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井陉游子原来为这件事回家!

柿庄,是姑姑家所在地,距老家七狮村仅数里之遥。

记得儿时,每逢亲友相聚,姑姑总是像慈母一般,抚摸着我的面颊,以浓重的乡音,亲昵地喃喃细语:小孩儿、小孩儿……

照片居中者为姑姑

近日,受“井陉发布”以弘扬三千年文化长廊、太行革命老区红色记忆等主题摄影活动的影响,在侄儿热情邀约下,得以重回梓里,观览采风。

苍岩山镇柿庄村距苍岩山仅9公里,东临甘陶河。

柿庄村以尹姓人口为主。据《尹氏族谱》记载:南宋末年,师氏自外地迁此立庄,即为“师庄”。元初,同姓人在朝中任职,犯满门剿斩之罪,为避祸将师姓改为尹姓,又将师演变为柿,将“师庄”谐音改称“柿庄”。

表嫂娘家的老院。这座充满中华北方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民居,古朴典雅,始建于民国初年,房脊上标注的建筑时间,印迹依然非常清晰。

八年抗战时期,八路军与日寇在太行山区长期斗争与作战,因此,村落里的古朴民居,很多也未能幸免,被日寇烧毁破坏的非常严重,像这样能够在战乱中侥幸留存下来的院落,已所剩无几。

柿庄显圣寺,供奉着地藏王等诸佛菩萨。始建于宋雍熙元年,距今己1037年历史,年久失修、几尽衰落。

笔架山

甘陶河,发源于山西省和顺县窑止村少山东麓的沾岭,再经昔阳城北东流,在昔阳县北部北流井陉县境,经南蒿亭后,在张河湾建有水利枢纽,称为张河湾水库,也称甘陶湖。库下水域流经沿庄,更名为甘陶河,往北流经测鱼、南障城、梅庄至北横口与绵河汇流入冶河。

东山垂影,河水湛澈。

横跨甘陶河,去往村东方向的公路桥,也是我们此行目的地之一的必经之路。

202省道由此向右分叉,过桥后即形成061县道,通往苍岩山景区。

孤山春秋时期,晋相国赵盾友人程婴藏匿赵氏孤儿的地方。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晋权臣屠岸贾残杀赵盾子赵朔全家,并搜捕婴儿赵武,程婴与赵朔门客公孙杵臼定换婴之计,杵臼献身,程婴携赵武俱匿山中15年。相传当年程婴带赵武在此昼藏山洞,夜宿古刹,在当地百投的掩护和帮助下,熬过十几个春秋。孤台由此而得名,赵孤山(又名孤山)、赵孤园皆由此而得名。

跨越甘陶河,开车行驶至东山山麓,向西北方向俯瞰整个村落。后面大山左侧边形态独特,称为草帽山。

崇山秀水间,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摇篮。

沿着东山水泥小路崎岖前行,右侧方向出现一条风光秀美的小路。同行向导尹先生告诉我,这叫瓦窑沟,旧时这里曾设置过窑洞,烧窑制陶。

受这个奇怪的设施吸引,驻留一下。在尹先生解说下才揭开了迷底,原来是一处废弃的场房。当年,生产队高梁稻米丰收后,在这里打场用。

逆光下的花椒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由东向西望去,阳光沐浴下的凤凰山、甘陶河流域。

近观河水,碧波荡漾。

由东山向西南方向瞭望,依次是景庄、大青山……

东山半坡上,还存有一些零星的民居。

阳光下,颗粒饱满的谷穂。

柿庄村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村,是柿饼、黑枣、核桃的集散地,还盛产中草药连翘、酸枣仁柴胡葛根等。

几声清亮的鸡鸣,划破长空,在空灵寂静处,显得张扬且生机勃勃。

草帽山、甘陶河、东山,依次呈现在美丽的画卷里。

再秀一下群山环抱中的美丽乡村吧!

采椒的老汉,笑逐颜开。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收获季节,饮水思源。

东山的景致,映托在蓝天碧绿中,美仑美奂。

尹先生不仅通晓当地人文自然,并且技艺精湛,有一手绝活,是一位能工巧匠。

东山、西山、村落尽在其中。

返回村庄的路上,望见河滩上一群悠闲食草的羊群。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出自明代沈周的《题画》)

上面图中山体下方的洞孔,是202省道平涉线3号隧道

乡愁,是一种思乡的忧伤,

乡愁,又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眷恋,

乡愁,更是一种永恒的情怀与期盼。

Hash:dbbabe6d075690f6e42a7eb775178090570b672e

声明:此文由 井陉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