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庙园林之美 | 晋祠博物馆三大国宝之一 —— 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西依圣母殿,东邻献殿,是介于两座殿宇之间的桥梁,位于鱼沼之上。关于鱼沼,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且水中多鱼,故名,是晋水三泉之一。沼上十字形桥梁为“飞梁”。古人云:“飞梁石磴,陵跨水道”,“架虚为桥,若飞也”,故名。《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可见,飞梁应是创建于北魏以前。桥东西长19.6米,宽5米;南北长18.55米,宽4.91米。此桥高出地面1.3米,两侧做成坡桥下斜,与地面相接,形如鸟之两翼。

鱼沼飞梁平面图

鱼沼飞梁

鱼沼中的小八角形石柱和柱础保留了北朝风格,现存桥梁为宋代遗物。根据1953年翻修鱼沼飞梁时发现圣母殿下的水洞与鱼沼西岸唇齿密接的情况判断,鱼沼飞梁是在北宋时与圣母殿同一时期修建,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鱼沼飞梁梁柱

桥下鱼沼宽18.22米,长15.01米,面积为273.48平方米,沼中立有34根小八角形石柱,柱径40厘米,柱高因位置不同分别为276.5厘米、250厘米、189厘米。柱底为覆盆莲瓣式柱础,础高24厘米。柱的上端有卷刹如殿宇之柱,上有普柏枋相互交结,中心石柱上置大斗和十字形华拱承托梁架,四面桥和沼岸相连。桥上置汉白玉栏杆、望柱。飞梁东西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南北如鸟翼,整个造型像一只欲飞的大鸟。古往今来,世上的桥梁多为“一”字形,唯有此桥连通沼岸,四面结成“十”字形,可谓独具匠心。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鱼沼飞梁辅作

鱼沼飞梁

鱼沼原为晋祠第二泉,流量很大,游鱼众多,桥边缀以勾栏,游人凭栏赏景,倍增诗情画意。

编辑/信息网络部

Hash:ad2b8a0e163e68cd206159ffda1810b690dba2d1

声明:此文由 中国晋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