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第一山:尖山岭的形成与妹仔坟的传说,你知道多少?

位于吴川市西部的塘缀镇与湛江市的龙头镇交界处有座山叫“尖山岭”(又名特思山),海拔172米,该山表土1米以下全部是花岗岩,东西面坡度为30度,北面陡峭,南麓延伸约1公里,坡度较缓,约为30度,山上有麻水碗、“妹仔坟”、观音仙人洞鸳鸯石等。

尖山岭

尖山岭之形成

1958年以前,尖山一直属于吴川县,是吴川县第一山。传说尖山岭是由无数的蜜蜂衔泥垒成的。很久很久以前,燕子和蜜蜂比赛在南海边衔泥垒山,看谁垒得快。燕子垒笔架岭,蜜蜂垒尖山岭。这样数不清的燕子和蜜蜂都来衔泥垒山。也不知道垒了多少年,多少月,蜜蜂垒得慢,只把尖山岭垒成现在这个高度;而燕子垒得快,直把那笔架岭堆到天上去了。有一天,老雷公从天外回来,忽然找不到家,被一座大山档住了家门。老雷公查问了一回,才知道那座山是燕子筑起来的。一气之下,用力踢了一脚,把那山踢掉了一截,成了三峰并立的笔架形,就成了如今的笔架岭。这就是尖山岭为什么比笔架岭高的原因。

尖山岭观音庙宝善门

这场垒山比赛以蜜蜂胜利而告终。蜜蜂们为庆祝垒山比赛胜利,便从天南地北衔来了各种各样的花木种子,撒在山上。几年之后,山上的花木长高了,开出了艳丽的鲜花。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百花开放,争妍斗艳,美不胜收。四面八方的游客,都来这里登山,赏花赏月,酌酒吟诗,写下了很多动人的诗篇。

尖山岭其峰高百余丈,自古以来,尖山有个奇特现象,就是山顶经常有云雾缭绕,当雾镬盖形时,第二天就会下雨。附近的群众每遇天旱时,人们就会盼望尖山上有雾镬盖形的云雾出现。

明代进士林廷献(吴川霞街人)登山时赋诗曰:“岭海撑持有此山,孤高形著两仪间。烟霞净尽人争见,风月晴和我正攀。青则芙蓉天不改,园于车盖世应难,特思时渴云霞望,便作滂沱雨一番。”人们因此诗而把尖山称为特思山,从此特思山更为人所熟悉。

妹仔坟的传说

山北第三峰,有易中墓,即妹子坟。易中,又名叫易傅伯,吴川县上杭人,清乾隆已末科武进士。

易中去世后,家人把他埋葬在尖山岭北面第三峰。该墓座东南向西北墓地长24.4米,宽21.5米,占地524.6平方米。坟头是一座石山,坟前建有一座高一丈五尺的牌坊。牌坊上的大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雕成的,横额也用花岗岩石雕成。中间刻“恩赐进士”四字,两边各有两幅石雕:“八仙过海”、“满堂福禄”、“孔雀开屏”、“双凤朝阳”;两边石柱刻有楹联:“文章朝北阙,士气接云梯”。整座坟墓雄伟壮观。

妹仔坟(资料图 龙头镇历史文化研究会提供)

传说易中坟墓里面,有很宽阔的墓室。易中生前常用的一些器械,还有吃的、穿的、玩的,什么都收藏进去。另外还留有一个墓室,有出气孔连接地面,逼他的一个贴身婢女陪葬在里边住下。开始,那婢女每日烧香化纸,奠酒拜祭。但是,时间久了,那婢女在坟墓里见不到天日,思念家人,便终日哭泣。哭声传到地面,一些在墓地上面玩耍的放牛孩子听到了,又从大人处知道真相后,很同情这不幸的姑娘,常来同她对着出气孔说话,也摘些野果子来送给她吃。这事后来传开了,易中的家人怕生出是非来,便让家丁把那个出气孔给堵死了,那妹子也死在坟墓里面。当地人为了纪念那妹子,就把那坟墓叫做“妹子坟”,而说易中的坟墓,几乎没有人知道。

据了解,解放以前,那个坟墓还一直都有易家人打理。直到解放后,易中家的后人,很多都到台湾去了。坟墓没有人打理,加上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和地方开发原因所致。妹子坟就被全毁了,连坟的痕迹也找不到了。

山顶南边有石似麻篮水碗形,水碗石中长年有水不缺,相传是仙女夜里撕麻纺纱的用具。东边山脚下有个仙人洞,形似地下室,洞口宽阔,但被杂树野藤遮住。

尖山岭青峰独翠,钟灵毓秀,气势磅礴。自古至今,周围方圆数十里的村庄分别出了状元、进士、将军、外交官、富商等大批名人,据说都是得益于尖山岭的风水和龙气。

本文来源于湛江新闻网

↘ ↓ ↙

Hash:b1acae2c8f89a47d5f206847cbb25b93339a2a85

声明:此文由 湛江掌上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