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大院,你还记得么?其实,郑州市还有很多百年老宅待保护……

还记得在城市改造中,

被保留下来的郑州老城区最后的四合院

——郭家大院吗?

当年,郑州地铁2号线避开了郭家大院,

百年老宅得到原址保护,民众一片点赞声。

其实,在管城区还有很多古民居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这些老宅也亟待待保护……

当前,郑州市商都历史文化区起步区征迁正全速推进,管城区组织文物专家对规划区内的古民居进行价值评估。

商都历史文化区起步区内的古民居,集中展现了明清时期郑州老城区的肌理,反映了丰富的历史事件和名人轶事,展现了郑州当地的民俗文化。

目前,商都历史文化区起步区内共有古民居27处(36栋),很多古民居建筑类型多样,院落完整。

文物专家们呼吁,这些古民居要有选择性地保护好。

而哪些古民居适合保留下来?是原地保护还是异地迁建?

对此,文物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物部门将根据专家意见做进一步研究。

管城区是郑州的老城区,现存很多老建筑和老街道。你知道的古民居和老胡同有多少呢?一组照片带你感受市井风情和老胡同的味道!

(团结大院门楼)

(岳家绣楼,是安排家里未出阁的女子的住所)

(唐子巷王家大院)

类似的古民居还有很多。

当然,还要逛一逛,隐匿在郑州这个城市里的“百年胡同”。看你逛过几个!

代书胡同:文化气息浓厚

西大街有个代书胡同,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这条胡同长260米,宽四五米,大致东西走向,胡同由东向西延伸,而后拐弯向南走。它东起管城街,向西至黄殿坑,此后拐弯向南,直至西大街,整条胡同呈“厂”字形。

代书胡同

明清时,这里并不叫代书胡同,而叫“黄殿坑东沿, 胡同里住着一个私塾老先生,很有学问,这儿的人有啥事情都喜欢找他,帮忙写封家书、状子、呈文或者对联、帖子等。因此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人多后逐渐形成气候,便立了一块牌子“代书处”,后来人们就叫此处代书胡同了,一直沿用到今天。

板桥雕像

走进代书胡同,便可看到郑板桥手持“难得糊涂”的雕像,后面便是“代书胡同小记”。

如今的代书胡同

代书胡同呈“厂”字型,青砖白瓦,这条胡同经过改造已经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街区。

主事胡同:乐善好施的过去

主事胡同位于紫荆山东大街向西400米路南。主事胡同最早叫“张家义巷”。它的成名,和明清时期的一位名人、两位主事有关。当初,这条胡同中有一段路不通,明万历年间,有个乐善好施的人叫张大维,出资将那段路打通,因感念他这一义举,大家便将此处称为“张家义巷”。十几年后,圃田一个叫阴化阳的人中了举,后来还当上了户部主事,辞官还乡后将家搬到了张家义巷。清光绪年间,礼部主事孟莹晚年也住进了这条胡同。

主事胡同

小小的张家义巷,在明清两代能吸引两位主事在这里安家,名人效应立即就显现出来了,称这里叫张家义巷的人渐少,叫主事胡同的人渐多。后来官方顺从民意,给予认可。

大东胡同:最长的胡同

大东胡同”——最长的胡同。大东胡同曾是郑州最长的胡同,北起东三马路,南至陇海东路北侧。看到锦荣商贸城门前的繁华景象,很难让人想到原来这就是曾经的大东胡同的入口。

该胡同位于管城区陇海东路北侧,北起东三马路,南至陇海东路北侧。同行的地名专家王瑞明老人介绍说,由于胡同居民们所盖的民房不规则,导致胡同小路弯弯曲曲,北宽南窄,整个胡同形状犹如一个喇叭。最宽处可达5米,南出口最窄处,只能容下一个人行走,整条胡同全长近500米,是70多年前形成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同时也被居民们称为郑州最长的胡同。

刘家胡同:最宽的胡同

刘家胡同位于西大街中段路南,南起砖牌坊街、北至西大街。刘家胡同最早叫穿心胡同,因该胡同是在西大街的正中心向南穿过去到砖牌坊街的小通道。刘家胡同最早在清代被称为“穿心胡同”,由于当时住在这里的商人多觉得此名不吉利,于是就改成了“刘家胡同”。

刘家胡同

刘家胡同长约200米,宽8米,北起西大街办事处,南与砖牌坊街相通。周围已是小区林立,现代化气息十足,完全找不到了老胡同的感觉。

如今的刘家胡同

胡同最多的区域:N道胡同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南边的南学街南侧,从东到西排列有一至五道胡同,实属少有,被誉为在同一条街上胡同最多的地域。它们是:

❶一道胡同(又叫头道胡同),南起南门西拐,北至南学街,长130米,宽5米,是位于南学街南侧的第一个胡同。该街原是一片槐树林槐花盛开季节,招徕很多群众来赏花闻香,形成街巷,居民称之为槐花巷。后来以方位、序数定名为一道胡同。

二道胡同,南起南门西拐,北至南学街,长120米,宽4米,是位于南学街南侧的第二个胡同。该街原为上元巷,后来以方位、序数定名为二道胡同。在旧城改造中,现已拆建为住宅楼群,成为二道胡同小区。

❸三道胡同,南起南门西拐,北至南学街,长120米,宽4米,是位于南学街南侧的第三个胡同。该街原为孙家园胡同,后以方位、序数定名为三道胡同。

❹四道胡同,南起南门西拐,北至南学街,长130米,宽4米,是位于南学街南侧的第四个胡同。该街原为孙家园胡同,后以方位序数定名为四道胡同。

❺五道胡同,南起南城墙,北至南学街,长120米,宽4米,是位于南学街南侧的第五个胡同。该街原为梨花巷,后以方位、序数定名为五道胡同,沿用至今。

四道胡同

在南学街南侧,从东到西排列有五道胡同,这些胡同的名字,从“一道胡同”排列至“五道胡同”。胡同极短,都是一百多米,一眼就能看到头。

因为紧邻大同路,这里早期住的多是附近做生意的人家,和那些大胡同的井然有序不同,这里显得比较拥挤杂乱。除了二道胡同已被改造成居民区外,其余胡同尚存。

每条胡同几乎都有两棵老树,枝叶繁茂,提供了足以遮盖整条胡同的阴凉。直到现在,每到夏天的夜晚,大树底下就睡满了人。

赵家胡同:最短的胡同

“赵家胡同”——最短的胡同。沿东里路向东,在距紫荆山路约100米处,便可见到蓝底白字写着的“北关大街赵家胡同”。

最短的胡同

赵家胡同全长60米,据研究郑州市街道地名近40年之久的王瑞明老人介绍,这应该是郑州目前最短的街道了。以前的赵家胡同曲曲折折,大约有一里多长。1995年,紫荆山路被打通,拆迁改造后赵家胡同被堵死,所以只剩现在的60米长。

随着时代的变迁、旧城改造,有些老胡同已经消失了,已消失的胡同有19条:丁字胡同、北胡同、堂儿胡同、唐胡同、道学胡同、官井胡同、五道庙胡同、寺胡同、奶奶庙胡同、庙胡同、臧家胡同、康胡同、火神庙胡同、三官庙胡同、岳家胡同、平安胡同等。但是,我们仍然应该铭记住它们的名字,毕竟它们在这个城市留下过印记。

Hash:8f41721d03357887fb3b5791d603b53e951ca1f6

声明:此文由 郑说广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