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史话 | 百年海关遗址背后的故事......

东澳税厂(1899.10.5-1919.5.31)

万山群岛是中国第二大群岛,位于珠江入海口,东邻香港、西接澳门,是华南的天然屏障。因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历来都是海防重地。

就在这片海域之上,19世纪末,为了堵截鸦片走私,征收鸦片税厘,监管往来商船,清政府在距离澳门约14海里的万山群岛东澳岛上设立了拱北关东澳税厂。

东澳岛地理位置图(底图为1910年版《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广州、澳门、香港图”)

1899年10月5日,东澳税厂正式开展业务,一度成为拱北关区第二大分卡。至1919年5月31日,“缘该处盗贼繁多,因之征收短绌,每月仅得关税数两,无须员役多人,分驻此岛也”,海关总税务司发布命令,东澳税厂撤离,距今正好100年。

探究东澳税厂的存亡兴衰,是乱世之下,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充满了屈辱、无奈与悲壮......

民船贸易被不受海关监管的洋船所取代。

根据不平等的制度,拱北关各分卡只能监管华籍民船,不能监管外籍洋轮。东澳税厂主要监管香港往来粤西沿海港口的华籍民船(帆船)。1898年,法国强租广州湾(湛江)后,带动了香港至广州湾之间轮船贸易的兴盛。

这些轮船都被外籍船公司所垄断,不受海关监管,不向海关纳税,而且速度快、更安全,因此越来越多的货物放弃民船,而选择洋轮运输,导致东澳税厂业务量不断减少。

清末航行在珠江口的外籍轮船

东澳税厂办公人员

在中国人民抗争中,鸦片贸易被禁止。

东澳税厂设立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鸦片走私、征收鸦片税厘。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中国人民的长期抗争,以及国际舆论对鸦片贸易的谴责,英国对华鸦片贸易已难以为继。

1911年,中英签订条约,大幅提高鸦片关税,限制鸦片进口。民国之后,北洋政府决定自1917年4月1日起禁止鸦片贸易。此后,东澳税厂业务量持续下降,到1919年,税厂监管船舶减至每月8艘,撤销东澳税厂已是大势所趋。

海关总税务司安格联发布第2651号通令,要求各关自1917年4月1日起,“不论直接或由关栈进口鸦片,概行停止”。

拱北关各分卡监管鸦片进口时使用的标记印封

孤悬外海的分卡,时刻受到海盗的威胁。

东澳岛所处的珠江口一带,长期以来都是海盗汇聚之地。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珠江口一带海盗活动达到顶峰。海盗不仅劫掠过往船只,还公然挑衅海关各分卡。

东澳税厂孤悬外海,始终处于海盗威胁的巨大阴影之下,为了人员及税款安全,总税务司下了最后关闭税厂的命令。

1914年香港附近被海盗劫掠并焚毁的客船

左图:《中华民国八年拱北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记载东澳分卡被撤销的消息。右图:1915年5月28日《申报》刊载海盗击毙拱北关洋员新闻

一百年过去了,因东澳税厂地处海岛,人烟稀少,遗迹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当年水手房、办公区、生活区、泊船处、水井、古道烽火台仍然依稀可见。

东澳税厂职员合影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今日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任人欺凌的中国,国家大门的钥匙早已放在人民的袋子里。东澳岛上百年海关遗址,仿佛时刻在诉说着一个道理:国弱则关衰,国强则关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处全国罕见的海岛旧海关遗址群,也成为了研究清代至民国以来海关制度变迁,揭露帝国主义对我国经济侵略,探究华南海防史、航运史、外贸史的鲜活教材。

供稿单位:拱北海

Hash:4ad81efb55103d64e6a73ab36de565bc21fc9dd0

声明:此文由 《金钥匙》杂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