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第二竟是一位女性,身世极为传奇却鲜为人知|文史宴

文/义昀学士

基于多种原因,元史大家已经很不熟悉了,遑论北元迁徙回草原以后的历史。然而北元的历史也不乏精彩之事、杰出之人,在北元分崩离析之后再次统一蒙古的满都海夫人,其传奇的一生就很值得介绍给大家。

请输入标题 bcdef

“底波拉啊,兴起!兴起!你当兴起,兴起,唱歌。亚比挪庵的儿子巴拉啊,你当奋兴,掳掠你的敌人。那时有剩余的贵胄和百姓一同下来;耶和华降临,为我攻击勇士。” (《圣经•士师记》5:12--13)

有一个故事讲述多少年,

有一个名字传颂多少代,

故事里有多少马背春秋

名字里有多少巾帼风采。

啊,满都海,满都海!

人们心中的满都海。

——蒙语歌剧“满都海斯琴”幕前曲

满都海斯琴的雕像

满都海斯琴的画像

本文将讲述 蒙古帝国的中兴之母、被称为成吉思汗第二的满都海斯琴哈敦的故事。

在几百年前那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草原大地上,是她把当时四分五裂的蒙古帝国重新统一,做到了先祖铁木真做到的事情。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 满都海斯琴哈敦也像曾经的蒙古女王唆鲁禾帖尼哈敦(大司马按:拖雷之妻)和阿剌海别吉(大司马按:成吉思汗之女)那样,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蒙古帝国的历史。

黄金家族的低谷

且从满都海的娘家说起。

满都海出生于公元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蒙古源流》记载:“满都古勒有二夫人,大夫人乃卫喇特•伯格哷逊太师之女,大鼻子中宫也。小夫人乃恩衮•卓罗思拜•帖木尔丞相之女,满都海•彻辰夫人也。”(《蒙古源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清 萨囊彻辰著,道润梯步译注P272)

从史料可知满都海夫人出身于汪古部(恩衮为汪古谐音)丞相之家。然而《黄金史纲》的记载与《蒙古源流》有一点出入,就是《黄金史纲》记载满都海的父亲卓罗思拜帖木尔是土默特的恩库特部丞相。不过多数关于满都海的研究都倾向于认同满都海出生于汪古部之说。笔者也认为满都海出身汪古部。

然而,到了满都海出生的年代汪古部早已失去了阿剌海别吉(大司马按:成吉思汗之女,鼓动其攻金)监国时代的繁荣富强。尤其在经历了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浩劫与元顺帝北上元上都的跌宕岁月之后,汪古部也就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汪古部的幸存者们选择了迁徙,有人说迁到了今天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也有人说今天内蒙赤峰的翁牛特部蒙古族是汪古部遗民,还有人说汪古遗民西迁到了今天的宁夏贺兰山一带,更有人说汪古部定居在今天的蒙古国境内了,但这些都是学者们的猜测还没有实际的考古证据支持。

但是作为遗民,与蒙古帝国世代通婚的汪古部贵族们在蒙元帝国内部还是很有实力和财力,这是后话。

可以肯定的是满都海的父亲卓罗克帖木耳是丞相,说明满都海妥妥的是一位官二代。能想象的到作为丞相的父亲定是从小就给予满都海贵族式的教育并严格要求她。所以年幼的满都海公主得以在草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到蒙汉各样的文治武功,这与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也正是这良好的教育使得满都海文武双全并为她后来的辉煌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年轻的满都海画像

在此有必要多用一点口舌说说满都海生活的时代。自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当时以元朝末代皇帝妥欢帖木儿为代表的元朝政府则北迁到长城以北的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草原)继续与朱明王朝政权对抗。因元上都在元大都(今北京)正北方,所以这一时期的元朝政权被史学家称为“北元”。

到了北元政权第三位可汗脱古思帖木儿与明朝于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大战,战败被杀,此战之后北元政权元气大伤,此时黄金家族在草原上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元上都遗址

草原上又回到了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前的四分五裂割据局面。统治者除了被长城以南的明朝称为鞑靼的北元残余势力外,还有西部崛起并日渐强大的瓦剌部(卫拉特部)以及东北的兀良哈部(包含朵颜、福余、泰宁三卫)。

瓦剌与鞑靼的相爱相杀

说来话长,其实自宋朝以来长城以北的汉人就称草原上的游牧政权为鞑靼。如蒙古部被称为为黑鞑靼,如宋人赵拱的《蒙鞑备录》、彭大雅游记《黑鞑事略》就是专门描写宋朝时蒙古人的社会风俗,而称这一时期的汪古部为白鞑靼。

因为汪古部地域阴山北麓,其土地正好是农牧结合的地带,且 汪古部很好的吸收了游牧文化农耕文化这两种文化使其在文明与富裕程度都比草原的游牧部落先进很多。所以,相对于草原上仍然铁血的黑鞑靼们汪古部被称为“白鞑靼”。

说白了,就是作为白鞑靼的汪古部要比草原上的黑鞑靼富裕的多经济发展的好,这一点很重要后面就知道了。可是,明朝进入历史舞台之后也就迎来了大航海时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取代了草原丝绸之路,汪古部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北元时期的草原与长城以南的明朝

