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古遗址丨寺洼遗址

寺洼遗址位于临洮县衙下镇衙下村洮河西岸二、三级台地以及相接的寺洼山半山以下地带,属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又称“庙坪—鸦沟遗址”,是“寺洼文化”的命名地。遗址于1924 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次发现并进行发掘。2006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北起林家沟,南至古洞沟,东自阶地边缘,西达寺洼山半山地带,占地面积约 600 万平方米。除寺洼文化外,还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以及齐家文化、辛店文化遗存。其年代距今约 5000 ~ 3000 年。

遗址保存良好,周围地貌未发生大的改变。文化层距地表0.4 米~ 2 米、厚0.5米 ~ 2 米。暴露遗迹、遗物有灰层、灰坑、白灰面、墓葬以及彩陶残片、骨器和石器等。主体遗存为青铜时代寺洼文化。根据采集陶片可知,最早的遗存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有灰陶小口尖底瓶口、网格纹彩陶片等。还有马家窑文化遗存,采集有典型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片,橙黄陶黑彩,有水波纹、锯齿纹等。寺洼山的半山腰,有齐家文化灰层、白灰面房址等遗迹,采集有完整篮纹双耳罐等典型器物。还采集有典型的辛店文化双耳彩陶罐。

寺洼文化是甘肃东部地区普遍发现的一支青铜文化,以马鞍口陶罐为代表性器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寺洼遗址规模宏大,文化遗存延续 2000 多年,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探讨甘肃中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文化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甘肃省文物局)

Hash:b2143e2674051b6947ed455fe03e1c268230dead

声明:此文由 发现甘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