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县出土一批石造像

壶关县出土一批石造像

文物世界》 2002年03期 侯艮枝 长治市博物馆

1988年9月,山西壶关县辛村乡村民在院内盖房挖地基时发现了一批石造像。长治博物馆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到现场调查,并将石造像全部收回。现将这批石造像介绍如下:

1号,为青石质(缺头及右手),现存佛残高89厘米,座高为44厘米。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摆覆搭于左肩。衣纹呈阶梯形。结珈趺坐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右臂上举(已残),左手抚膝,须弥座底为宝装覆莲。束腰部雕有八神王(图一,1)。

2号,青石质(缺头及右手),高67厘米,座高15厘米,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绕左臂覆搭双膝,衣纹呈阶梯状。结珈趺坐于仰莲座上。左手抚膝,右手已残(图一,2)。

3号,青石质造像碑。上端碑额拱形,通高74、宽66厘米。正中雕一端坐说法的释迦佛,两旁为二胁侍菩萨。佛高肉髻,方形脸,细长眼微闭,两耳垂肩。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跚趺坐于方形束腰仰覆莲须弥座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须弥束腰座中间雕一力士头像。二菩萨头戴莲花宝冠,上身披帛,于前呈双“U”形。外侧手臂下垂提帛,内侧手臂捧莲。下身着裙,跣足立于出茎的莲花台上,须弥座下正中雕一地神托扛莲花宝珠,两侧双狮蹲踞,昂首、翘尾,一前爪上举,狮后各一力士金刚,呈左右对称状(图二,1)。

4号,青石质造像碑。碑首舟形,高73、宽13厘米,造像内容为一佛二菩萨,佛高发髻,眼细长微闭,脸形扁圆,内着圆领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垂部分呈垂环纹于膝前。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结跚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二胁侍菩萨,头戴莲花冠,腰束长裙,帔帛自后背绕两臂垂至两侧,一手屈胸前,一手下垂,立于半圆形台上(图五,2)。碑座正面刻造像铭文“维麟德元年(664)十一月廿八日王毛安为亡父母敬造石像一铺,愿合家大小有识口口疽'(图三)右侧铭:“亡男妻常一心供养佛时越妻刘一心供养佛时”。左侧铭:“一心供养佛时孙男名立一心供养佛时”。

5号,青石质,碑首及右边残断,残高69、宽30厘米,造像风格与4号造像相同,正中雕一趺坐佛,左侧存一胁侍菩萨。佛高发髻,长眼微闭,面相椭圆,内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右手上为说法印,左手施与愿印,结跚趺坐于束腰仰覆莲花座上。须弥座束腰间雕一神将头像。菩萨头戴莲花宝冠,身着通体长裙,帔帛于胸前呈双“U”形。右手屈胸前,左手下垂握帛,跣足立于出茎的莲花台上。碑座正中雕一莲花宝瓶炉,双狮蹲踞两侧(右边狮已残),狮昂首,翘尾,前右爪举起。座左侧雕一力±(图二,3)。

6号,青石质造像碑,上舟形背光,高55、宽29.5厘米,正中雕坐佛,两旁为二供养人,佛高肉髻,面容椭圆,内着僧祈支,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托膝,右手上举起,结珈趺坐于方形座,二供养人面容已残,身着束腰长衣,双臂肘屈胸前,双手搭握,赤足立于方坐上(图五,1)座前铭文“垂拱三年(687)七月一日佛弟子程孟兰母郭姉容子为亡父往生西方上为天皇天□七代父母敬造癥一铺”(图六)。

7号,青石质,圆拱形碑额(左上鬲残)。通高55、宽39厘米,坐像为释迦说法像,两旁为二胁侍菩萨,佛面相丰圆,高肉髻,细长眼,双目微合。内着僧祗支,外披袒右袈裟。左手残,右手为说法印、(已残)。结珈趺坐于束腰仰覆莲须弥座上。二菩萨头戴莲花冠,面丰圆,细长眉,双目微闭,腰束长裙下垂至足,帔帛斜挎向内于肩头下垂至腰际。菩萨外手下垂提净瓶,左手上举一莲蕾,左侧菩萨(头部已残),跣足立于出茎的莲台上(图五,3)。

