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历代著名碑文 | ”江南第一碑“——国山碑

视频更精彩,使劲往下拉!

每一座城市,

都有自己的人文底蕴,

有自己的文物古迹。

就拿石刻来说,

据统计,宜兴有690件。

近日,在太平天国王府,举办了历代金石拓片展。此次展览,精选了5组最具代表性的宜兴碑刻拓片。它们分别是国山碑、平西将军周府君碑、苏轼《楚颂帖》、徐溥墓志铭、吴时宾墓志。

【注释】拓片:把器物上的文字花纹等拓印在纸上,供人欣赏研究或收藏。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素有“江南第一碑”的国山碑。

国山碑位于善卷洞西南一千米处,古称青龙山西山上。它从古至今,一直在这个山上,已经有1700多年了。国山碑是一块短圆柱形巨石吗,高八尺,围一丈。本地人也称之为囤碑,董碑。

碑上的篆文,是三国时期东吴中书东观令史苏建所书。上面的字是绕刻于碑石四周的,字体雄伟,纯古秀丽。在书法史上,与南京岩山的《天发神谶碑》齐名,为古代书法珍品。

Q

这块碑是怎么来的呢?

地方文化

研究者

徐建亚

在三国时期,善卷的山里发生过一次地震,把这块巨石震了下来,宜兴就上报了朝廷。那时大概是公元275年,是三国吴天玺元年。当时吴主孙皓得知这个情况,认为地震是祥瑞之兆,觉得自己要统一天下了,就称发现这块石头的山为“国山”,竖碑立传,就成就了这块国山碑。

这块孙皓认为是瑞祥之兆的石碑,

上面记载了1200种祥瑞迹象,

也成为关于江南地震最早的记载文献。

点开视频看报道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Q

这块碑的拓片在书法上,有何价值呢?

地方文化

研究者

徐建亚

作为文字来讲,这块碑是篆书、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唯一留下来的一块有实物的碑刻。在书法上,艺术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欣赏价值。宋朝的欧阳修因为收藏到这块碑上的拓片,收集到了八百多个字,而感到很高兴。古代赞美国山碑的诗文也是非常多,可见它的价值。

下面要介绍的第二块金文拓片,

即平西将军周府君碑。

它在历史上被称为“三绝碑”,

这是为什么呢?

节目版权归宜兴市广播电视台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整理编辑 | 一只呆欢

Hash:047cb840b7120aeb04cb537d1600ae8f2e3d223a

声明:此文由 阳羡茶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