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工基地扩建时挖出一古墓,椁盖一盗洞引风波,此物成非遗宝物

1977年9月,武汉空军某修理所驻地一片繁忙景象,许多军人正在随县城关西郊擂鼓墩附近扩建厂房。擂鼓墩位于湖北随州市区西1公里处,相传春秋时期楚令尹杜越椒叛乱逃到这里,楚庄王率师追击,到这里鼓进军,因此而得名。

施工现场有座小山包,东南距描鼓墩县城两公里,依山傍水,是一处风水宝地。但是此时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工地,当军人们开山放炮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大片质地松软的褐色泥土。主管施工的副所长是个文物迷他警觉到下面可能有文物古迹,立即向所长郑国贤做了报告。所长和地方政府取得了联系。很快,县里派了一位搞文化的同志来看现场,因为这个人缺乏考古意识,看了现场觉得没什么特别之处,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告诉部队可以继续施工。

县里来的同志走后,郑国贤还是不放心,工程虽然继续进行了,他却根据现场情况又两次向随县文化馆报告,均未能引起重视。“我们是爆破施工,怕不能再放炮了吧?”出于军人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使命感,郑国贤对施工的监管越来越严,“疑为古墓”的心理有增无减。相比之下,县里的文化部门却觉得部队上的人没事找事。这也难怪,“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许多专业人土还没有完全回到工作岗位上,当地的文化部门缺少考古专业的人オ,不具备甄别古墓的能力。

至1978年2月,军方在褐土层下挖出了2米多长、1米见宽的长方形大石板,所长深感事态严重,立即下令停工,并再次向随县县委汇报。随县文教局王君惠局长决定派文化馆副馆长王世振立即去现场查勘。王世振经过勘查,大吃一惊:“真的是古墓!这么大的墓从未见过。”

1978年3月19日,时任省博物馆副馆长兼文物考古队队长的谭维四带着钴探专家陈锡岭赶到现场。他们经过详细测算和现场查看,初步确认:这是我国已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本椁墓,比马王堆1号墓大六倍,比江陵风凰山168号墓大十四倍,构筑在岩石上一叫岩坑竖穴。”这种墓穴在南方还是第一次见到。谭维四当场拍着额头说:“好险,我真是惊出一身冷汗。开山炸石的炮眼,最深的几个距此墓木盖板只有80厘米了!哪怕再来一次轻微的爆破,这个古墓就彻底完蛋了。”

随着收盖板揭开后,出现有人们眼前的并不是满是宝藏的地宫,而是一幅景:所有的文物都浸泡在3米深的浑水里,一些棺木横七竖八的浮在水面上。抽水作业很快展开,当工作人员清理出这些浮棺并往外抽水时,随着水面的下降,三段横梁和一根直立的木柱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浑浊的水

面下看不清是何物。这时,一个发掘队员自告奋勇地爬上跳板,趴在水面上方顺着横梁往下摸。“是编钟!我摸到一排编钟啦!”在这个队员兴奋地喊叫声中,人们惊喜万分。在场的考古专家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他们知道,在这么高的位置出现成组编钟,再往下走肯定还有“大家伙”。

考古发掘工作很快展开,此后的发掘,举世震惊。

曾侯乙墓呈“ト”字形,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墓中随葬以九鼎八簋和编钟、编磐为主的礼乐器,遵守了周代诸侯的身份,反映出先秦社会严格的礼乐制度,以及人们对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

墓内出土的器物许多带有铭文。特别是一件刻有“曾候乙之寝戈”铭文的短戈,出土时置于主棺旁,当为曾侯乙寝宫侍卫使用之物。这些表明主人应为曾保乙。

在曾侯乙墓的发掘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让考古专家们因之惋惜的意外,也有一个让考古专家们为之争论的疑团。

这个疑团源自曾侯乙墓椁盖板上的一个盗洞。在勘探之初,考古人员在曾侯乙基中室上方的盖板上发现一个80厘米见方的盗洞,造成一根椁木塌陷和泥土涌入。根据现场遗留的一些盗基工具分析,此墓大概在战国晚期至秦汉时被盗墓贼光顾过。曾候乙墓中的文物是否完整、墓室积水是否因盗洞造成是考古学者争论的焦点。

据发掘后的实际情况表明,曾侯乙墓所处地层位于地下水水平面之下,埋藏后不久地下水就已经渗入,千百年来保持了古墓室高度三分之二的水平位置,由于墓室内积水的形成是在盗洞被挖之前,所以盗墓賊当年无法进入墓室盗走文物。

墓室积水,不仅挡住了盗墓者,而且还从另一方面保护了基中的大部分文物。历经2400多年,总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除少数几件因积水、震动掉落地面,其余全部整齐地挂在木质的钟架上,这不能不算是个奇迹。

经过4年的反复试验和试制,1984年成功复制出形的全套曾侯乙编钟,目前,曾侯乙编钟已成我国罕见的非遗之物,不仅代表古代青铜器的成就,而且表明了古代音律的高度发达。

Hash:586eab85373307bda6d154322fbe01eaac378f2b

声明:此文由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