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滇门户,湖南怀化最值得游览的六个旅游景点

怀化别称鹤城、鹤州、五溪,位于湖南西部,地处沅江中下游。怀化是中国东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拥有诸多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遗迹。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怀化最值得游览的六个旅游景点吧。

一、洪江古商城

洪江商城位于怀化市洪江区,地处沅水、巫水汇合处,依沅、巫两水而建,成形于元末明初,至今仍遗存2000余处古建筑,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依稀可见其古代商贸重镇的大气。洪江古商城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明清江南营造法式,又兼具显著的沅湘特色。每一处宅第都仅以砖、木、石为材料,一颗铁钉都不用。精致的窗棂、格扇、门雕与造型精巧的栏杆,飞檐翘角展翅欲飞,虽复杂细致,却又简朴自然,体现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极致。

洪江古商城的街道一般分为两种,平整、稍直且长的称之为“街”,沿山沟而建的叫做“冲”,冲、街之间因地势变化所形成的走道称为“巷”。街巷密集交错,石阶遍布,狭窄弯曲,路面全是用石板铺设,是典型的古代商城建设模式。古城中完好地保存着一大片自明清至民国时代的寺庙、墟场、驿站、衙门、钱庄、银行、书院、学堂、会馆、作坊、洋行、客栈、茶楼、报社……青耳粉墙,雕梁画栋,古香古色,苔藓苍苍。

迷宫一样的洪江古商城街巷里,星罗棋布着许多富商巨绅的宅第,有的甚至是货栈兼招待客商住宿的商行。宅第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四周为青砖砌的封火高墙,中堂极为高敞。有干天井和湿天井,廊阶用十分平整的大青石板铺成。每进门都有一座用青石板镶制成的太平缸,每一面都雕刻着精美的吉祥图案。还有些是圆形或六角形的观赏鱼缸,上镌诗词与鱼龙花鸟书画雕刻的艺术性均高,令人叹为观止。

二、万佛山

佛山位于 化市通道县林口镇的太平岩村,距离通道县城约20公里,山中有绵延一百多公里的丹霞峰林地貌。风景区内有8大景区,包含有独岩挺秀、七星古庵、福地洞天、雄狮望月、擎天一柱等几十处绝妙景点和500余处地质遗迹。这里民风纯朴,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丹霞赤壁与碧水青山相映成趣,而且丹霞地貌各种地质类型齐全且分布集中,是一处集科研考察、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理想之地。

这里自然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山上步道很好走,对于城市中缺少日常运动的游客来说,爬起来也比较轻松,特别适合周末休闲游山。山中丛林里的地面上,是多年的落叶,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周围是松涛阵阵,有时能听到小鸟的叫声,会让人感到无比的轻松。山中一段峭壁上有一座悬空玻璃栈道,在玻璃栈道中行走,不仅能观赏到山中美景,还可以挑战自己的胆量。

三、龙津风雨桥

龙津风雨桥位于怀化市芷江县城内的舞水河上,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历经沧桑400余年。历史上几毁几修,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贾游客往来云集最繁华的地方,史称“三楚西南第一桥”。旧时叫龙津桥,俗称江西桥,因桥像条乌龙横卧舞水之上,又被称为乌龙桥,是居住于此的侗苗同胞渡河和避风雨遮太阳、送阴凉避暑热、唱歌跳舞、谈情说爱、休憩闲谈之地。

龙津风雨桥全长146.7米,宽12.2米,为当今世界第一大风雨桥,2000年12月被载入吉尼斯记录。整个风雨桥为全木质架构,无一钉一铆,气势宏大,如一条长龙横贯东西两岸,既保留了侗乡建筑文化品位,又充分体现了当代的园林建筑艺术。桥的人行道宽5.8米,长廊两侧共设厢房式店面94间,隔间建有7处凉亭,亭最高17.99米,抚扶木栏,登上观赏亭,舞水两岸风光尽收眼底。

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位于怀化市芷江县城东郊的七里桥,是中国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旧址,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专题性纪念馆。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23日期间,国民政府在此举行受降仪式。受降纪念馆主要建筑有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等。其中受降纪念坊被誉为“中国凯旋门”,上端形如“山”字,四柱三拱。门上面镌刻着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题词和《芷江受降纪念坊记》。

受降会场包括按原貌恢复的受降会场和受降资料陈列,为40年代典型兵营式建筑,采用声光电高科技手法陈列展出国家重要文物和重要文献资料上千件。纪念馆同时还有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室内陈列的桌、椅、沙发都是当年的原物。离此不远处的芷江机场,曾是二战时期盟军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飞虎将军陈纳德的中美混合大队和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曾以此为基地。机场附近的中美空军联队俱东部和机场指挥塔现仍保存完好。

五、黔阳古城

黔阳古城位于怀化市洪江区黔城镇,地处沅水上游,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黔阳古城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1400年,较湖南省内的凤凰古城早900年。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诞生于此,诗人王昌龄身后留下了一座“芙蓉楼”,至今还屹立于古城中。

古城内青石街巷纵横交错,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原有五个城门今尚存四门遗址,其中西门又称中正门,其城门及门楼保存完好,门上“中正门”三字系民国时期戴笠所书。依附南北两条主要街道而形成的鱼骨状道路系统保存完整,古称九街十八巷,如今还留有以商铺为主的南正街,以会馆码头为主的上河街、下河街等。街道两边还保留着县衙、书院、文庙、客栈、戏院等。

芙蓉楼是古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据传,它最早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建,作为饮酒赋诗、宴宾送客之地。芙蓉楼被称为“天子行吟处”,为古典园林建筑,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北廓临江,依林踞阜,筑叠巧思、错落有致,一色青瓦屋面,屋顶泥塑丰姿多彩,地方风味浓郁,虽无皇家园林之气势,苏州园林之精致,却也飞檐卷垛,储蓄 淡雅,清秀宜人。

六、地笋苗寨

地笋苗寨位于怀化市靖州县三锹乡境内,距离靖州县城约40公里,这里是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之一。每一个来这里的游客,都会被苗寨内的极具民族风情的民居建筑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所吸引。目前苗寨里生活着700余名苗族同胞,他们的祖辈从明朝就居住在这里。寨内保留了很多文物古迹,如:古井、石板路、古油榨作坊、古学堂遗址等建筑。

地笋苗寨不大,道路也不复杂,完全可以用步行的方式,随意闲逛,轻松地游遍整个苗寨的角角落落。还可以登上寨中的鼓楼,俯瞰整个山寨。苗寨的建筑大都是非常具有苗族风格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因山就势,顺着山坡而建。众多吊脚楼环抱的中心较为平坦的地方,就是寨子中的公共活动场所以及池塘等。这样的民居布置,体现了苗族民居的选址原则:“有山靠山、有岗靠岗、有溪依溪、有塘绕塘”。寨子后面有小山,前面有池塘,周边有小岗,对于苗族同胞来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

在苗寨里还能欣赏到具有浓郁苗族风情的“苗族歌鼟”节目表演,表演时间约为30分钟。苗族歌鼟历史悠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苗寨内的居民都喜欢唱歌,在这里几乎没有不会唱歌的人,歌唱的主题也是五花八门,迎客、送客、吃饭、喝酒、祝寿、丧事都可以用歌声来表达。

对于怀化最美的六个旅游景点你怎么看,欢迎发表意见和评论,我们一起讨论。

Hash:9f3f0fcc518fb43615202d88741b5f7d6ec12da4

声明:此文由 环球导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