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仙居33件下汤遗址“宝物”亮相国家博物馆​

万年上山 文明之源

这里有

最早的碳化稻米

最早的彩陶

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

11月21日

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的

国家博物馆人头攒动

正在这里开展的

“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吸引全国各地观众慕名前来

一睹万年上山的风采

此次展览是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榜单公布后,首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的“百年百大考古遗址”。也是万年上山继1月15日—3月14日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展出后,首次走出浙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 仙居下汤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在本次展览中展出。

对于“上山文化”有什么了解?

你最先想到了什么?

上山文化距今11000年至8500年,2000年11月,考古学家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2006年,以上山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被正式命名为“上山文化”。此后在以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了一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文化考古发现成果举世瞩目,充分证明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

袁隆平院士题写的“万年上山,世界稻源”

上山遗址早期文化地层中出土的炭化稻米

仙居的下汤遗址与上山文化

有什么关系呢?

上山文化是浙江历史之始,是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上山文化遗址群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规模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其中仙居的下汤遗址是上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汤遗址

是万年浙江的缩影

它比河姆渡遗址早3000年

下汤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地处灵江流域,区域位置相对独立,是上山文化遗址群中分布最南的遗址。下汤遗址发现于1983年,1989年被公布为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勘探、试掘和研究;2018年下汤遗址被列为浙江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为配合遗址公园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深入发掘。下汤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米,证明了该遗址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遗址出土了以石磨盘为代表的大量石器和以红陶罐特有为代表的大量陶器。经考古认定,该遗址包含上山文化(距今11000~8500年)、跨湖桥文化(距今8000~70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6000年)、好川文化(距今4500~4000年)四大阶段。

仙居下汤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

下汤遗址是远古中华最早出现的定居村落之一,是我国早期农业社会和早期村落形态的“化石”;它年代跨度最长、文化序列最全、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开发利用最具潜力,是万年浙江的缩影!

仙居33件下汤遗址“宝物”

亮相国家博物馆

快来一睹为快

展览现场

下汤遗址出土的红陶罐

下汤遗址出土的磨盘、磨石

温馨提示:本次展览为期两个月,11月21日至2022年1月21日。展览地点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去参观。

来源 |仙居发布

Hash:36671101dd4b6a212567c074363d9b78b998dc2a

声明:此文由 小镇故事知多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