“库图尔其”鄂伦春语为“有福气的地方、吉祥宝地”之意。库图尔其”广场始建于2006年7月,占地15.36万平方米,广场建有5座鄂伦春民族“仙人柱”式浮雕墙及9个雕有蛇神、风神、鹰神等图案的图腾柱;整个场地从空中鸟瞰,是鄂伦春民族桦树皮盒盖的图案;夜晚在灯光效果下整个场地恰似七色彩虹托起的一团篝火。整个场地创意的构思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鄂伦春民族原始宗教信仰和桦皮文化、狩猎文化,是鄂伦春民族标志性建筑工程。场地西南侧矗立着团结抗战胜利纪念碑,是鄂伦春人民与东北抗联将士团结互助、共御外寇的历史见证。

相思谷:据说相思谷是鲜卑人更早传说的遗址。相思谷成名于公元二世纪中叶。相传当时居住在大泽(达赉湖)一代的鲜卑族部落大酋长洁汾,率领部落第二次南迁前,回石室祖庙(嘎仙洞)祭祖中,途经此山谷。在山坡一石旁巧遇天女相思,两人一见钟情,便以石为媒,当场完婚。事后天女相思嘱咐洁汾:明年此日石旁相会。一年后,洁汾到此,看见石上放一男婴,男婴下压一布条,告知:此婴好好善养,世为帝王。这一男婴便是威振北方、统长江以北的北魏开国帝王五世祖力微。洁汾为了感谢天女相思,便把此山谷赐名为相思谷,并告知后人永远看护。

窟窿山:位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南侧15公里处。这座山顶有一距今200万至300万年的第四纪冰川早期古冰川运动形成的、和拓跋鲜卑石室祖庙——嘎仙洞遥相对应,尤如巨轮、金字塔式、国内纬度最高、相对高度最高、地式地貌险峻的‘冰蚀昆仑石’。昆仑石海拔687.3米、长约150米、宽约5~10米;南侧高52.7米,北侧高62.7米,山体垂直,石质为花岗岩。昆仑石的顶部有中国纬度最高、相对高度最高和地势地貌雄伟险峻的冰臼群,约有1 000个冰臼,小的直经0.05米,大的直经7米,最深达0.4米,多呈圆形、近似圆形,口小肚大底平,是古冰川的融冰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像滴水穿石般强烈冲蚀而成,由于其形态酷似中国椿米的石臼而得名。昆仑石石顶或石壁上,均有褐色的石花、绿色的苔藓、黑色的石耳,这些石衣对岩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岩石风化。(比较陡峭,胆小的女生不建议登顶)

窟窿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被人们称为“天神般的首领”嘎仙,一天打猎回来,得知有个九头魔鬼满盖偷占了嘎仙洞,嘎仙带着巨大神箭赶去。九头魔鬼见嘎仙带着巨大神箭赶来,便说:“这个仙洞已经归我啦。” 嘎仙打量了一下,说他是个蠢笨废物。九头魔鬼一听把自己说成个废物,便提出要与嘎仙比武,谁把挡在洞门的这块大石头扔得远,胜利者就是仙洞的主人。九头魔鬼先举起挡在洞门的那块大石头,运足了力气,扔在甘河边上。嘎仙轻轻地把那块巨石托回来,一跺脚,扔到甘河对岸那座岭上,不偏不倚,直立在山岭顶上,嘎仙站在这块石壁板上也踩出了一个大脚印。九头魔鬼服输了,又提出比箭法,要射刚才扔过去的那块石头的正中心。九头魔鬼弯弓搭箭,可因九个脑袋行动各异,连射三箭也没射中,而嘎仙一箭就射穿了巨石中心,还射出一个圆洞。九头魔鬼一看吓坏了,撒腿就跑。从此,鄂伦春人把石洞叫做嘎仙洞,那座射穿的山峰叫窟窿山。

天书岭:天书岭在百余幅彩绘岩画中,包括首次发现的边长30公分正方形、内涵复杂的彩绘岩画图案。依据岩画的绘画技法、遗存痕迹、漫漶程度和表象对象等方面,结合世界其他地区岩画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析新发现的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据悉,还发现了古人类生活的痕迹。此处石林为距今200-300万年第四纪冰川遗迹。是第四纪冰川消融时对下覆基岩侵蚀而形成的冰蚀柱,因其较大基岩受其厚重冰川覆盖,在冰川消融时,岩石产生释放效应,呈现“层页岩”状,长近百米、高20余米的岩柱神似一巨大的沧桑古书;石林还发现了百余幅远古彩绘岩画,更加似一难以解读的“天书”,故命名为“天书岭”石林。(天书岭目前属于原生态旅游景点,没有栈道,到山顶大约10公里,坡度平均30度左右,爬上去是个力气活,要有思想准备)

鄂伦春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当时是三馆合一的建筑,即在一个建筑内包括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三个单位,故称“三馆”。建筑总面积2800平方米,博物馆只有一个400平方米的《鄂伦春狩猎文化》展厅。2001年建旗五十周年之际,旗委、旗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博物馆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并将图书馆和档案馆二个单位迁出,博物馆改扩建后,总面积3200平方米,内设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临时展厅,成为了一座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在这里照相禁止用闪光灯)。

阿里河早市:过来旅游的朋友如果需要带点山产品野果:如山丁子,臭李子高粱果(野生草莓)、笃实(野生蓝莓)回去,要在8月份,因为野果的采摘期比较短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需要当年的木耳蘑菇需要在9/10月份才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地不论男女都能喝点儿,这个“点儿”可不是一般的点儿,白酒多数是半斤起。尤其是女士,如果摈起酒来,一般的男士摆不平了。下图是野外烧烤,在这里不会有城管的找你,放心的喝,喝开心了直接下河游泳。

1、情义看得比命重:东北人重情义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为了情义二字,什么上刀山,下火海,跑头颅,洒热血,都不在话下。

2、热情如火:东北人性格豪爽,非常好客。他们巴不得把整个太阳都摘下来,用来待客。东北人就是这么简单,喜欢用火辣辣的心,火辣辣的情,跟你缔结友谊

3、好面子:好面子这个缺点,全国各个地方的人都有,但东北人的好面子程度比较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客人来访,没钱也会想尽办法借了钱请客人好好搓一顿。

4、嫉恶如仇:嫉恶如仇是东北人的又一个特点。看不惯以大欺小,看不惯恃强凌弱,一是一,二是二,东北人爱憎十分分明。

5、脾气火爆:“你瞅啥?”“瞅你咋地?”“咱俩出去唠唠。”东北人可以因为一个眼神而干起架来,能动手的就绝不瞎嚷嚷。这也印证了东北人性格耿直,脾气火爆的特点。

6、一条道走到黑:凡是东北人认定的事,就会铆足了劲去干,哪怕过程艰辛,哪怕途中荆棘遍地,哪怕撞得头破血流。这就是东北人的坚韧不拔精神。

7、喜欢抬杠,爱钻牛角尖:东北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喜欢跟别人抬杠,不懂得有度的进退,爱钻牛角尖,殊不知,越钻越窄,到最后,只能是苦了自己。

8、追求完美:东北人眼里是特别揉不得沙子的。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做的尽善尽美,一点瑕疵也不允许。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追求自我,无形中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所以来到这里旅游做客的朋友,本地人好客自己也一定要实在,千万不要装。这里的一切是美好的,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大自然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会。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也领略到了自然的美丽。这就是中国最美的边陲小镇阿里河即使穷极一生也要来一次。

Hash:0de29f217566dbebdd20476b51a285064e7c5f42

声明:此文由 七星手机大卖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