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64岁的老公园,周边房价最低12万一平,过去却是外国坟山

上海开埠后,外国人大量来沪,供居住办公用的建筑越造越多,同时公墓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那些曾经由外国人建造的公墓,一度也遍布城内各个角落;它们中的大多数,现在已经成了公共场所。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静安公园,过去是静安公墓,现在成了都市人离不开的休闲绿地。无独有偶,从公墓到公园的模式,在上海市区还有一例,就是现在的淮海公园

淮海公园从1958年建成对外开放到现在,已有64年历史。名叫淮海公园,是因为公园的大门直对每天车水马龙的淮海中路。公园紧邻上海地标之一的新天地,地段绝对不输静安公园所在的静安寺商圈。在网上查了一下,周边的地价意料之中的寸土寸金,最低房价也达到了12万/平以上。然而,许多人可能忘了,淮海公园的前身,是沪上有名的八仙桥公墓

八仙桥是个地名,过去指的是西藏南路延安东路、普安路这一带。当时这个区域内最出名的地标,就是曾经那个妇孺皆知的“八仙桥菜场”。到了现在,从上海市区的地图上,只能查到“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这唯一一个位于八仙桥区域内、并与之相关的地名。八仙桥公墓,过去正是在八仙桥区域的西边,故名。

1865年,英美租界工部局花费4000两,购买了如今公园中、南部及原南市区体育馆的地基,约3.4万平方米,建成公墓。1870年,法租界公董局又购买了如今公园北部的土地约1.45万平方米,次年建成新公墓。这一南一北两块地合称为八仙桥公墓,共有墓穴4339个,其中93%是外国人。由于八仙桥公墓的英文难念难记,所以当时人们更多得称其为外国坟山。

两个租界共同运营的联合公墓,成了后来淮海公园的雏形。建国后,八仙桥公墓被迁往市郊青浦吉安公墓,此后公墓被改建为了公园。曾经举办葬礼的教堂与墓门都被拆除,只留下了曾经墓园里繁盛的林木。如果不知道过去那段历史,绝对不会发现这里曾经被作为墓地使用。

现在的淮海公园,成了淮海路上一个小而精致的开放式公园。小时候逛淮海路时,看到消防站,就知道淮海公园到了,也意味着淮海路快逛到头了。现在的淮海公园,和小时候记忆中的模样已出现了不少变化,也经过了1997年与2009年两次大翻新,可观赏植物也达到了120多种。

周边的购物商场、写字楼拔地而起,公园被包围在建筑群中,一片郁郁葱葱。这里更多承担的是街心绿地的功能,没有什么游玩设施。平日里,周边街区要举办一些市民活动的话,也会放在淮海公园门口的小广场上。来这里的游客自然不会多,更多的是过来晒太阳、嘎山湖、健身锻炼的老年人,以及忙里偷闲或者顺路经过的工作族们。

闹中取静的淮海公园,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记忆;在身心疲惫之时,来这里逛逛,确实可以得到短暂的放松,忘却烦恼。

Hash:23b7ec25bc4972a385c3d90446c372e5e96174de

声明:此文由 Shirley雪梨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