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2035年的淄博这座城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坐标。早在数千年前,古希腊哲人就曾说过 “人们为了生活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恰恰在我们脚下的这方土地上,数千年前就曾挺立过一座气势恢弘的古代城市——齐都临淄。《战国策》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数千年后的今天,这片土地上的现代城市与岁月日新。城市天际线不断刷新,城区拱动发展的身躯,淄博这座现代城市在加速长高长大。曾经低矮的房屋被高楼大厦所代替,过去的田野上雨后春笋般长出了一排排具有现代气息的楼宇。城市的生长,记录着时代变迁,刷新着市民的感知,更承载着人们在淄博的安居乐业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明天会怎样,更让淄博人为之期待。近日召开的十二届九次会议,为人们解读出这座城市的生长密码——淄博要在“打造公园城市、主城提质增容、全域融合统筹、交通快速通达”上下功夫。这些密码不仅帮我们直观想见淄博2035年的模样,其本身就蕴含着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站位。

高标准打造全域公园城市是更大格局的一种体现。公园城市这个概念,很多人容易将其与城市公园等同起来。其实并非如此。以往的城市公园更似是一个个绿色孤岛,镶嵌在城市建筑之中。而公园城市则是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公园来设计建设。在这个覆盖全市的大系统里,城市犹如从公园中长出来的一组组建筑。恰如全委会上的解读——“公园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和演进方向,体现了群众对高品质人居环境的期昐。”

认清公园城市这个概念后,我们再来审视淄博的现实条件,就会发现淄博与公园城市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要求高度契合。作为组群式城市,淄博各城区板块之间相距20公里左右,不仅城乡交错、布局舒朗,而且穿插有大块的绿地、田野。淄博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45.2%,森林覆盖率30.49%。不仅拥有绿的主基调,而且山水林田湖各具特色。如今站在公园城市的高度上来审视,这些优质资源可以更好发挥功用。这也是淄博能够重点做好山、水、林、景四篇文章的一种底气所在。因此,全委会上公布了争取用5~10年时间,将淄博打造成为全域公园城市的愿景。可以想见,到2030年“景在城中、城在景中、人在景中”就是淄博的日常景象。

主城提质增容,同是淄博的城市生长密码之一,也蕴含着大的格局,而且呈现地更为具象。比如在“增容”这篇文章上,四条路径、三个阶段,一目了然。四个路径——“东优、西融、南拓、北联”。三个阶段要三步走——第一阶段到2025年,主城区拓展至张店区、高新区、经开区全域,以及周村区桓台县淄川区临淄区部分区域,形成第一圈层,区域规划控制面积约520平方公里。第二阶段到2030年,在第一圈层基础上,拓展至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周村区全域,以及淄川区、桓台县、临淄区部分区域,形成第二圈层,区域规划控制面积约938平方公里。第三阶段到2035年,在第二圈层基础上,拓展至桓台县黄河大道以北、规划滨淄临高铁以东、北连接线以南、鲁山大道以西区域,淄川区滨博高速以东、南外环以北、新东过境线以西区域,区域规划控制面积约1224平方公里。届时,“四位一体”将基本融为一体,形成以大学城、科学城和主城区南部生态新城“三城”,淄博新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三区”,CBD中央活力片区、东部生态片区、空港物流片区“三片”,孝妇河、范阳河、猪龙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三带”为支撑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显然,这就是2035年时淄博的轮廓。

15年后,淄博主城区的区域规划控制面积要扩充至约1224平方公里。这样大体量的一个城市,各个板块的融合与布局,方方面面都要牵涉到,比如产业该如何优化放置?城乡该如何对接?城市安全等等,必须要站在足够的高度上进行统筹,未雨绸缪。此次全委会提出了要深化“全域融合统筹”,就是围绕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重点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公共服务、统筹生态体系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市安全一体化,更好地做到全市一盘棋,各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协作水平,提升城市整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城市越来越大,对交通的压力与挑战会显现出来。在一定意义上,交通地位也决定着城市地位和未来。在大的区位空间来看,淄博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央居齐鲁。“交通快速通达”也被作为城市发展的一大工作思路在全委会上确定下来。循着这条思路,淄博要构建快速通达的大交通体系。在对外连接上,淄博要努力成为齐鲁通衢——建设贯通京沪、畅通济青的全省全国交通枢纽城市。通过枢纽的路径涉及到水路、陆路、空路——加快淄博支线机场选址,推进滨淄临高铁、沾沂高速、济淄潍高速、济南高青高速、小清河复航和淄博港等重大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强化淄博在全国大交通体系中的作用。淄博还要加快筹划建设与济南、遥墙机场等快速通达的交通线,同步提升与滨州潍坊等周边城市的交通体系。在域内交通体系上,重点规划建设“四位一体”城市外环线,近期依托G309、S102、鲁山大道、桓台北连接线构建“四位一体”局部区域环线,2021年建成淄川南外环、新东过境线,与G309、桓台北连接线构建起“四位一体”区域大外环;加快张博铁路电气化改造,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实施鲁泰大道、昌国路改造及北京路南延、上海路北延快速通道建设,搭建“十三纵二十横”的市域骨干路网。可见,将拥有更大身量的淄博,也必将是一座道路网络通达的畅行大城市

无论是从打造公园城市、发力主城提质增容,还是全域融合统筹、促进交通快速通达。循着这些城市工作思路,我们已经不难想见淄博未来十五年后的模样。细细解读这些城市成长密码,尽管格局更大、站位更高了,但落点却是更加普惠。作为分享城市成长红利的一分子,淄博的每一个人都在期待这座城市的更好生长。生长的力量可以使嫩芽掀起巨石、让渺小的幼虫蜕变成为美丽的蝴蝶,在淄博人们已在感受城市生长的力量在蓬勃涌动。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淄博市广播电视台 记者 王哲

编辑 焦婷婷

Hash:331345b46e6fce7da87211e34f27af3a47fe72b5

声明:此文由 淄博手机台cbb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