8号,青石质,圆拱形,高47、宽29厘米。高浮雕佛造像,一佛二菩萨,佛面相丰圆,高发髻,细长眉,双目微合,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褶疏朗有致,倚坐。左手已残,右手施说法印。左右二胁侍菩萨,高发髻,面方圆,细长眉,眼微闭,颈饰项圈,下着贴体长裙,帔帛于腹前为双"U”形(图一,3)

9号,青灰石造像碑,碑首舟形,碑座已残,高47、宽33厘米,正中雕一坐佛,两旁为二供养人,佛面圆形,细长眉,双目微合,高肉髻,内着圆领祗支,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自肩绕右臂覆搭腰间。衣褶简略,平折呈梯状。左手托膝,右手握至胸前,结跚趺坐于方形平台。左右侍胁菩萨,头戴莲花冠,面圆形,细眼小口,柳叶长眉,袒上身,斜披嘤珞,外着帛带呈“U“形,下着羊肠裙(图二,2)。

10号,青灰石造像碑,高47、宽33厘米,碑首舟形,一佛二菩萨造像。佛面相方圆,涡状高肉髻,眼微合,长叶眉’小口,鼻翼较平(已残),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手作说法印,左手抚膝,结跚趺坐于长方形佛座。两旁二供养菩萨造型与9号造像碑的供养人,无论从面容、头冠、服饰都相同(图二,4)。座下铭曰:“口口麟德二年(665)岁次乙丑十二日戊戌朔廿二日己酉佛弟子王□生敬造石像一铺,上为皇帝圣化无穷,下愿苍生共同回福佛弟子王口生妻牛男阿口妻牛男元□妻靳普愿供养佛时”(图四)。

11号,青石质,像高72厘米,狮高29厘米,造像文殊菩萨,头戴莲花冠,飘带自耳后垂于两肩,面容清秀,高鼻翼,细长眉,双目微闭。腰系长裙。帔帛自两肩绕双臂下搭膝间,右臂上屈胸前(已残).,左手抚膝,结跚趺坐于莲花座上。下有青狮承托。狮背与莲花座以棒卯相接。狮昂首,翘尾,张吉怒吼,双目圆瞪,四足已残,形象生动逼真(图五,4)。

12号,为青石质,碑额半圆形(额顶已残),残高47、宽29厘米,与8号造像相同,正中雕一佛,两旁二胁侍菩萨。佛面方圆,高肉髻,细长眼,双目微合,内着僧祗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倚坐式。左手抚膝,右手上屈胸前。二菩萨,高发髻,细长眉,两眼微闭,颈饰项圈。内着贴体长裙。帔巾绕前腹,膝间穿环两周搭至两肩向两侧飘扬,一手屈于胸前,一手下垂提带。赤足立于平台。座前正中铭文:“咸亨元年(670)岁次庚午十二月庚午廿日己丑佛弟子郭初与弟有信为亡父母敬造石像一铺。”

这批石像大多刻有纪年和发愿文,从其中四铺造像铭文的确切纪年看,唐麟德二年(665)、麟德元年(664),咸亨元年(670)和“垂拱三年”(687)均为唐早期作品。再从几铺未刻纪年的造像看,也属于同一时期的遗物。雕刻线条流畅,为唐代早期的造像风格。发愿的共同目的,都是为纪念亡父母和夫妻而造像的。

这批造像的出土地点,位于壶关县北辛村。据考察,出土地点的隔壁南院原是一座佛教寺院,俗称"清凉寺"。寺院创建年代无考,唐代早期的遗迹无存。但现存的只有数间残毁殆尽的明清建筑。造像的埋藏可能与当时唐代武宗会昌年间灭佛有关。这批造像的发现对于考察唐代早期上党地区佛教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执笔:侯艮枝 刘宝琳

Hash:c6e17aea07625ae48227bae7a1240c76d7567662

声明:此文由 考古快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