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三笑点秋香,华太师一夜改“龙亭”

某日,风流才子唐伯虎参访苏州一座寺院,偶遇前来进香的华太师府上女眷,恰巧看见丫鬟秋香,惊为天人,为其美貌所吸引。于是尾随不舍,状甚疯麻,秋香三笑留情。为亲近佳人,唐伯虎隐瞒身份,混入太师府当书童,深受太师赏识,赐名华安。唐伯虎向秋香表明身份,无奈秋香不相信。幸得好友祝枝山授以妙计,唐伯虎谎称祝枝山有意聘他作西宾,允他选一婢女为妻。为挽留唐伯虎,华太师准他在众婢女中选妻。几经波折,唐伯虎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周星驰版《唐伯虎点秋香》

上世纪六十年代,长城与邵氏相继出品同名电影《三笑》,分别由当红影星陈思思、向群与凌波、李菁主演,风靡一时。九十年代,周星驰与巩俐主演的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上映,更是勇夺当年票房冠军,引起一番观影热潮。

三笑留情,唐伯虎点秋香,从明朝开始,流转至今,却是一个乌龙,有两个大大的bug。据说,秋香原名林奴儿,本是金陵名妓,比唐伯虎足足大了二十岁。除此外,华太师的原型华察,明弘治十年生于无锡县隆亭,因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被称为“华太师”,却比唐伯虎小了二十七岁。如此算来,秋香比华太师大了将近半个世纪,三人年龄不等,实在难以发生上述美艳动人的故事。然而,后人多好事,移花接木,将他人事挪在唐伯虎身上。才子佳人,风流韵事,本就为人所艳羡,借着唐之盛名,三笑姻缘也就广为流传开来。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华太师 黄霑饰《唐伯虎点秋香》

如此说来,华太师也是借着唐伯虎之盛名,才为人所熟知。不过,回到华太师的故乡无锡,却是流传着关于他的诸多传说和故事。

听当地人讲讲,或者找本书来看,你就会发现,这个太师实在是不简单。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华太师原型 华察

华察,原籍河南。其祖上北宋末年南渡,迁居无锡之隆亭,逐渐成为无锡望族,元明间华氏先后迁到堠阳(今坊前)和鹅湖(今荡口)。嘉靖五年,华察中士,选为庶吉士,后调户部主事,又迁兵部郎中;后任翰林院修撰,参与校录各朝实录;又出使朝鲜,后任应天府会试主官,拜侍读学士;拒绝奸相严嵩结纳,遂告老还乡。

嘉靖十八年,华察奉命出使朝鲜。在朝期间,华察显示了横溢才华,为朝鲜名士所敬重,结下深厚友情,其唱和诗歌被朝鲜国王收入《皇华集》。17年后,华察的侄儿华重庆被倭寇挟持,路过朝鲜时出逃。当朝鲜人知道他是华察侄儿后,热情款待,护送回国。此番出使朝鲜,华察虽名扬海外,却萌生隐退之心。回国后,即辞官返回无锡,修建“嘉遁园”,准备隐居。三年后,经父亲劝导,华察方才再次出仕。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华察善诗词 参与碧山吟社

嘉靖二十二年,华察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又拜侍读学士,奉旨主持应天府乡试,录取者多为王世贞、徐学谟、王叔杲等当时名士。翌年逢大比之年,主持会试和殿试,所录取李攀龙、皇甫濂、吴情、冯有年等,亦为当世大名士。因广收名士,华察遭他人嫉恨,在嘉靖面前中伤于他。据说此科状元,本是无锡胡埭人吴情,嘉靖帝看了道“堂堂状元,岂能无情?”就将浙江临海人秦鸣雷取为第一名,吴情则无情地被降为第三名。

嘉靖二十四年,因屡被暗算,华察“抗疏乞归,拂衣归田”,从此再未出仕。华察在家隐居三十多年,侍奉父母,编修族谱,主持地方公益事业,素以“五不欺”(不欺天、不欺君、不欺亲、不欺友、不欺民)自慰。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华氏义庄

华氏一族乃江南望族,家底丰厚,给华察留有万亩良田,自然无忧。返乡后,看到民生疾苦,征得父亲同意,华察仗义疏财,烧毁租约,分出一半良田给贫困佃户。华察又倡议,在华氏家族中创办“义田”,用义田的收入帮助本族贫困子弟读书。华察自己捐出800亩田,族中为家族出过大力者每百亩捐3亩,出幼微小者每百亩捐5亩。

荡口华氏义庄号称“江南第一义庄”,不断得到充实,帮助本族贫寒之家渡过难关,为本族贫赛子弟提供学习机会。作为家族公益项目,义田与义庄的兴建,能够扶危解难,持续为家族贫寒之家提供帮助,是荡口华氏之所以能繁荣兴盛的重要原因。华氏家族家道昌盛,人才辈出,单单明清两朝,就培养了三十七位进士之多。明代顾宪成说,“江南数巨族者,必首推华氏。”高攀龙也曾说:“吾邑惟华氏族最大,他族不得望矣。”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荡口古镇

