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百年沧桑、诠释最美佛境之天龙山第九窟

本图为祁岩摄

天龙山之名源于《易经》。据汉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上柱国李恽撰的《天龙山千佛楼碑》云:“夫龙者,潜即勿用,飞即在天。”故名天龙山

但现存遗迹损毁的严重程度全国罕见,除年长日久所致以及1922~1923年间的集中盗凿以外,风雨剥蚀等自然灾害仍在持续,使洞窟风化严重,即是前期做了整体加固保护,也无法控制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现今进入石窟的游览者已无从想象当年的盛况。加之有些洞窟也不易于游客参观。想要再现当时的盛貌,只能借助过去的老照片。再者、天龙山石窟历史资料相对单一,很少有人通过艺术的角度对其诠释。 于此,为了更好的让人们了解认识天龙山造像艺术,历史变革,挖掘文物背后的价值,诠释天龙山石窟的造像艺术,历史和意义。特对天龙山石窟进行了拍摄整理,并希望能让人们从中享受一种视觉的美感以及感受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此篇展示第九窟。

第九窟是天龙山最宏伟壮观的石窟,窟前现为漫山阁。漫山阁的外表为四层重檐歇山顶,内为三层楼阁,是1985年在明代基础上国家投资100余万元重建的。现在上层为弥勒坐像,下层为十一面观音像,文殊、普贤分侍两旁。

弥勒像高8.8米,虽然左臂右手已毁,但仍为天龙山石窟群中较完整的雕像,所以还是十分珍贵的。他体态丰满,妙相庄严,眉目修长,两耳垂肩,口角分明,颈部还有三条颈线,衣纹流畅,质地柔软,以透体法表现了体态的起伏虚实,显得静中有动。

十一面观音像,男体女态,既体现了她的本来面目,又具有了妇人的慈悲心肠。她右腿微弯,臀部略向左扭,重心移到了左腿,显得谦逊自然。她罗纱裹身,项配璎珞;臂带宝钏,腕着手链。身披飘带,珠光宝气,十分华丽。从其透体罗纱看去,显得温文尔雅,富丽多姿,具有颇强的感染力,是我国石雕造像艺术中的瑰宝。著名的雕塑家傅天仇和钱绍武认为,这尊十一面观音雕像,堪称世界之最。

文殊专司“智德”,普贤专司“理德”,文殊骑着狻猊(狮),普贤骑着白象。文殊头戴五髻宝冠,表示内证五智。左手执青莲花,上放般若经卷,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表示般若利剑可断一切无明魔鬼。普贤头戴五佛宝冠,左手执莲花,上有宝剑,右手伸掌。这两尊塑像庄重肃穆,表现了他们深沉恬静的性格。两头坐骑,提耳凝神,威武雄壮,显示了它的强大威力。

惜三尊造像的头也遗失,现在能看到的为后补。在这三尊菩萨像的后壁,还有许多浮雕小佛,这些小佛手作施定印,盘腿端坐于枝干相连的莲花座上,构成了“三大士”的衬景,达到了以繁衬简的效果,令人产生一种崇敬信仰之情。

【 第九窟新旧照片对比 】

九号窟弥勒佛

九号窟十一面观音与胁侍菩萨

九号窟文殊菩萨

九号窟普贤菩萨

九号窟弥勒佛台座西面伎乐供养人

九号窟弥勒佛台座东面伎乐供养人

九号窟弥勒佛台座雕像

Hash:5d269683f6d6925e2596827f01a0d60b46a67b45

声明:此文由 太原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