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水春秋㉕ | 功不可没!宁乡城区三分之二的人口用水都离不了她!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提及黄材水库

相信咱们宁乡人都不陌生

当年水库修建

那么

是如何一步一步发挥作用的?

现在的黄材水库在原来的基础上

又增建了哪些设施?

今天的《沩水春秋》第二十五期

黄材水库(下)

(点击下图,立即观看视频)

图文版本

1965年5月,黄材水库枢纽工程正式竣工。其实早在竣工前5年,也就是1960年,黄材水库就已经开始蓄水并迅速发挥实效。当时,水库与总干渠的修建同时进行,水库落闸蓄水后,从总干渠渠首至铁冲河段21公里便可通水实现灌溉,这也是首批享受黄材水库“福利”的地区。“当时水库的灌溉面积达5万多亩。”长沙市黄材水库灌区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朱拥政说。

看着渠道里奔腾而来的河水,农民们喜笑颜开,终于可以告别“靠天吃饭”、“颗粒歉收”的难熬日子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受益更加激发了大伙的建设热情,无论是水库还是干渠的修建工地上,时刻都能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78岁的邓国均曾多次参与黄材水库的渠道建设,回忆起那段岁月,邓老很是感慨。

“我从10多岁就开始参与修建,那时候是全民性的,大家都停了生产劳作去修建,直到来年要播种了才停止修渠道。”原长沙市黄材水库灌区管理局退休职工邓国均回忆,当年大家修渠道的热情很高,眼看着上游的农田有了水源灌溉,他们也盼着有一天,水能顺着渠道流进自家的田里。可是,要将渠道修通并不容易,除了起早贪黑扑在工地外,客观存在的困难需要大家一个个攻克。

“1964年村里通水不方便,水源还在喻家坳与双凫铺交界的万家坳处,那里全是岩石,水很难过来,我们就用炮轰,中午和晚上各放一次炮,用炸药炸开,慢慢地水源就下来了。”邓国均回忆道。

随着水库工程趋于完工,其灌溉面积不断扩大,高峰时期,甚至超出了原本设计效益的17%。“1971年,黄材水库的灌溉面积达到了35.9万亩,其中高峰期达到了42万多亩。”朱拥政介绍说。

充足的灌溉水源为灌区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灌区粮食亩产量从原来的三四百斤提高到了上千斤,1987年宁乡更是一跃成为了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宁乡、望城益阳三地农民终于摆脱了旱灾的威胁。

有数据显示,黄材水库多年来平均来水量为1.92亿立方米,黄材水库保障农业灌溉的同时,也承担着人口用水、工业用水的重任。

“黄材水库作为宁乡一个不可或缺的水源工程,它具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经济效益大,现在黄材水库所承担的灌溉功能有35.9万亩,基本达到了宁乡灌溉面积的一半。二是供水作用大,它解决了宁乡城区三分之二的人口用水问题。”朱拥政说。

黄材水库的水滋养庄稼的同时,也浸润了农民的心田。有了水库做保障,等于保住了宁乡农业的命脉,撑起了农业大县的蓝天。不过,黄材水库的功能可不只有灌溉一项,它在防洪、发电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洪水来临之前,我们会根据天气预报进行防护演算预泄洪水量,把腾空的库容用于拦蓄洪水,最大限度减少下游的灾害损失。”朱拥政介绍说。

每年4至9月,宁乡降雨量丰沛,黄材水库进入汛期。除了保证水库蓄水缓解下游压力外,总干渠沿线的安全也是重中之重。每年汛期,渠道沿线都有专人24小时值班。赵智军是总干渠二平交道站站长,他所负责的渠道汇集了黄材水库与月山河流出的水,防洪压力巨大。

“汛期我们分为两人一组,一天两次巡查,一旦发现月山河里的水短时间内暴涨,我们就会打开平交道的4张闸门放水,减少水量对渠道的风险。”赵智军说。

除了汛期巡查外,汛期之外的常态化管理也是防洪的重要手段。“10月份开始,我们进行常态化管理,清理扫障河道的淤泥、砍伐沿渠道的杂树以及外坡的平整都是我们亲力亲为。”黄水局煤炭坝灌区管理所塘湾管理站站长张学兵说。

黄材水库运行几十年来,为宁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黄材水库同时开工建设的还有水库发电站,1965年5月1日,发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这是省内第一座进口发电机组,发电当年就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保障了黄材‘七一六’矿、黄材镇沿线400多名住户以及黄材镇双凫铺镇工农业的用电。”黄水局水利经济中心发电站站长喻鹏说。

之后,发电站几次扩容改造,发电量逐年增加。2017年,电站还荣获了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的荣誉。

随着国家电网进入千家万户,水库电站的职能也发生了改变。“现在我们主要职能是防洪、保安兼发电增效;调节汛旱水位,确保溢洪道大坝渠首防汛、抗旱设备设施的用电安全。”喻鹏介绍道。

黄材水库在发挥巨大作用的背后,也隐藏了不少隐患。要知道当年修建水库时,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修建条件极其有限,这也使工程存在一些漏洞。如果不及时补救,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时,黄材水库大坝主体为粘土实心沙壳墙,渗水严重,这既不利于蓄水,也有随时溃堤的危险。而主干渠的建设也因测量不合理导致卡水、水流难以到达灌溉地等一系列情况,加上当时渠道没有护坡护砌,时间一长,渠道容易滑坡下塌,渠床容易泥沙淤塞。每逢暴雨,都让人心惊胆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水库、渠道修复及配套设施建设成了每一位黄材水库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黄材水库及黄材灌区大事记》记载:1974年12月,黄材水库渠道整修工程指挥部成立;同月总干渠扩建加固工程开工,调集民工3万人,计划1980年完工; 1977年2月,完成渠首至白石岭57公里渠道扩建,过水断面加宽1—1.5米,裁湾取堵38处,改造建筑物250处,增加5个流量,扩大灌溉面积5.5万亩,利用率提高35%;1982年3月,水利部对黄材水库进行“三查三定”,1984年,水库被鉴定为病险水库,被列入水利部“七五”期间重点加固的43座病险水库之一。

时至今日,黄材水库及配套设施的完善还在继续进行中。站在黄材水库的主坝上眺望,远处群山静立,偶有鸟儿惊波掠影,镶嵌在宁乡西部屋脊的水库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风姿。从1958到2019年,61年风雨沧桑,黄材水库早已成了宁乡人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它将永远矗立在时间的长河里,连同那些血汗、那些甘甜,一起载入史册。

PS:

记得周四晚上20:05分

守候在宁乡电视台综合频道~

节目每月两期

每期12至15分钟

同时

宁视界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台以及腾讯视频网

记 者 | 喻梦霖 任铁 杨亚

编 辑 | 周 婧

编 审 | 苏 健 刘 静

Hash:e13a5c97aa26cc40eaae2f6d12fca3f420d95b4f

声明:此文由 宁视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