华察造福乡梓,还有许多惠民善举。他先后出资造新桥、修旧桥计25座,有的桥至今犹存。

嘉靖三十二年,倭寇在江南作乱。无锡新任县令王其勤与正在地方上催收粮税的官员翁大立、监察御史孙慎一起拜会华察,请教应对措施。

华察认为,应该立刻修复无锡县城墙。承平日久,无锡县城早已残破,无法承担防御功能。华太师率先捐出500两银子,侄儿华承业也认捐300两响应,地方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助。次年,工程启动,无锡民众纷纷参与,历时两个月竣工。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抗击倭寇

嘉靖三十五年,倭寇袭击江南;四月抵达无锡,四乡掠夺。知县王其勤募集乡勇数百人,号称“义兵”。五月初八凌晨,城内义兵搭乘小舟,出城与倭寇交战。倭寇中有头领冲杀过来,被守军用手铳击中头部身亡。一番混战,无锡守兵退入城内,依靠城墙防御。倭寇头目被击毙,无法攻下城池,遂解围而去。是役,无锡有36人战死,被封为义士。

战后,华察查看城墙,作《新城颂赠王其勤》,写诗称赞守城官民,批判吝惜钱财者。“荒城久芜没,嗟此陵谷迁。一朝复壮观,新规胜于前。重关既缭绕,绝壁何高坚。危堞入层汉,飞楼瞰涂渊。人称水陆会,地险东南偏。版筑声甫歌,烽火已烛天。城上乱流矢,城下多贼船。杀人盈四野,猩血赭平川。城门一以闭,市肆独晏然。君侯日登城,荷甲夜不眠。督战却狂寇,夸中满炊烟。恒情难虑始,明哲贵几先。向非保障功,要领安得全。嗤彼守财奴,如何惜所捐。”

无锡豪强隐瞒田亩,穷人被额外加征的现象比较严重。利用修筑城墙抗击倭寇的机会,华察争取到王其勤、翁大立、孙慎等官员的支持,倡议丈量田亩,组织丈量队伍,用三个月的时间,查出漏税田16万多亩,免去额外多征的粮七千多石。华察倡议丈量田亩,损害了地方豪强的利益。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三公祠

一些被查处的豪强凭借权势进行中伤,伺机报复,使官员翁大立被借故革职,孙慎、王其勤被调任。华察为之不平,四年后在荡口鹅湖边为他们建立了一座“三公生祠”,亲自撰写《首建三公生祠记》,连同丈量器“步弓”一并刻石于祠内墙壁上。

因荡口相对闭塞,华察后迁居隆亭,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据《锡山景物略》,“至今过其前,不敢仰视,侯门王府,叹壮丽不如也。东西两园,不山不水,能自山自水,极土木之胜,十步一阁,琼宫阆苑,意出人间。闻工役告竣,使者以册进,首一叶开载石灰一项,费四千金,即掩卷,余置不目,盖作法于奢,公自知之矣。”

华察少时聪颖,十二岁能诗文,也是一个才子。乔迁新居,心情喜悦,志得意满,溢于言表,一挥而就,赋诗以志,“茅屋近城市,飞尘满平陆。车马纷往来,冠盖相追逐。晨起劳逢迎,漏深未遑宿。遥忆东皋上,吾庐在空谷。春风草木长,秋雨禾黍熟。携樽洽亲侣,荷锄戒童仆。行看门前山,卧对溪边竹。寒暄自相代,苍翠常盈目。何慕虚荣名,悠悠恋微禄。”

漫步东亭老街,华察的豪华住宅已经毁坏湮没,仅存大门,称为“华学士坊”。四柱高耸,上承楼座,东西两侧青石须弥座上为八字影壁,束腰上雕双狮戏球花纹。以此观之,足以想象昔日府第的宏伟壮观。说起东亭的来历,与华太师的豪华住宅有着不得不说的故事。

水满则溢,物极必反;韬光养晦得保身,得意忘形难周全。华察在无锡过着悠闲自得的惬意生活,却让有些人心生厌烦。有人奏本参他,心谋不轨,动用皇砖,私造龙廷,阴谋造反,朝廷即派钦差前来勘查。获此消息,全家惊恐,华察冷静一想,计上心头。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东亭老街

早在明代,即有隆亭。华察搬来前,隆亭布局混乱。华太师建造府邸,同时重新设计,规划隆亭,历经三年,也就是“千日造隆亭”。或因“隆亭”与“龙廷”的读音相同,才授人以柄,被落井下石。因隆亭在无锡县城东乡,也就索性改为东亭,即为“一夜改东亭”。

到底有没有人去告状,深究也甚无大意。倒是隆亭与龙庭读音相同,却是大忌讳。华察久居官场,一定深知其中利害,改名为东亭,既是迫不得已,也是一种智慧。几百年来,口口相传,这句话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无锡人常指处心积虑辛辛苦苦干了好久,由于突发事故不得不改变初衷的事情。

唐伯虎点秋香竟有一个大bug,华太师在无锡“一夜龙庭变东亭”

华学士坊

宏伟壮丽的东亭华察府第,早就颓败,只剩下一座华学士坊,在那里供后人瞻仰。然而,当我们穿越历史,回到那个年代,就可以发现华察的确不简单。华太师的不简单,不仅仅因为他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还因为他能保持一种独立,不为权臣所挟持,不为名利所负累;更因为他还能体谅底层百姓生存之艰难,不畏与地方豪强相抗争。

山阳编辑整理,图片来自互联网。

敬请关注江南文脉

Hash:7dd84e38450ec92febe030110d63652f43862ffa

声明:此文由 知l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