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这个元代墓葬揭开中国古代神秘的墓葬文化,规格等级全国最高!

虢虢河流岸春草,画楼金粉已成尘。青山不管兴亡事,依旧崎岖送路人。在河北沽源县草原上,孤零零地矗立着一座古楼,穹顶无梁,典型的中世纪西域建筑风格,从远处望去,好像一座高大的蒙古包。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去看看这座传说中的梳妆楼。

张家口沽源梳妆楼元墓位于河北省沽源县平定堡镇南沟村。距丰宁县大滩镇坝上草原西28.4公里,小宏城遗址南约14.9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多民族国家,可遗留下来的建筑文物却凤毛麟角。而在内蒙古高原南缘的河北省沽源县却保存着一座全国罕见古朴庄严、形式独特的元代古建筑,这就是民间传说的神乎其神的辽代圣宗之母萧太后的“梳妆楼”。

它坐北朝南为青砖无梁结构,穹顶,建筑平面为正方形,远看像是一个巨大的蒙古包,近看又好似欧洲的古城堡。边长9.3米,顶部为圆拱形,四面砖砌墙体,表卧砌白灰砖,未灌灰浆,墙厚70厘米,四面均辟门。全楼建筑全部用砖,未用一点木料,早先内有壁画

顶上原有琉璃瓦镶嵌,金碧辉煌,十分壮观。1982年修整时,在楼基附近地下掘出黄绿琉璃瓦,应是顶部饰物。河北沽源境内的元代墓葬建筑“梳妆楼”经考古勘察,已经确定其墓主身份为元代蒙古贵族元世祖忽必烈的外甥阔里吉思。

最早记载梳妆楼的文献,目前发现的是曾任过宣化知县的清朝人黄可润于乾隆二十三年即公元1758年编撰的《口北三厅志》:“独石口北,上都河店南十余里,俗呼为萧太后梳妆楼,其制内外皆方,以砖为之,高二丈余,顶如平台,半圮,门东南向,左右两旁各有石窗。

1999年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沽源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对俗传的“梳妆楼”进行考古勘察时发现,此处竟是一个长140米,宽74米的陵园。楼内是一座古墓,在地下2米左右,发现一长体竖穴砖石墓,墓内并列三具棺木,中间棺木极其独特,从整体看像半截松木横卧其中。

仔细端详,才知是在三分之一处已竖立锯开,内挖与人体相当的凹槽,死者便置其中。东西两个棺木与现代棺木类似,但西边棺木出土后仍崭新如初,棺底有两层,上层有七个与北斗星类似的七个圆,史称“七星棺”。

同时还出土宝剑、古钱币、铜印等若干珍贵文物。据文物专家介绍,元代蒙古人的墓葬在全国少见,而具有这种墓上建筑的墓葬形制,并以树为棺在河北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属罕见。

梳妆楼周围墓葬

在考古过程中,河北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该墓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几次大揭盖式的盗墓,这是非常罕见的,墓中的西棺和中,东棺中的尸骨均已移位。而考古人员在众多已经断碎的石板上其中较大的一块中找到上面写着“襄阔里吉斯,欶撰,臣为”的文字,墓主人的身份才得以大白于天下。

而在墓中众多的琉璃和汉白玉构件其实来自于梳妆楼,然而,由于蒙语和汉语发音上的谐音,蒙古人所讲的“树葬楼”被汉人误听为“梳妆楼”,700多年来一直流传于沽源县梳妆楼为辽代萧太后所建的美丽传说终告真相大白。

梳妆楼院内现代建筑

“梳妆楼”院落内有一高坡名为“敖包梁”

院落内的花坛

梳妆楼院内现代建筑

梳妆楼元墓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元代蒙古贵族墓葬,于二00一年被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 张家口微旅游

Hash:08e4db68a7a84798715a70f2aa8510a4542091b3

声明:此文由 河北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