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 | 昔日规模极大的兴国寺,虽贵为国宝,但如今却荒凉颓败

兴国寺

【五龙琉璃照壁】

看到这硕大的照壁

想必大同人都很熟悉

...

没错,这就是南城墙

善化古寺山门前的五龙琉璃照壁

照壁上的五条龙形态各异

色泽鲜艳,保存完好

当今国内已经极为罕见

但是极少数人知道

这块照壁原本并不在这里

即善化古寺山门广场

...

它原来的位置

就在旧市政府旁一处幽静的院落

兴国

1980年受拆迁影响

这块照壁被移至南寺(善化寺

该五龙壁能够保存至今极为幸运

这也是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证明

【史料记载】

大同兴国寺,据《大同县志》载:“此寺为明代万历己未年(1619)所建,康熙、乾隆年间重修。”

寺院建筑宏伟,规模极大,坐西朝东,顺势修建,层层叠高。院内正殿为上下两层,上层供无上至尊佛像;下层建三孔窟洞,横匾书“兜率宫”三字。

宫内盘砌着大斋炕和顺三炕,为受法禅坐修行处所。山门两侧建有两座一龙壁,门对面为五彩琉璃五龙壁(已移至善化寺)。

此寺是明代建筑规模宏大的寺院之一,历史上寺内多住高僧,为本地传戒受道的集中地。

【影像资料】

谷歌卫星地图对晋北地区最早的影像记录是从2005年4月16日开始,很遗憾2005年之前这片土地的状貌无法查阅。

谷歌卫星地图2005年影像记录

当时兴国寺周边的附属建筑已经不复存在

谷歌卫星地图2017年影像记录

现在兴国寺和2005年相比没有变化

【实拍兴国寺】

旧市政府西的小路,名为兴国寺街

这条路得名就是路西的兴国寺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进入

可以看到两块石碑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寺大殿

与大同其他寺庙不同

兴国寺为二层砖木结构

砖石墙体洞结构空间

因而兴国寺大殿保存至今

登上二层回廊

大殿原有结构保存完好

两侧配殿也是与众不同

站在回廊下看

残留的小院应该是兴国寺最内侧的院落

保存完好的色泽鲜艳的琉璃瓦

整个大殿房檐庄重整齐

琉璃瓦和滴水错落有致

细节

这也是原来寺庙的一部分

如今却沦为了一处人家

大殿左右两侧各有一块石碑

记载着兴国寺的前生今世

也将陪伴着兴国寺

继续走过数个春秋

希望大同市委市政府能够重视

永泰门广场成形之际

将兴国寺保护与修复工程列入规划

必定会大大增强古都大同的历史厚重

让这一国宝级寺院

恢复往日的荣光

旨在

新大同

温馨提示:转载请标明出处

Hash:c2a745625d115e56872d4470f0691e0d96d206d6

声明:此文由 新大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