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山西德岗遗址:5500年前的“豪宅”,是部落首领们议事的地方?

史前人类究竟是怎样生活的?

这一直是很多人好奇的事情。

尤其是在面对考古发掘时,

当数千年前人类生活的痕迹透过尘封的历史

逐渐剥离地表显露无遗时,

7月5日,

对外公布了离石德岗遗址的发掘成果,

一组较为完整的、

距今至少有5500多年的

其中建筑面积最大的房屋达到137平方米,

这是山西境内发现的

因其特殊的建筑方位和风格,

豪宅”虽大却阴面向风

建筑方位和风格在国内罕见

在山西吕梁市离石信义镇德岗村,有一条名为“小东川河”的小溪,它静静地依山蜿蜒而行,在信义村南汇入东川河,成为炎炎夏日里造福百姓的一条小河流。

山南的缓坡上,就是“豪宅”所在的地方。

早在201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在临汾尧都区贾得乡桃园村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交界处的桃园遗址,发现了一处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的五边形建筑基址,这在当时是山西发现的第一座史前时期五边形的大房子。如今,这一“纪录”被德岗遗址打破。

“这处遗址是为了配合祁离高速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对线路涉及该遗址的保护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从2019年4月发现至今,已在这里发掘了1800平方米。”该考古项目执行领队张光辉介绍,目前,在东、西两区都发现有仰韶中期房址、灰坑和陶窑等生活遗迹,出土陶器以习见的尖底瓶、夹砂罐为代表。

▲F3:五边形建筑基址

顺着考古工作者的指引,山西晚报记者走进了137平方米的“豪宅”建筑基址。

从大体轮廓来看,该建筑呈五边形,这是仰韶时期的建筑特点。在房屋一侧能清晰看到一些碎片石头铺成的小路,大概有4米之长,考古工作者说这是一个门道

惊喜还远不止这些,因为在石砌道路的门道一端,也就是所谓的房屋入口处竟然有一个大型的火塘,直径1.4至1.7米,这种设计在同时期同类型的房址内也有发现,那么,这是干什么的呢?现场,还会聚了很多国内考古界的专家,大家围着火塘仔细研究,还有人提出了新的疑点,“这房子朝向是北面,面向阴面晒不上太阳不说,而且冬天的西北风可以直接刮到屋子里,如果住在里面也太冷了吧!这个建筑特点在同类型考古中比较罕见!”

▲发掘现场

对于史前人类来说,采用群居的方式生活,大家居住的空间都比较狭小,这样是为了更好地保暖。究竟137平方米的“豪宅”是干什么的?为何在建筑特点上又有悖常理,冬天情愿冷风吹呢?

专家推测“豪宅”另有所用

带着众多疑问,专家们在遗址现场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因为建筑风格的特殊化,大家一致推断,这应该不是人们居住的场所,有可能是有特别的用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弩认为,这有可能是当时的部落首领们议事的地方。

西区航拍图

“首先,房屋很大,这显然就是部落里等级身份比较高的人才能使用的地方,普通人是没有资格使用的。其次,这个火塘过于庞大,肯定不是为了做饭和保暖而用的;第三,房屋朝向朝北,一进门就是火塘,有风的时候,火塘里的烟就会迅速弥漫到整个房间,这房子也显然不适合人们居住。我认为这种设计,就是为了某种特殊的用途。比如部落首领们在这里聚会、议事,火塘里用来燃放香料,风顺着门道直接冲向火塘,产生香味和浓烟,使聚会更有仪式感。”

何弩还联想到了南美洲一些部落的风俗仪式,比如大家在一起聚会,会往火炉里扔辣椒,从而产生某种特殊的气味,达到精神的愉悦。也许,这个火塘也有这样的特殊用途。

▲发掘现场

这处房址有可能就是史前人类的礼仪场所,“大家都会选择坐北朝南的方向盖房屋,这些房子却建在山的北面,那么我们的考古工作者也应该去河对岸山的南坡上找一找,看会不会发现人类居住的遗址,如果有的话,这间‘豪宅’的意义就会更鲜明一些。”

从目前来看,“豪宅”的用途究竟是什么,谁也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得到定论,还需要相应的考古技术和手段开展进一步的分析。也有专家表示,鉴于该房址的珍贵和特殊性,可以请建筑方面的人才来进行实地探测,提供建筑复原的思路,未来以三维数字形式进行展示,也是拉近公众与考古距离的一件好事。

▲德岗遗址发掘区航拍图

▲发掘现场

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轶琼

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孙轶琼

图片版权归原机构或作者所有

审核|方天戟

End

特约刊登

点击往期原创

Hash:ee9d30875c4e7878d0eba813f65e939e42ab3465

声明:此文由 文博山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