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和平将军在宁分享朱氏家风 :立德树人、勤俭持家

5月11日下午,“红心铸伟业 德风传万家”公益活动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的嫡孙、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中国预警与电子战专家——朱和平将军现场与2400多位市民共同分享自己的家风记忆。

“作为两位老人深情疼爱的孙子,我常常想念他们,想起和他们一起泛舟中南海的幸福童年,想起和他们一起经历了‘史无前例’年代的风风雨雨,想起在暮色中陪伴他们散步谈心度过晚年时光的日子……”朱和平在作品《永久的记忆》中这样记录。

据介绍,朱和平8个月起就与爷爷朱德、奶奶康克清生活在一起,从小对爷爷的品德耳濡目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来自《朱子家训》的谚语至今仍悬挂在朱德四川仪陇马鞍镇老家的堂屋里。朱和平说,爷爷反复对他们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强调,“粗茶淡饭,吃饱就行;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不然就无法融入到工农群众中去了。”爷爷一直勤俭到去世,却在去世前立下遗嘱,让家人将他的2万多元存款作为最后一次党费上交党组织。

“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的朴素家风影响着朱家的每一个位后人,贯穿其中的是一个“德”字。立德首先要立信仰,守公德、严私德。朱和平回忆,1962年,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有一次吃饭,爷爷奶奶专门安排了由马齿菜、野苋菜组成的一桌菜,爷爷边吃边对他们说,“这菜苦吗?长征时我们连这样的菜都没得吃!现在毛主席领导人民克服困难,带头不吃肉,我们也要同人民共艰苦。”吃完饭,爷爷就让身边的孩子全部深入群众中去。在朱家,还有一本从建国后记到1970年的账本,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翻开账本,朱和平却发现爷爷的工资随着年份越发越少,原来,不是工资少了,而是爷爷自己四次主动要求减薪,将钱款用于国家发展。

1987年,朱和平的儿子朱辰出生。虽然康克清精力不够了,却依然严格要求朱辰。朱和平表示,这些品德已经深深融入朱家人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

记者了解到,为了这次南京的家风记忆分享会,朱和平和夫人携带了40多斤图书来到现场与听众分享。同时,还加印了2000册《永久的记忆》,送给到会的每一位听众。

本次分享会还特别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文联委员会委员、中国视协副主席林永健。林永健说,朱德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朱德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始终正道而行,这一思想正是来源于家庭,同时也将其作为好的家风传承下去。

活动还表彰了多位在敬老爱老助老岗位一线服务的优秀志愿者。据悉,本次“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暨朱和平将军分享家风记忆”公益活动,由中国文史出版社联合红心伟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新悦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举办。

Hash:3ca9336295c599e8e455bac46d4117f1946314a7

声明:此文由 老年周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