注意:明朝对吐蕃无实质性控制

却说西部逐渐强大起来的蒙古瓦剌早已不把正统的鞑靼放在眼里了,就这样东西蒙古开始了权利斗争。

瓦剌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时期就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被称为“斡亦剌惕”,到了北元时期瓦剌部控制着整个西域和中亚的部分地区所以实力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军事实力,这时更不把黄金家族控制的鞑靼部放在眼里,于是开始挑起对鞑靼部的战争。

到了瓦剌部领导人也先的时代,这个西蒙古政权瓦剌已经成为了草原的霸主。

也先觊觎长城以南的明朝文明果实,于是以战争的形式跟明朝交流,其“交流”成果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战”。

同时,也先领导的瓦剌对于鞑靼的战争是残酷和血腥的。因为依照黄金家族的正统性传统,非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的后裔不能继承元朝黄金家族汗位。也先作为非黄金家族的蒙古军阀自然是仇视黄金家族血统的,于是对鞑靼的战争中大肆屠杀黄金家族成员。

多行不义必自毙,也先称霸草原后也仅仅一年就被弑,不过此时黄金家族的后代也被他杀的仅剩满都古勒汗和其兄阿噶巴尔济的孙子,也先的外孙巴彦蒙克两个人了。

“大元天圣可汗”也先

满都海变身黄金家族

却说公元十五世纪中期前后,鞑靼部此时是成吉思汗第十二世孙满都古勒汗(也称为满都鲁大汗、满都拉汗)在位时期。满都古勒汗时期的鞑靼部更是日渐衰微,他虽贵为黄金家族之后,可是无力与西边强大的瓦剌部抗衡。但是, 他却做了一件改变了蒙古帝国历史的事情,那就是他爱上年轻的满都海。我们的故事就从这段萝莉配大叔的故事开始。

话说年近不惑的满都古勒汗像满都海家族提亲时,满都海正值豆蔻年华,两人年龄相差悬殊。据说满都海还有了一位青梅竹马的恋人,此人也是身份高贵之人,乃成吉思汗胞弟合撒儿后代的科尔沁部首领乌讷博罗特。更何况长满都海公主二十二岁的满都古勒汗却是要娶满都海为小哈敦或为侧室,而满都海家族的女人们也都不看好这段婚姻,满都古勒汗虽是黄金家族之后,可是如今只能说是个“破落户”了。

但是年轻又聪明睿智的满都海最终忍痛离开了青梅竹马的恋人乌讷博罗特选择了大叔满都古勒汗并跟他成亲做了小哈敦。史料并没有记载满都海为何放弃青梅竹马的恋人乌讷博罗特而跟从满都古勒汗的,这许是天意吧。

满都古勒汗

公元1465年,满都古勒汗迎娶了满都海,在草原上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从此满都海成为满都古勒汗的小哈敦,正式跻身黄金家族之列。

满都海的斡尔朵(哈敦的毡房被称为斡尔朵)是欢歌笑语的,但另一个斡尔朵里的主人伊克哈巴儿图哈敦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伊克哈巴儿图哈敦是谁?她,是满都古勒汗的大哈敦!而她的父亲伊斯满太师(《明实录》译为癿加思兰)乃西域一军阀掌管着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的军队。

作为当时蒙古帝国黄金家族之外的领主,伊斯满太师手握重兵仍辅佐满都古勒汗,自然不是什么忠诚,乃是觊觎鞑靼部汗位这块肉。所以,为了政治和权利的需要把自己的女儿伊克哈巴儿图哈敦嫁给了满都古勒汗。

唉,容在下心疼一下这位可怜的伊克哈巴儿图哈敦,她是政治权利的牺牲品,因为他的丈夫满都古勒汗并不爱她,也不曾在她的斡尔朵过夜更不曾亲近她 (《汉译蒙古黄金史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朱风、贾敬颜译注第10行P70),即便是跟她四目相对时满都古勒汗的眼神也是冷漠的。

《蒙古源流》里哈巴儿图哈敦被称为大鼻子中宫哈敦,我们且谨慎的猜测一下是不是哈巴儿图的样貌平庸又是太师之女而不受满都古勒汗珍爱?不得而知,总之满都古勒汗不爱她。而她的青春,她的人生就这样被辜负在了她的斡尔朵里,纵然她绫罗绸缎,珠光宝气。

而满都海的斡尔朵却是日日欢声笑语,虽然是小哈敦,满都海享受到了满都古勒汗所有的爱,所有的陪伴,所有的呵护。满都古勒汗真的爱她,所以满都海也特别快乐。

他们不久也就有了爱情的结晶,满都海为满都古勒汗生了一对公主,长公主叫博罗克沁公主,二公主叫伊克锡公主。满都古勒汗自然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可是,满都古勒汗始终没有儿子,这就面临一个严峻的“继承祖业”的问题。

思前想后满都古勒汗只好寄希望于他同样疼爱的侄孙儿巴彦蒙克济农(副汗,二把手)了。

欢迎参加征文大赛!奖金多多!

文史宴“纪念金庸”征文大奖赛,诚邀各位读者参加!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Hash:09bebebcaebedcc83ce4c9307909f172cdda8da6

声明:此文由 文史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