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橘子洲大桥!每个长沙人的独家记忆!

配称为一座城市符号的大桥

就像一件好的雕塑

犹如城市之魂

历史的尘埃

岁月的风花雪月里

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朽

橘子洲大桥

在每个长沙人心中

就是一座记忆符号

这是一座由老一辈长沙人民自己建起来的大桥 如今 一座座高楼大厦矗立在大桥两岸 湘江一桥也随着长沙的前辈们渐渐老去......

1965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长沙视察。路过湘江的时候,看到排长队等待过渡的人,就问身边的长沙市领导:“衡阳有大桥,武汉也有大桥,长沙为什么不修桥啊?”市领导有些为难,但如实回答:“我们没有钱。”陶铸说:“你们应该修一座大桥。修桥的钱,你们出一半,中南局出一半。”

建一座湘江大桥大概需要1600万,我们筹800万就可以了。但是工程一直拖着,到“文化大革命”中后期,长沙市政府才重新提出来。 国内最著名的两座桥是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

1971年,长沙市革委会大桥建设指挥部派人去考察了这两座桥,回来后拟出一个方案,决定搞“双曲拱桥”,外形在纵横两个方向均成弧形曲线。

1971年9月6日正式开工,其总投资1800万元人民币。1972年10月1日,长沙湘江大桥(一桥)建成通车,使湘江两岸交通畅通,城市连为一体。

拱肋采用三段式焊接而成,用船运到河中央,再吊至桥上焊接。

工人们正在对拱肋进行焊接

1972年10月1日,耗时一年的工程完工,湘江一桥正式通车了。

俯瞰图

橘子洲大桥穿过橘子洲横跨过湘江,把两岸连接在一起。桥上江水滔滔北去,桥上车流南来北往。

桥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街边马路上的路灯排成一列亮起,旁边的高楼耸立,闪动光辉穿透更深邃的黑暗。

如今

橘子洲大桥开始封闭提质改造,

为期两个月,其中 6 天全封闭。

这座在湘江之上矗立了

近半个世纪的桥,

在年轻的 " 新一线城市 " 长沙中,

终于无可避免的,显出了老态。

航拍湘江一桥、二桥。摄影 唐大柏

上世纪 80 年代末,长沙湘江大桥更名为 " 湘江一桥 "。2006 年,1 月 12 日,湘江一桥改名橘子洲大桥。

于是,这座拿下 " 湖南省首届科学大会奖 "、第一届 " 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 "、"70 年代国家优秀设计项目奖 " 的 " 一桥 ",有了自己的名字。

这座没有旅游攻略会将它列为景点的桥,却成了许多人对长沙最初的记忆。

桥上可以看到湘江浩荡,桥上可以看到洲岛蜿蜒,桥上可以看到烟花烂漫,桥上可以看到长沙城的大好风光。

桥的这头是河东,桥的那头是河西,白天长沙人在这座桥上奔波、拥挤、吵嚷、焦躁,夜晚长沙人从这座桥忙着回家、赶去约会、欣赏风景、等待惊喜。

橘子洲大桥总是热热闹闹,长沙人把一整天的喜怒哀乐全丢给了这座桥,然后匆匆离去。橘子洲大桥又总是默默无语,收着每日的车水马龙,守着每年的潮涨潮汐,然后慢慢老去。

如今,载满了抱怨的橘子洲大桥,终于要整修了。它会变得大不一样吗?或许会,但很可能,也不会。

但橘子洲大桥永远是一桥,是长沙城最老最美最值得我们永远惦念的桥。它在我们的幻想里,它披着朝霞,洒着星光,亮着灯火,飘着花香。

两个月后,我们将和它再度重逢。或许那时,我们能够收起对它的抱怨,说一声:"橘子洲大桥,很高兴再次遇见你"。

编辑/吴双婷

编审/刘明君

来源/红网

Hash:785a15b6ef45608372d61d03f0f5086f3193e380

声明:此文由 芒果帮女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