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记忆 | 邢台历史文化之东先贤商代文化遗址

邢台是“先商之源,祖乙之都,邢候之国”,被国家确定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科研基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邢台就发现并发掘了商代遗址,迄今已发现20多处,这些遗址主要分布于邢台市区至市区西南七里河两岸,是一个规模比较大并且很密集的遗址群。最能突显商代文化繁盛时期的是以东先贤村为代表的邢台商代文化遗存。

东先贤商代文化遗址位于邢台县石门镇东先贤村,东北距市区约3公里,南邻七里河,北邻邢左公路。该村座落在遗址中部,村南重点遗址区面积为8万平方米,村北重点遗址区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丰富区主要分布在村北,基本形制是方形。1959年对东先贤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查明遗址总体面积在75万平方米左右。

1998年、2000年河北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两次对东先贤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其目的和研究方向是配合“夏商周断代工程”,确立邢台东先贤商代文化分期与年代,解决商祖乙迁邢都的地望问题。二次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遗迹较多,种类以灰坑最多,其次有房址、陶窑等。

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骨器、石器、蚌器等。陶器中绝大多数是生活用器,生产工具类有陶垫和纺轮。器表大多有纹饰,主要是绳纹,其次是弦纹。器类以平底器最多,次为三足器。三足器主要是鬲,为夹砂陶。骨器有镞、匕、刀、锥、笄等。卜骨,多为动物肩胛骨制成。蚌器有镰和刀。石器有镰、铲、斧等,多通体磨光。

东先贤遗址出土卜骨

东先贤遗址出土陶鬲

东先贤遗址是安阳殷墟以外同期少有的几处重要遗址之一。遗址的发掘为解决商文化“冀南发源”之说,印证文献记载,新增了珍贵资料。从遗址布局与规模来看,与郑州偃师和安阳殷墟商城极其相似。这一时期正是邢台商代遗址群的繁盛时期,这与有关商王祖乙迁邢的记载相互印证。

Hash:af4a38b8ed7c89c43af3b80635be9fbef84c4469

声明:此文由 邢台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